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法国最美村庄:协斯河畔的世外桃源-蒙克吕(Montclus)

楼主: toiletmei (傲笑年)   2018-07-11 01:12:45
http://blog.xuite.net/toiletmei/blog/584895349
  即使名列“法国最美村庄(Plus beaux villages de France)”之一,蒙克吕(
Montclus)仍低调得不留痕迹。
  我想村民应该有些刻意隐瞒,进入这座村庄前鲜少指标。造访过数座法国最美丽的村
庄,深怕观光客不知道似的,每座村庄被获选后无不大张旗鼓的宣传,沿途尽是横幅广告
,只要跟着路标走,一定到得了。哪有人像蒙克吕如此低调,只在进入村庄前挂上“法国
最美村庄”的认证,其余什么都没有。
  真的什么都没有。
  我无意间在“法国最美村庄”网站上逛到一座离我们每年回法国度假的河村(Riviè
res)不远的村庄,问婆婆也不知道在何方,法国乡下网络讯号不佳,无法上网查询,得
要靠纸本的地图才找到这座小村庄。
  蒙克吕与河村一样,皆是位于协斯河(Cèze)畔的村庄。协斯河在蒙克吕拐了个大
弯,市中心便位于协斯河的曲流颈,海拔仅161公尺的小山丘是天然的制高点,你可以想
见一座居高临下的城堡位于山巅,蜿蜒小径的两侧是低矮民屋。典型的堡垒村庄。
  我们将车停妥在蒙克吕市中心山脚下的停车场,一旁是葡萄园和薰衣草田。不过这片
薰衣草田出现得有些刻意,虽然邻近的圣普里瓦德尚普克洛(
Saint-Privat-de-Champclos,请见另一篇网志)也种植大片的薰衣草,但我想这片刻意
栽种的薰衣草田是为了给摄影爱好者或一般游客更好的前景。
  停车场旁就是协斯河,此处河道不宽,水深及膝,流速缓慢,河流两侧的浅滩上满是
夏日戏水的游客。一座名为“磨坊桥(Pont du Moulin)”的潜水桥横跨协斯河上。磨坊
桥建于1870年,在这之前,水位高涨时村民们得依赖渡船才能过河。桥的对岸是一间法式
餐厅,旧时磨坊依河畔而建,利用协斯河的水力作为动力,如今磨坊不复存在,徒留地名
“磨坊小径(Chemin des Moulins)”。
  戏水是稍后的事了。抓住差点往河里纵身一跃的子台,硬是将他绑在推车上,先去城
里探险吧!
  沿着小径向上走,一座有升降闸门的城门是我对这座村落的第一印象。“阿索门(
Porte de l'Arceau)”是它的名字,“arceau”指的是“拱形”,大写也当地名使用。
拱形的城门并不难见,倒是那尖锐的升降闸门(herse)令我印象深刻。升降闸门是中世
纪城堡常用以关闭城门的装置,闸门底部十分尖锐,为的就是防止敌人在闸门下降时试图
穿过。最早是以削尖的木材绑成格子状,铸铁技术成熟后,改以铁制。无论是木制或铁制
,总是给人“戒备森严”的感觉。
  通过升降闸门时,莫名的紧张涌上心头,深怕那久铸的铁链已锈坏,一不小心就变成
刺下亡魂。
  一入城门,才发现这座历史悠久的村庄仍保留旧时的建筑。不规则的石块堆垒而成的
甬道,彷若来到中世纪的南法。  
  我无意以溢美的言辞形容,但事实摆在眼前,蒙克吕赢得“法国最美村庄”的美誉其
来有自。
  建于1275年的蒙克吕城堡(Château de Montclus)雄踞村庄的西北角,城堡主体-
一座方形的城楼显得十分寂寥,这座曾坚固无比的城堡如今只剩城楼,至今仍是法国贵族
沃居埃家族(Famille de Vogüé)的财产。别怀疑,法国仍有贵族。虽说法国大革命后
贵族理应与一般平民无异,但祖先的姓氏仍得冠上,是的,他们的祖先曾是贵族。沃居埃
家族于1750年透过联姻的方式从维韦家族(Famille Vivet)手上继承了蒙克吕城堡,却
在法国大革命时将城堡弃置不用。1970年,年方17岁的沃居埃家族青年吉翁(Guillaume
de Vogüé)继承了祖先的遗产,成为城堡的拥有者。
  城堡目前只在特定期间(每年五月周日的14点至18点)开放,显然并不欢迎普罗大众
的参访,但这座城堡却受到许多文史学者的青睐,原因是它的结构与建筑方式独树一帜,
且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控制着协斯河峡谷的咽喉,当时只要撒布朗伯爵不爽,就能封锁协
斯河,使得船只无法深入协斯河的上游(协斯河是隆河的重要支流),对法王来说可是一
大威胁!
  进入阿索门后的建筑其实都是城堡复合体的一部分,无论是建筑工法或使用材料都与
城堡主楼同出一辙,只是寒来暑往、物换星移,这些建筑成为民宅或富人的度假小屋。
  我们于2015年的盛夏初次造访蒙克吕,错过可入参观城堡的五月。隔着高耸的城墙除
了城楼什么也看不见,只能凭空想像城堡过去的宏伟。但这座村庄除了城堡以外,还有许
多可看之处。
  我那一有店家就会进去逛逛的婆婆,见到一家贩售蜂蜜和果酱的店铺旋即进入参观。
婆婆忙着品尝各种口味的自家蜂蜜和果酱,我则是专注在屋内的摆设和建筑上。直到JY递
来试吃蜂蜜的小匙,我才回过神来。法国各地有许多这样的店铺,贩售手工果酱和自产蜂
蜜,口味因地区而异,各有特色。因着我的东方脸孔,店家主人问我来自何方,当我回答
“台湾”后,令人讶异的是主人说他去过台湾的首都,细问之下才知道对方去的是“泰国
”而非“台湾”,这样的误会履见不鲜,我早已习惯,倒是JY惊讶的告诉我,这么小的一
座村庄,竟然有人去过曼谷,实在是太神奇了!
  世上怪事特多,总被我遇上。我略带“少见多怪”的语气回应JY,一出店家立即被一
道精致的拱门给吸引了,这次,换我被JY报以“少见多怪”的讪笑。
  这是一种被称作“三心拱”(Voûte en anse de panier)的拱门,法文“anse de
panier”直译成中文为“提篮把手”,英文则是直白的以“Three-centered arch”来表
示,而中文则从英文直译。相较之下,法文名称更具有弹性和想像力。这种拱形类似椭圆
形的上半部,实际上是三个相异圆心的圆弧构成的平面曲线。莫怪乎我较偏好法文的“提
篮把手”,因为圆心数可以是“三个以上”,圆心数为五个的拱形也不少见哦!欧洲许多
门拱和桥拱都应用了这种拱形,主要是它有大跨度且低高度的特点。有时我们可在拱顶见
到该家族的纹章,显示此门来历不小。
  小路的尽头,可望见来时的田园景色,更远处则是绵延不绝的山峦,蒙克吕位处加尔
省北端,离阿尔代什省还要更近些。不远的阿尔代什河(Ardèche)切割出鬼斧神工的阿
尔代什峡谷(Gorges de l'Ardèche),每年吸引超过百万名游客前来探访,只是近在咫
尺的蒙克吕仍是静默,纵使2012年当选法国最美村庄,依旧遗世独立。
  小村庄的岁月像协斯河水的流速一样缓慢。
  村庄里唯一一座教堂是圣母升天教堂(Église Notre-Dame-de-l'Assomption),新
古典风格的外观,前身为12世纪的修道院,今日所见的建筑重建于1822年至1825年间。格
局为希腊十字形,内有覆蓋著半圆顶的圆室(chevet)、中殿(nef)、耳堂(transept
,或称翼廊)及顶端有一铸铁钟的钟楼。立面则朴实无华,仅有一三角形的山形墙为最大
亮点。
  当然蒙克吕的历史不似教堂般如此年轻。
  西元前8000年至2000年间便有人类为了捕鱼在此定居,一份1275年的文件,以拉丁文
记载着蒙克吕地名的字源“Castrum Montecluso”,“Castrum”是古罗马兵营的单数格
式,意指为了军事防御而构建的建筑物或预留的地块;“monte”是山,而“cluso”则是
环绕之意;“Montecluso”组合起来就是“被群山围绕的地方”。
  1263年蒙克吕出现了第一座修道院“Mons Serratus”,不久蒙吕克城堡开始兴建,
这座村庄的命运也随之更迭。
  那些弯曲狭窄的小路引领人们拜访这座充满中世纪风情的村庄,所有的道路都是下坡
路,殊途同归的来到协斯河畔。索雷依亚多门(Porte Souleïado)是这座村庄另一个门
户,从这里望出去可见到协斯河切割出来的曲流地形,河流在此转数个大弯,人们可知数
千万年后,会有座牛轭湖出现?
  村子里有许多小路(ruelle)以中世纪的风情呈现于世人面前,尤其是加了肋拱的街
道更是风情万种。果不其然强迫症又发作,硬是推著婴儿车将所有巷弄走过才肯罢休!
  子台催促着我们赶快带他去河边戏水,遇上了这对对历史和古蹟入迷的父母,子台也
只能认命。
  最后是婆婆看不下去,发号施令要我们别再“沉迷过去”而是要“展望未来”。于是
我们回到停车场,拿了戏水装备就直奔河畔。
图说:磨坊桥的桥拱远观时觉得不怎么大,近看时才发现竟有两米高。
  夏天的太阳将河水晒得好暖,便宜了怕冷的子台,让他可以尽情戏水。坐在浅滩上泡
脚的我凝视着眼前的画面,觉得自己实在幸运无比。这只是我造访法国最美村庄的滥觞,
却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座村庄,原因在于整座村庄的氛围如此美好,,一座家屋酿出一
声惊叹,似是南法夏季结实累累的葡萄,一串又一串。
  真不愧是协斯河畔的世外桃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