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我是地方贼,欢迎大家
偷走完整图文网志版:http://t.cn/RmavkA7
可以顺便偷走贼的脸书追踪:http://t.cn/RmPbrSh
[袭产 #葡萄牙村 Portuguese Settlement] 偷走海洋之子的地方记忆 #/马六甲 Melaka
/马来西亚
马六甲这座世界袭产城市(World Heritage City)应该是贼贼待过最久的城市之一,
毕竟贼贼的论文是做马来西亚世界袭产研究。大家来马六甲都着重于鸡场街及荷兰区
贼贼这次就带大家偷走袭产区外的有趣景点。
位于马六甲袭产区东南方约三公里的海边,座落着一个小村庄,平房错落有致,
与一般的马来甘榜(kampung,村庄)无异。但仔细看每间建筑物的装饰,会发现十字
架、圣母像等天主教样式。在一个以马来伊斯兰为主,再加上信仰佛道教的华人,
以及印度教信仰的印度族裔为主的国家,看到一个以天主教为主的小村庄,不免让人疑惑
其实,这里是马来西亚极富特色的甘榜之一,他们是一群海洋之子,
祖先远从西欧而来,他们是“葡萄牙后裔”,这里是“葡萄牙村”。
其实葡萄牙村在1990年代后,都在马来西亚政府的观光论述中,只是于2008年马六甲登录
世界袭产后,官方就特别重视袭产区的发展,忽略葡萄牙村。在最近马国与中国官方共同
推动一带一路之后,马六甲因历史和位置因素获得青睐,发展势在必行。
位于沿海的葡萄牙村,便可能成为填海造陆政策下的牺牲品。其实,葡萄牙村作为马来西
亚少数族裔生活的村庄,能力并不只是像现在作为观光客来吃海产的地方而已,他们有很
强的文化底蕴,能够述说一个族群的离散史,以及不同于马来西亚主流的语言、宗教文化
值得旅人在这著上一天,细细挖掘,就让贼贼带大家偷走葡萄牙村这群海上之子的故事吧
马来西亚曾经被葡萄牙(1511)、荷兰(1641)、英国(1824)相继殖民过,马六甲
作为当时重要的贸易港口,又在马六甲海峡的要冲,便成为西方殖民帝国竞相争逐之地。
葡萄牙人于16世纪的统治,不同于后面的荷兰人与英国人,葡萄牙殖民政府依循着“3G”
的概念来治理马六甲,三G包括黄金、神及荣誉。因此,鼓励通婚及传递宗教成为重要政
策,也有了许多混血葡萄牙后裔。
而在荷兰打败葡萄牙,占据马六甲之初,葡萄牙人可以选择是要离开马六甲或者回去葡萄
牙。某些葡萄牙后裔虽然没有回葡萄牙,但却循海路移居至泰国南部、槟城或印尼;
另有一些则是回去乡村地带,但乡村地区多为马来社区,为了避免被排挤,这些葡萄牙人
选择同化。因此,马六甲的葡萄牙人长得与现在的葡萄牙人有些差异,有点类似马来人的
肤色,但又与马来人有不一样的轮廓。
葡萄牙村的设置则与英国殖民时代有关,当时葡萄牙村的居民居住于海岸地区,而且多和
其他族群混居,居住品质不是非常好。当时葡萄牙村的传教士,广邀上层居民协助,
向英国政府购买土地,建构葡萄牙村,并于1935年完工,也才有现在的葡萄牙村。
独立后,马来人领导联邦政府。葡萄牙人在特殊的族群政治下,试图去凸显他们具有的
马来人特征,并诉求争取Bumiputera的权利(土地之子,类似台湾原住民)。其实在葡萄
牙族裔在马来西亚这么多年,在文化面向已经融合了其他族群的元素,就像图中的粽子
在马来人社群也极为常见,贼贼却是在葡萄牙村买的。
葡萄牙村仍保有自己强烈的族裔认同,也积极去保护他们具有特色的文化袭产。其中,
贼贼觉得最有特色的就是语言,他们仍保有“古葡萄牙语”。虽然这古葡萄牙语因文化
涵化的关系,受到其他语言的影响,尤其是马来文,但基本构造依然未变。在日常生活
中,葡萄牙后裔们仍以古葡萄牙语沟通,虽然仍然面临官方不重视此语言的传承,
年轻一辈也认为会马来文和英文就好的问题。
平日的葡萄牙村就像普通的马来甘榜一样,没什么人潮,是个宁静的小村庄。偶尔会
有几个游人闯入,但也无扰于甘榜的悠哉。葡萄牙村与台湾许多乡下小村依样,
面临人口老化的议题。在葡萄牙村时,多看到老人们在家门口或是广场上聚集,又或是
小孩骑乘脚踏车在打闹,少见青壮人士。这是因为马六甲的产业发展不足以提供
充足就业机会给葡萄牙村的青年,他们只能到外地找工作。
在葡萄牙村的第一条街(Jalan D’ Aranjo)上,会看到一栋米色建筑物,这是葡萄牙村
第一间教堂,于2012年由政府补助所设置。对葡萄牙村民来说,有了这间教堂,他们就
能在葡萄牙村做弥撒,而不用到村外。对联邦政府而言,则能代表他们异教徒及少数族裔
的包容(虽然可能有政治盘算?)。在周末时,经过这间教堂,会看到满满的人潮,
应该是一个礼拜能看到这么多葡萄牙族裔聚集的一次。
同样在 Jalan D’ Aranjo 顺着教堂继续往下走,则会看到一间黑色的建筑物,吸引游人
的目光。这栋建筑物与葡萄牙村其他的平房不同,是木造的,看起来颇有年代。
这栋建造于1940年代的老房子,是葡萄牙村仅存能够见证那个年代建筑形式的民居,其他
几乎都经过重建。这栋建筑物虽然在马六甲博物院管理下,但仍由Nicholas Loboo的外甥
居住。
有机会可以询问葡萄牙村居民可不可以借看屋内,或是直接居住于葡萄牙村的民宿,
体验不同于传统马来村的风情。因为多属一楼平房,葡萄牙村的家屋都很长。大门打开
通常是客厅,会看到许多天主教的符号悬挂在墙壁上。再来则是以木板隔间的几间房间
后面则是厨房。居家乍看会很有宗教风格,纯粹简单。
往海边走会看到这样一个广场,上面停了一些车子,平常看起来没什么活动。但只要到了
一些葡萄牙村的重要节日,包括六月底的海神节,以及12月25的圣诞节,就会有许多人,
不只是村民还有各地前来的观光客聚集在此广场共襄盛举。
在刚刚的露天广场旁边,则是葡萄牙村知名的葡萄牙广场。如果游人到此一定很疑惑,
这个只有几间餐厅营业,其他店都大门深锁的建筑物,怎么会常常出现在各大观光论述中
呢?因为葡萄牙广场是1985年由时任首相的马哈迪发想且斥资130马币所建造。
葡萄牙广场的设计是以地中海的建筑形式为概念,一个拱形的入口通往一个小花圃,
周围是几间伴手礼店和咖啡厅,希望能够活络地方经济。 早期在平常的假日还会安排
葡萄牙歌舞,吸引观光客到来,但后期可能观光客变少了就不再继续举办。就连
葡萄牙广场内的地方博物馆都有一开没一开,像贼贼前往时都大门深锁的。可惜的是,
葡萄牙村最著名的还是只剩下葡萄牙广场上贩卖的葡萄牙海鲜了。
2015年开始,葡萄牙村面临一项大危机。葡萄牙村紧邻的海岸将有不只一项的填海造陆开
发,案进行,将严重影响葡萄牙村现有海岸线。现在游人若至葡萄牙村看海,右手边的
视线已经被Hatten Place Melaka 占据,但住在Hatten的有前房客却能独享马六甲的
海岸景观。然而,填海造陆工程仍将继续,除了影响到近海生态,也影响到葡萄牙村的文
化传承。大多数游人至葡萄牙村都是要看海,毕竟这是马六甲紧邻海边能看海的观光点。
对马六甲人而言,葡萄牙村的海是他们看海的记忆(就像台北人去淡水的感觉);对
葡萄牙村居民而言,海则是他们生活的全部。无论他们的语言、宗教庆典等文化都与海
紧紧相系。若失去海这个地景,他们将变成一群“失落的海洋之子”,人口可能再度外移
或面临迁村。
希望大家看到这篇,若有机会到马六甲,不要只停留在古蹟区,可以到葡萄牙村走走。
不只看海,也可以走在葡萄牙村里面,与葡萄牙后裔们交谈,听听他们的故事,一定
会有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