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游记]马来西亚|海峡殖民地三城记 之二 马六甲

楼主: teddy78541 (teddy78541)   2020-06-14 20:57:12
※ [本文转录自 travel 看板 #1UvCbru- ]
作者: teddy78541 (teddy78541) 看板: travel
标题: [游记]马来西亚|海峡殖民地三城记 之二 马六甲
时间: Sat Jun 13 20:41:23 2020
图文网志好读版:https://teddy78541.pixnet.net/blog/post/44420332
续前篇: 海峡殖民地三城记 之一 新加坡
https://teddy78541.pixnet.net/blog/post/44812606
斑驳街场马来西亚 马六甲 2018.06.03
海峡殖民地三城中,马六甲的历史最为渊远流长。比起槟城和新加坡的殖民地都是由英国
人在18/19世纪之交一手建立,马六甲的殖民历史要早上三百年,在成为海峡殖民地一部
份前,这座城市还经历葡萄牙与荷兰的统治。如果说新加坡是英国人在进入帝国主义的年
代里、在东南亚苦心经营的心血结晶,马六甲,大概就是地理大发现时代,东方世界最早
为人所知,但却被后人遗忘的座标。
从新加坡搭乘巴士北上,大约四个小时可以抵达马六甲,三排的宽敞座椅配上窗外绵延的
棕梠树与橡胶园,热带风情满点。在那个清晨降下大雨的六月初,我来到了人生第32国,
马来西亚。原以为巴士会直接行驶到马六甲位在郊区、离老城中心颇远的巴士总站,没想
到在抵达总站之前于某个商场前停了下来,google地图显示离老城不远,赶紧下了车,沿
著大路走了不久,那历经岁月风霜的马六甲老城,就出现在我的眼前。
#01 残壁
传说中,14世纪的苏门答腊王子为了对抗满者伯夷王国,来到了马六甲海峡最狭窄之处。
王子在一颗“马六甲树”下休息时,目睹被猎犬逼迫的鼠鹿奋力一博,成功将猎犬踢入河
中,正在为战事烦恼的王子受到鼠鹿的鼓舞,在这河流与海峡交汇之地建立了马六甲王朝
。1511年,葡萄牙征服了马六甲的马来王朝,开启地理大发现时代西方殖民帝国对东南亚
的统治。笃信天主教的葡萄牙人,在马六甲河的入海口处兴建了城池,并在城池内小小的
山丘上,建立了一座的圣母教堂。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带有强烈的宣教意涵,耶稣会的传教
士圣方济在16世纪中期来到亚洲,便以这座小圣堂为传教根据地,多次前往中日传教。虽
然传教士在1552年的传教旅程中逝世,他的遗体在运往印度的果阿之前,也曾经暂放于此

在早晨登上小山,葡萄牙人兴建的城池早不复见。宁静的教堂遗迹前,设立了一尊圣方济
低头传教的雕像,沐浴在清早的晨光之中。
白色的塔楼上已经长出翠绿的青草。葡萄牙人在统治马六甲一百三十年之后将这座城拱手
让给了荷兰人。在之后几百年的政权交替间,山顶的教堂曾经改作墓地、防御工事与火药
库,逐渐淡出历史的舞台。
倾圮的教堂中如今陈列许多当年的墓碑。
小山顶上的视野很好,远方可以看到船只航行的马六甲海峡。古时候滨临海峡边的圣保罗
山,在五百年后已经离海峡有段距离,教堂的遗迹就这样五百年如一日,静看大地变迁。
#02 红屋
17世纪初年,刚自哈布斯堡王朝独立的荷兰人也来到了南洋群岛,为了争夺马六甲海峡的
控制权,开始挑战区内葡萄牙的势力。在17世纪最初的四十年里,荷兰人多次与葡萄牙开
战,并终于在1641年和柔佛王朝合作之下,从葡萄牙人手里抢过了马六甲。然而,荷兰东
印度公司在早先就已经征服了印尼群岛,且尽力建设发展爪哇岛上的首府巴达维亚(今雅
加达),马六甲的地位便逐渐下降。特别是荷兰人着眼于马来半岛内陆的锡矿利益,与周
边政权偶有摩擦,实行的贸易垄断政策和高额关税更让海峡上的贸易活动大受打击,在东
印度公司的眼里,马六甲殖民地的营收大幅下滑,财政也时常入不敷出。1824年,后至的
英国人和荷兰签订了英荷条约,英人以苏门达腊岛上明古连城交换荷属马六甲,宣告荷治
时期结束。两年后的1826年,海峡殖民地正式成立。然而,英国人拥有了海峡北端的槟城
、与南端的咽喉新加坡,对马六甲城依旧不受重视,当年叱吒风云的商业海港,就这样逐
渐被世人淡忘。
尽管荷兰人对马六甲城不甚重视,但自1641年到1824年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却是殖民
历史中最长也相对平和的一段时期。荷兰人在原有葡萄牙人城池的基础上,增建了许多荷
式房舍作为殖民地政府的官署和营舍,也就是今日马六甲河与圣保罗山之间、红屋广场周
边的一系列粉红色建筑。作为现今马六甲最富盛名的景点,假日的广场前停满了装饰俗艳
、大声播放电子音乐的三轮车。这些三轮车载着游客游览大街小巷,没有乘客之时便停在
广场招揽生意,和宁静的老城形成一种鲜明的反差。幸好在离开马六甲的当天早上起了一
个大早,在晨曦洒落之际来到广场边。早晨柔和的光线穿过树影投射在粉红色的山墙上,
宁静的好像又回到荷兰统治时期那沈睡的港口城市。
#03 倒影
红屋广场旁便是马六甲的母亲河,马六甲河。当年葡萄牙人兴建城池,将河流左岸的圣保
罗山作为堡垒与官署,河的右岸则是贸易市镇,两岸之间以木桥作为联络。接手马六甲的
荷兰人与英国人也都沿用此规划。站在小桥上,可以看见朝日升起,城市又要开始一天的
繁忙。早晨的马六甲很美,街头少了车阵与游客,城市逐渐从清晨的薄雾中苏醒,河岸两
旁的楼房倒影映在反射金光的水面,流光疏影、晶莹剔透的令人鼻息。
当年河岸两旁的仓库与店舖,如今转型成工作室、画廊与酒吧。日正当中十分河水黄浊,
但等到夜幕低垂,河边会亮起点点灯光,沿途酒吧笑语晏晏,暗沈的河水反射著七彩色光
,倒也是南洋老城的一番独特风味。
#04娘惹
在1511年葡萄牙人抵达马六甲之前,马六甲在马六甲王朝的统治下,早已发展成马来群岛
一个重要的贸易站,来至马来半岛各地、爪哇、苏门答腊、中南半岛、中国和阿拉伯的商
人在此交易。当年的马六甲臣属于北方的暹罗王国,但随着明朝航海家郑和的来到,让马
六甲(中国文献称作满喇加)与一众小王国接受明朝的册封,开启了十五世纪初年,永乐
一朝乃至仁宣两帝的朝贡贸易体系。明朝不但在马六甲设置官厂,下西洋的船队在此多次
补给,也带动了繁忙的贸易和络绎不绝的移民潮。当年主要来自福建、广东的男性居民通
常孤身一人来到南洋,久而久之便开始与当地的马来女性通婚。这些华人与马来居民通婚
的后代,男生称为峇峇(Baba),女生称为娘惹(Nyonya),在日常生活各方面、饮食、
衣着与习俗上逐渐发展出一套有别于原生族群的独特文化,兼容了双方的特色,也就是诞
生于马六甲的峇峇娘惹(又称土生华人)文化。
在马六甲众多的博物馆中,最喜欢的便是在鸡场街隔壁的陈祯禄街(Jalan Tun Tan
Cheng Lock)上,那间精美的峇峇娘惹博物馆。这座由私人营运的博物馆设立在1861年建
造的楼房里,由主人曾家的后代营运, 不管是门面、大厅、内部装饰摆设与家具,都保
有着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期,海峡殖民地峇峇娘惹文化的精华。特别是当跨进融合中西
风格的大门进入大厅的那一刻,四周昏黄的灯光、有着传统华人吉祥含义的雕刻、中西合
璧的的室内摆设、两侧悬挂的大灯笼,顿时有种时光回溯之感。由于曾家后代至今还居住
在部分的房间中,为顾及隐私,博物馆内只有迎宾的大厅可以拍照,并且需要跟随导览才
能入内。但仅仅从装饰华丽、雕梁画栋的大厅,就能先一瞥娘惹文化那融合中、西、马来
文化的独到之处。
峇峇娘惹文化最早发源于马六甲,随着时间的推移,移民人潮众多、槟城与新加坡殖民地
的相继建立,逐渐遍布海峡殖民地三城,现今在槟城与新加坡其实也都有着以土生华人/
峇峇娘惹为主题的博物馆。在新加坡的两座博物馆一为由文化资产局管理的Paranakan
Museum、另一为由新加坡国立大学营运的NUS Baba House,展示的内容、导览与叙事手法
都十分的细致考究。2019年拜访槟城,对世遗区内的槟城侨生博物馆相当期待,到访之后
却对内部展示缺乏精致度且过于观光化,感到十分失落,不禁又细细品味起马六甲老城那
隐藏在老屋内部、仿佛隔世的瑰宝。
#05街场
由于葡萄牙人不善经营,再加上实行垄断贸易政策与强势的传教,与周边的马来政权陷入
多次纷争,马来群岛信仰伊斯兰教的商人逐渐转向海峡对岸的苏门答腊,马六甲的商业地
位自此一落千丈。而由于港道淤积和战略地位考量,接手的荷兰人和英国人均不重视此城
。比起槟城和新加坡在海峡殖民地时代迈入贸易繁忙的岁月,马六甲在殖民之下失去了黄
金年代,老城也散发著一种与世无争的宁静。
马六甲最令人着迷的,便是马六甲河以西,那范围不大、自葡萄牙人时代就初具雏形的斑
驳街场。比起新加坡牛车水、直落亚逸、安祥山和武吉巴梳那些外表重新上漆、整建的整
整齐齐的店屋,马六甲的街场没有经过太多人工维护改建的遗迹,原汁原味的保留了那历
史的记忆。街上座落的会馆、宅邸以及寺庙,大都建于19、20世纪,均不无散发思古之情

在新加坡随处可见的店屋骑楼“五脚基”,在马六甲也可见到。沿着老城的主要干道鸡场
街(Jalan Hang Jebat,Jonker Street),我特别喜欢取景在那些刻有中、英、马来三
语的店家招牌前,那斑驳的油漆、老式的排版字样,十分有岁月感,好像都在述说著洗净
铅华的古城,当年的黄金岁月。从五脚基往外头的街道看出去,梁柱间形成一幅美丽的画
框,捕捉栩栩如生的老城每一刻。
安排了三天两夜在马六甲,有充分的时间在街场上晃荡,尤其是街场范围虽不大,但早晨
、午后、黄昏与夜晚都各自有不同的迷人风情。
路边的杂货店,迎接着早晨的第一批客人,有点想起小时候趁著长辈不注意,去柑仔店偷
买零食、还得在外解决的童年回忆。
空无一人的街道,依旧沈睡的街场。马六甲这座英国人接手百廿载不受关爱的城,在多年
之后,与槟城在2008年共同以“马六甲海峡的历史城市:马六甲与乔治市”之名成功申遗
。此后,沈睡的古城也在观光热潮之下重新受到瞩目,伴随着观光热潮和源源不绝的旅客
,许多荒废的老屋被改建为旅社和咖啡店、甚至与老城文化历史毫无根源的商家,遽增的
人潮与随之而起的房价,也迫使许多老居民搬离古城,让两地的社群间都产生了发展 vs
保存袭产的讨论。四年前走过威尼斯人潮汹涌的岛上那空无居民、毫无生气的街道之后,
多么不希望海峡的历史城市不上如此后尘。
幸好斑驳的街场依旧静谧而质朴,光影也依旧灿烂。午后的阳光照映在老房子的花窗上,
那些精巧的剪花与斑驳的墙面,老房子也被赋予生命般活了起来。
#06 向晚
为了发展观光,近来马六甲当局在鸡场街上设立了夜市,每逢周五到周日的晚间,会将清
早沈睡的街场化作喧嚣的市集。
川流不息的人潮映着街头的店屋,仿佛马六甲老城又重回贸易依旧兴盛的当年。
拜访马六甲的当时离开台湾四个月,早已开始想念夜市小吃,走过鸡场街的夜市,意外的
发现有好些摊贩标榜著台湾夜市小吃。拿着手摇饮料与润饼,就这样的在微凉的夏日夜晚
逛起夜市。鸡场街尾端的大舞台,在夜晚变身歌台,似乎开放给大众,任何人都可上台高
歌一曲,让老城的夜晚好不热闹。
#07古庙
马六甲城历史悠久,街上座落着许多古庙,而其中最有名的便是青云亭。这座号称马来西
亚历史最悠久的华人庙宇,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五世纪。海峡殖民地时期,移民社会里
不只宗亲与会馆负责调解纠纷、维系社群和谐,青云亭也在华人社群里扮演了凝聚力量的
重要角色。而除了青云亭,马六甲还有另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庙,便是座落在城郊之外、三
宝山之下的三宝庙。明朝的航海家郑和在七次下西洋有五次均在马六甲停泊,郑和在当地
的华人社群拥有神格化的地位,在小古庙背后还可以见到一口三宝井,便是传说中当年郑
和船队进行补给的水源。
庙埕上早起的信众闲话家常、香炉前虔诚的人们诚心祈祷,古老庙宇、薰香袅袅,晨曦从
云层中探出,一派祥和的南洋清晨。
#08晚祷
甘榜吉宁清真寺(Masjid Kampung Kling)座落在老街场的中心,就在离青云亭不远的地
方。融合中式、马来、苏门答腊建筑样式的礼拜塔,在老城低矮的楼房之间,特别突出。
傍晚在老城晃呀晃,耳边传来唤礼的播音,宣告斋戒月的晚祷即将开始。在宁静的城里,
抑扬顿挫的唤礼经文在巷弄间回荡,那悠远的低鸣,仿佛可以穿过六百载寒暑。我站在街
角看着信众鱼贯进入清真寺,向晚的天空、充满著异地风情的清真寺,一幅很有生命力的
画面。
#09海峡
在老城的第二天傍晚,决定去看看因这座城而得名的海峡。旅馆的老板再三叮咛前往海峡
的路上治安不是很好、要注意安全,走路稍远了,骑车去比较方便。原先在街上四处乱转
,大部分的租车店都需要租上一整天,到最后旅馆老板好心租借他的小车,将贵重东西放
在旅馆,只带着拍照用的手机,便往老街往南骑车大约二十分钟的马六甲岛前进。和马来
西亚许多州属一样,马六甲在过去几年吸引了许多外国资金大兴土木,马六甲岛便是一个
这样填海造陆而来的地方。从干道转进跨过狭海的大桥,一路上果然没什么人烟,进入岛
上,只见四处都是工地与兴筑一半的楼房,有些看似完工却毫无人影,我不断注意著四周
,旅馆老板的叮咛不自觉在脑海里想起。
总算是骑到小岛的南端,那座名为 Masjid Selat Melaka的海峡清真寺。这座2006年才完
工的清真寺,最大的特点便是兴筑在海面之上,每到涨潮之时,就仿佛漂浮在水面之上般
魔幻。到访的傍晚水位颇低,清真寺底下支撑柱都露出水面,但却不减凌于海上、眺望来
往船只繁忙的那一派气宇宣扬。
夕阳为海峡的天空抹上淡淡的金黄。由于当时正值礼拜时刻,清真寺并不开放进入。但不
远的地方有一延伸至海中的土堤,可以将礼拜塔和清真寺一同捕捉在金黄的晚空之下。尽
管夕阳无限好,但念著离市区有段距离与暗中骑车的安全,就匆匆的在日落前骑车回到市
区。
#10 海风
回想起马六甲的三天两夜,除了那斑驳的街场,我最喜欢的祕密角落,是老屋改建的旅馆
顶楼那座小阳台。由于老城的房子都约两、三层楼高,屋顶的小阳台视野极好,绵延的屋
瓦与林立的天线,是一幅纯朴的风景。每当清早,湛蓝的天空和潮湿的热带风迎面而来,
光影在斑驳的老墙上投射出温柔的光,而每到傍晚,向晚的天空送走夕阳的最后一抹云彩
,倦鸦归巢,晚风习习。不管日与夜,都仿佛在呢喃著。
六百年来,日出日落。在斋戒月的初夏之时来到马六甲,站在小露台上静看这座被英人遗
忘的古城逐渐苏醒,轻轻吸一口气,那夜晚降雨之后,早晨空气中带有的潮湿海风气息,
仿佛就是那温润的,那消散的大航海时代荣光。
(续 海峡殖民地三城记 之三 槟城 篇)
> 探访日期:2018/06/01-2018/06/03
> 由新加坡前往马六甲
由于马来亚铁路并未经过马六甲中心,新加坡前往马六甲主要交通工具为长途巴士。从新
加坡出发,许多市镇都有直达马六甲的巴士,不一定要前往Golen Mile的总站。巴士时刻
及订票可以善加利用www.easybook.com的巴士订票网站。从新加坡前往马六甲在不塞车的
情况下大约需要四个小时。旅途的变量主要在于跨越国界时,需要在新马关口各下车一次
进行通关手续及行李安检。巴士会等候乘客通关,但如果通关时间耗费太久,在某些情况
可能会惨遭巴士放生。需注意周末及国定假日新马关口经常大塞车,通关时间极长、乘坐
品质不佳,并且建议先订票以确保座位。
> 由吉隆坡前往马六甲
南湖镇巴士总站和吉隆坡国际机场均有巴士直达马六甲,车程约两小时。
> 马六甲老城
马六甲老城内的各景点,鸡场街、圣保罗山与红屋广场近在咫尺,步行即可抵。远离市区
的马六甲岛和水上清真寺,建议搭乘Grab较为方便。Grab是盛行于东南亚、类似于Uber的
叫车平台,在马来西亚车资颇为实惠。由于往来马六甲老城与马六甲巴士总站的17路公共汽车
并不好等且时常脱班,也可善加利用Grab,根据经验大约二十分钟的车程车资为RM 8 (
2018年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