[游记] 京都八坂神社,体验日本走春气息

楼主: cheauwong (cheau)   2023-01-26 10:46:58
图文网志版:
https://sixteen-chateau.blogspot.com/2023/11/gionshrinenewyear.html
旅游时间:2020/01
日本人的新年习俗跟华人都很像,新年的这几天,
大家都会出门到神社或寺院参拜,求签祈福写绘马或买御守等,
祈求新的一年一切顺遂,这在日文称做“初诣”。
这次在日本人过年期间抵达关系,不免俗也要学日本人,不停到各神社、寺院进行参拜,
继之前的大阪四天王寺、难波八坂神社、住吉大社、奈良的东大寺后,
这次就来到在日本都是人气超级旺的京都,到八坂神社的总社逛逛,
再慢慢沿着的一年坂(一念坂)、二年坂(二宁坂)、三年坂(产宁坂)等,
走到京都最具代表性的清水寺去看看。
搭乘阪急电铁抵达京都后,在车站看到看到传统神轿的图像,
马上就可感受到满满的传统日式风味,让人也期待等下的京都行,
毕竟距离上次到京都,也是好几年前了。
离开河原町车站后,就径直地往八坂神社走去,
京都不愧是日本人气最高的国内旅游胜地,
尤其在过年期间,京都市区都挤满来自日本各地以及全世界的游客,
整个四条通都挤满了人潮了。
跨越鸭川的四条大桥,放眼望去都是一颗颗乌溜溜的人头,
之前在日本的黄金周(ゴールデンウィーク) 来东京,
去各大景点遇到的人潮都没有今天的恐怖。
京都代表性的河川-鸭川,据说在夏天时,
河道两旁的滩地都会搭上纳凉床,会很有风味,
不过来京都三次都是天气很好的冬天来,虽然拍照很漂亮,
都是蓝天配上大太阳,但实际上却非常冷,
其实很希望可以在日本遇到降雪,可惜来这里这么多次,都是遇到干冷的天气。
过了鸭川,就是大家来京都旅游主要活动的区域-东山区,
清水寺、八坂神社、产宁坂、祇园等都位在此处。
看到前往祇园花见小路的指示牌
建筑风格很漂亮的南座剧场,这家剧场是在江湖时代初期开始发展,
可说是日本最古老的剧场,建筑本身取用桃山风格,目前是日本的国家登录有形文化财。
看到深色建筑的外墙,就知道抵达祇园的花见小路,这是一条保持京都古老风貌的街道,
长约1公里,两侧都是历史久远的茶屋料亭和日式传统建筑,是非常有风味的老街。
经过花见小路,就代表距离京都八坂神社不远了,
结果隔着马路看着八坂神社的西楼门,阶梯上都是满满的人潮,
吓到我了,没想到人潮会是这么多呢!!
但都已经来到这里,也不能不进去了~
满满的人潮,光是要进去就花了一些时间,
这西楼门是游客最常进出八坂神社的出入口,
整座门都呈艳红色的,非常显眼且漂亮,
据说下雨后,楼门不会有雨水留下的痕迹,甚至蜘蛛也不会在这里结网,
是八坂神社的七大不思议之一。
挤进来后,看到的就是满满的摊贩和人潮,
在这里走路几乎都是被后面的人潮推著走,
记得几年前来过京都八坂神社,这个广场的面积没这么大,
没想到竟然可以挤这么多人!!
各类的食物想起四溢,尤其日本的摊贩很喜欢用烤的,
把和牛或国产牛烤得滋滋作响,香气四溢,经过都很想吃,
但想到买了也没地方可以吃就作罢。
有我最爱的蒸生蠔,因为是过年限定的摊贩,价格并不算便宜,
前几天在大阪的カキ小屋吃了数十颗的日本烤生蠔,非常过瘾,
建议来日本,真的要体验一下他们的吃到饱,
吃各类在其他地方价格都很贵的日本农产,
想到在家乡卖的价格,就会觉得价格特别值得了。
因为人太多,穿越西楼门的广场,都花了接近10分钟。
到处都挂著迎春的旗帜
走向主殿前,还是一望无际的人海及摊贩,
沿路一直被食物的味道熏得肚子好饿,
想说才抵达京都不到一小时就吃东西也太快了,
应该撑一撑,结果就后悔了,因为下一餐我是过了6个小时才吃到,而且还是吃小吃,
建议过年期间从八坂神社开始游玩京都,可以现在这里先吃一些垫肚子,
因为等下一路到清水寺的路上,餐厅不是没开就是人多爆。
这类的祝福、开运物品这里也有不少
沿路也有一些小神殿,可以进去参拜一下,
一路上可以看到有疫神社、太田社、蛭子社、大国主社等。
走了一段时间,终于可以看到主殿的建筑群了
正殿可是挤满了人潮,毕竟这是全日本3,000多座八坂神社的总社,
因位于祇园,又称作祇园神社,是京都香火最旺的神社之一。
有关八坂神社的起源有许多的说法,大致上都是认为是公元656至876年间兴建的。
八坂神社的正殿也非常特别,正殿是“神殿”及“拜殿”两栋不同的建筑,
但却是以同一屋顶涵盖的建筑样式-“祇园造”。
大家都诚信向里面供奉的神明拜拜,因为人太多无法挤到最前面,
有些人直接从远处抛5元的硬币过去,现场一直听到丢硬币的声音。
舞殿是举行祭祀及神前式结婚的舞台,就位在神社中央
建筑四周挂有好几排祇园当地商家奉纳的白灯笼,上次过来是傍晚的时候来,
看到四周亮起的白灯笼,真的非常漂亮。
在舞殿的正前方,还放上当年生肖的巨大绘马。
佩服日本的寺庙,都可以把这些可爱的元素纳入至宗教活动中,
这些绘马因为太可爱,也买了一些回家收藏呢。
当年度的厄运表
简单地参拜后,开始往清水寺的方向前进,
也途经许多小神社
过年期间,不少日本人都会穿着和服到处走,
许多游客,尤其是大陆的,也爱到附近租借和服穿穿看,
整个京都都看到不少穿和服的人,各个漂亮的经典都可看到他们在打卡拍照,
不过我不爱拍自己,所以就没这个需求。
最后从八坂神社的南楼门与石鸟居离开,开始往京都市各有名的xx坂前进。
走在下河原通,这里算是较为偏离游客聚集的地方,
这里的人潮还好,终于可以喘息一下。
路途上经过住本寺,其实在京都这里沿街都是一些没有开发的小寺庙,
沿着山坡都有许多的大寺,每次来日本都想要安排在京都住个几天,
但除了第一次来关西是有在京都住3次外,接下来都是选择住在大阪,
来京都都是一日游,毕竟工作后假日也少很多,旅行期间也不想一直换饭店搬来搬去,
加上自己也总是很贪心地想要去很多不同的城市,
只好告诉自己下一次,下一次一定会专心安排几天时间游玩京都,探访各个小角落,
只是我自己也很难确定这个“下次”会是在什么时候。
在高冷的地方,都可以将甘蓝/高丽菜种成似花朵般漂亮,叫做叶牡丹
在日本的冬天,处处都可看到开得非常漂亮的叶牡丹,
台湾的话,在一些高山风景区,像是阳明山也可以零星地看到,
虽然他们与高丽菜是同源同种,但听说吃起来的口感并不是很好,只能做装饰。
越往高处走,道路就开始变越窄,游客的人数也渐渐变多。
来到热闹的二年坂了
高达46公尺的法观寺五重塔,是京都东山一带的地标之一,
许多来到二年坂的旅客,都会以这座塔当作背景拍照。
三年坂的传统气息,配上五重塔,真的是漂亮极了
这个转角也是许多摄影爱好者的聚集之地,是拍摄法观寺五重塔的最佳点,
很多京都知名的店家也聚集在这里。
整个下午都一直不停地在二年坂、三年坂这里慢慢的上坡,
因为人数很多,虽然动作很慢,但后面一直有人,没办法停下,走到一半就觉得好累哦。
身体累归累,但看到四周的景色还是非常兴奋,
在路上看到一颗巨大的枝垂樱,相比在樱花季树上花开满时,
这里就是重点了。
大概走了2个小时,路上看到有卖小吃,而且还有空位的,
马上就过去买了,因为太低估这里的人潮,没想到拖这么久,终于有东西进肚,
虽然这烧卖老实说并不算太好吃,但对于饥肠辘辘的旅客们,
可是个让人歇息跟稍微垫肚的唯一选择了,
毕竟这条小街上,可以坐着休息的地方并不多。
刚吃饱后,坐着休息一下后,又继续要跟这清水坂奋斗了,
我已经看到清水寺三重塔的塔顶了。
我从1点开始往上爬,大约在4:30抵达清水寺的仁王门前,
真的超累,爬上来时,差不多也快到日落时间了,
上次来,只有1个小时就抵达了,这次足足多了接近3倍的时间,
但问我下次日本过年期间,还会再慢慢爬上来吗?
其实我还蛮愿意再上来的,因为四周的风景跟氛围,
还有日本虽然人挤人,但人之间的距离还是有,不至于走得太痛苦,
只是前后左右都有人,想要偷懒休息下是比较难,需要逼自己一直往前走。
回头往下人潮依旧满满的清水坂,再看到后方被落日染得橘黄的天空,
街上的灯光慢慢地亮起,有股华灯初上的既视感。
往高一点的地方走去,当天的空气很好,
能见度非常高,可以看到很漂亮的京都。
每次来京都都是冬天的时候,虽然都没有遇见下雪,
所以是冷冷的天气,让这爬坡的过程不至于太痛苦,
最后老天还送上一个超漂亮的黄昏夕阳当作新年礼。
清水寺的三重塔是日本最大最高的三重塔,塔高达30公尺,
整个塔身都是朱红色的,非常显眼。
清水寺的入口,进去需要购票,
前几年来京都的时候,已经进去过里面参拜了,
加上今天真的爬得很累,想早点下去河原町那边找些吃的,
这次就不进去清水寺里面了。
图中中间突起的就是京都塔
冬天的太阳,落下的速度极快,
拍个几分钟,天色就由浅黄、橘黄,一下就变成蓝紫色。
三重塔也亮灯了,但是那个绿绿的灯,我不喜欢,
觉得可以选择其他的颜色会更好。
在清水寺前休息个半小时后,天也差不多全暗了,
终于舍得下山了,不过下山的速度明显较上山慢很多,
而且人潮也开始散了,大概半小时就已经到花见小路一带了。
很喜欢祇园一带的景色,而且夜晚的风景比白天更漂亮,
灯光静静的照亮四周的建筑,配上无人的街道,
有股岁月静好的意味在,
这应该是我经过白天热闹哄哄,
晚上突然步入在无人的街道上,最深之感触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