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aptic (无明)
2025-11-06 07:12:03标题: 川普噩梦来临?曼达尼赢纽约市
新闻来源: https://udn.com/news/story/6813/9120678
联合报 记者陈熙文、编译周辰阳、张佑生、江昱蓁、田思怡/综合报导
https://images2.imgbox.com/20/2f/HQPRqe8n_o.jpg
美国民主党两名女将四日赢得维吉尼亚州和新泽西州州长选举,民主党候选人曼达尼也击
败纽约州前州长古莫,成为纽约市第一个穆斯林南亚裔市长。华尔街日报指出,这是民主
党的三场重大胜利,为去年总统选战以来士气低落的民主党指出复兴之路。
这几场地方选举,被视为美国总统川普第二任执政成绩的初步公投。计票显示,民主党人
史潘柏格赢得维吉尼亚州州长选战,击败共和党现任副州长,新泽西州州长也由民主党的
薛瑞尔胜出,两人得票率都大胜对手十几个百分点。
史潘柏格和薛瑞尔都是有国安背景的温和派,她们承诺解决民众感受深刻的日常生活开支
问题,聚焦川普施政议题,试图引导选民对川普强势作风的不满情绪,将对手与川普“让
美国再次伟大”(MAGA)运动联系起来。
卅四岁的民主社会主义者曼达尼也以破五成得票率,打败川普背书的六十七岁纽约州前州
长古莫,赢得美国人口最多的纽约市长宝座,从原本鲜为人知的州议员一跃成为民主党新
星。
曼达尼自称是“川普最大噩梦”,他在胜选演说中表示,孕育川普的纽约市向川普展现如
何击败他,“如果有什么方法能让一个独裁者恐惧,那就是彻底摧毁他赖以积累权力的基
础”。
川普一直批评曼达尼,称曼达尼的免费托育、房租冻涨、富人增税等左派政策,有如共产
党。曼达尼则说:“我们将终结‘腐败文化’,这种文化让川普这类亿万富翁逃税。在此
政局黯淡之际,纽约将成为那道光。”
中间派的两位民主党女将当选州长,加上曼达尼在纽约掀起新风潮,华尔街日报说,这显
示选民正在推举新一代领导人,或许会为民主党注入新活力,尽管挑战依然存在。民主党
中间派和进步派陷入发展方向的争论,而曼达尼可能会成为川普新的攻击箭靶。
选举结果也表明川普执政已成为包袱,对共和党不利。两名共和党州长候选人在新泽西州
和维吉尼亚州的得票率,都未能超过川普在当地约四成左右的低支持率。一些共和党人表
示,这些结果是共和党的警讯,也显示民主党取得更大能量应战明年期中选举。
川普在选举结果出炉后在社群平台发文强调,民调专家指出,“川普没有出现在选票上,
以及政府停摆”是共和党落败的两个原因。川普稍后又发布贴文说:“通过选举改革、实
施选民身分认证、废除邮寄投票。阻止最高法院‘扩编’(法官席位)”。
川普还喊话要参院共和党人设法停止民主党阻挠议事,通过拨款法案,让政府重新运作。
美国政府本次关门天数于五日来到第卅六天,打破川普第一任期联邦政府关门卅五天旧纪
录。
此外,美国加州选民四日以压倒性多数通过重划选区公投案,让民主党在明年期中选举可
能新增五席众议员,反制川普在德州推动有利共和党选区重划行动。这是加州州长纽森的
一大胜利,他借此公投案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敢于对抗川普的民主党领袖。
民主党新星造势像派对 疗愈Z世代
在纽约布鲁克林,一名廿九岁青年在生日聚会上迎来一群“拉票朋友”,一位刚失恋的廿
七岁女孩因政治志工活动结识全新朋友圈;东村的廿四岁艺术工作者,则在一次政治活动
中认识了理想相近的约会对象。这些青年有个共同点,他们都投入民主党民主社会主义者
曼达尼的市长选战。
纽约时报报导,对这一代在疫情中成长、社交停滞、经济压力沉重、精神信仰模糊的年轻
纽约人而言,参与曼达尼的竞选成了一种“治疗”,有人形容“这是对抗孤独流行病的最
佳处方”。
竞选团队刻意让志工活动不再像苦差事,而像是场社交派对:桌游夜、单身派对、五美元
啤酒的拉票聚会,甚至举办碎纸社交晚会,让人边销毁文件边聊天交友。
曼达尼这项策略自一年前便开始酝酿。他透过社群媒体吸引Z世代目光,穿梭于海滩、街
头美食节与路跑赛中,用活泼影像与轻松语气拉近距离。他不避讳谈生活成本危机,从十
八美元的鸡尾酒到涨价的“一美元披萨”,直言初入职场的薪水无法支撑在纽约生存。这
种贴近生活的语言,让许多原本对政治冷感的年轻人感受到共鸣。
志工格拉谢拉.布兰登说,她透过这些活动结识朋友,甚至在情人节单身聚会中遇见伴侣
,她笑说,“我现在的生活几乎都绕着曼达尼的团队打转”。对许多廿、卅岁纽约客来说
,政治不再只是理念,而成了摆脱孤单与建立社群的方式。
这种以“社交即政治”为核心的运动,使曼达尼造势活动更像城市派对。年轻支持者形容
他的集会像布朗克斯啤酒厂的骚萨夜、布什克的舞会或皇后区夜市。政治学者说,这反映
出新世代把“公共参与”视为生活延伸,不再与娱乐、情感分离。
曼达尼的“草根派对式政治”激发出二○○八年欧巴马“希望”口号再现。不少基层志工
坦言自己同样面临房租、收入不稳等焦虑。对他们而言,助选不只是政治动员,更是对城
市孤寂的一种反击。
曼达尼以欢乐、社交与包容为号召,或许正为纽约带来一场新型态的政治革命,在这座永
远忙碌、永远孤独的城市,让年轻人重新学会“一起行动”。
非美国出生 民主党版川普 无缘白宫
卅日岁的民主党纽约州州众议员曼达尼成为美国最大城市纽约的首位穆斯林市长,也是纽
约市逾一个世纪以来最年轻市长。曼达尼主打让纽约市民“活得下去”,成功吸引大批支
持者。他与妻子杜瓦吉透过交友软件 Hinge结识,更反映出其作风与Z世代相合,擅以共
同语言争取年轻选民认同。
曼达尼的竞选过程让人想起美国首位黑人总统欧巴马,但曼达尼一九九一年出生非洲乌干
达,父母皆印度裔,七岁时全家移民美国,他直至二○一八年才成为美国公民,按现行法
律出生时必须为美国公民才能成为正副总统,故曼达尼无缘入主白宫。
曼达尼大学毕业于缅因州波德恩学院,主修非洲研究。由于长期在多元族裔环境成长,关
注社会正义与反殖民议题,更易争取多元族群支持。
曼达尼廿八岁的叙利亚裔妻子杜瓦吉从事艺术工作,行事低调,但操办曼达尼的竞选文宣
设计。杜瓦吉在德州休士顿出生,九岁随家人迁至杜拜,四年前才搬到纽约。两人相识于
交友软件,曼达尼说,“这些约会软件还是有希望的”。
投入政治运动不到十年,二○二一年起担任州众议员的曼达尼,是标准网络斜杠世代。透
过影片与在各选区草根式动员网络社群,虽没民主党大老与金主奥援,在房租与物价高涨
超过一般上班族负担能力的纽约,以民生社会主义路线杀出一片蓝海,有人称他是站在政
治光谱另一端的民主党版川普。
不过,曼达尼的增税政策,恐让收入逾百万美元者面临联邦税、州税等税率共达百分之五
十八点三。若营业税全数提高至百分之十一点五,部分业者税率将提高百分之七十七,恐
引发纽约市企业外流、工作机会减少,这也让许多华尔街富豪、纽约企业主反对曼达尼。
34岁暴红 引爆民主党路线之争
民主党籍、现年卅四岁的曼达尼四日当选纽约市长,他不仅是纽约史上首位穆斯林和南亚
裔市长,也是超过一世纪以来最年轻的市长。不过,曼达尼异军突起,激化民主党温和派
和进步派的路线之争,民主党参院领袖舒默始终没有表态支持曼达尼,而在同一天胜选成
为维吉尼亚州首位女州长的民主党务实派史潘柏格,甚至在选前批评曼达尼的一些政见是
骗选票。
美国前总统欧巴马很早就表态支持曼达尼,看好他能激起选民热情,而民主党需要有魅力
的政治明星。曼达尼横空出世,对民主党是加分还是包袱?民主党从他身上学到什么?
在乌干达出生、印度裔的曼达尼在选战中主打提供市民负担得起的生活,承诺免费搭公共汽车
、房租冻涨、免费托儿和公办杂货店,经费来源是向富人征税。曼达尼自称民主社会主义
者,他的左派政见让民主党建制派不敢贸然支持他,美国总统川普更称他“共产主义者”
,威胁若曼达尼当选将切断纽约市联邦经费。
民主党另外一位明星、新当选的维吉尼亚州首位女州长史潘柏格刚好站在曼达尼对立面。
四十六岁的史潘柏格为美国中央情报局前特工,当选三届联邦众议员,育有三个女孩,在
国会负责与共和党协调,现在又在摇摆州维吉尼亚州以超过百分之五十五得票率,打败共
和党籍的现任副州长厄尔-西尔斯,成为民主党标竿人物。
维州是许多联邦政府机关总部所在地,有超过卅二万联邦政府员工住在维州,川普大砍联
邦预算和裁减员工,这次选举刚好成为他们宣泄不满的出口。
务实派的史潘柏格主打“厨房餐桌上的议题”,包括提供教育经费、让房价更负担得起、
确保州民享有健康保险,但她批评曼达尼一些社会主义政见是骗选票。
史潘柏格十月底接受CNN访问时,表示不认为曼达尼所属的民主党派系“美国民主社会
主义者”正在壮大。她称曼达尼的一些重要竞选承诺不诚实,可能伤害选民对民主党的观
感。她说,她未提出类似曼达尼的公办杂货店提案,是因为“我没办法让这个提案在议会
通过”,“人们希望我们有抱负和远大梦想,但不希望我们说谎”。
年轻人与移民 愿意给他机会
不过,曼达尼终究赢得过半纽约市民支持,苦于高物价的纽约市民愿意给他一次机会,尤
其是年轻人和移民。这次纽约市长选举吸引超过二百万选民投票,投票率创一九六九年以
来最高纪录。
英国金融时报分析,民主党输掉二○二四年总统大选后,一直无法站稳脚步。全国民调显
示,民主党仍与一般选民脱节,连一些党内人士都认为党的气势很弱。曼达尼横空出世,
使党内路线辩论更激烈。有人主张应走上由左派参议员桑德斯和纽约州联邦众议员欧凯秀
带领的进步派路线,欧凯秀也是民主党派系“美国民主社会主义者”成员,她和桑德斯都
为曼达尼站台。
但也有民主党人士认为,纽约选民结构特别,曼达尼这套政见和做法在其他地区不见得有
效,必须开辟中间路线,才能赢得全国性选举。他们担心曼达尼的左派立场会在温和选区
或倾向共和党选区吓跑中间选民,而这些选区是民主党赢得二○二六年期中选举关键,将
来能否牵制川普的宰制地位,成败在此一举。
因此,民主党自由派正在闹分裂,一派认为可以把曼达尼当成看板人物,另一派则认为他
是民主党包袱。一些民主党策士担心,曼达尼将成为川普和共和党的箭靶。
勤跑基层 建立起倾听者形象
曼达尼能胜选,靠得不只是他的左派政见。他勤跑基层,关心选民心声,建立起倾听者形
象,他的勤奋和诚恳打动了选民。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贺锦丽败给川普后,曼达尼拜访纽约
市非裔、拉美裔和穆斯林,问他们为什么街坊上有人投给川普?很多人给的答案是食物价
格、油价和房租飙高,曼达尼在选战中回应了他们最关切的问题。
曼达尼堪称是社群媒体大师,他抓住选民注意力的能力不下于川普,他还能号召五万多名
志工为他助选。维吉尼亚大学政治中心主任萨巴托说,“民主党人从他身上学到的真正教
训是,去找一个有魅力的候选人!找一个人们喜欢的人”。
曼达尼当选后,民主党路线之争会更激烈,大家在看,曼达尼纽约的社会主义实验能否成
功。
───────────────────────────────────────
曼达尼当选纽约市长 激励欧洲左派重振政治议程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11060006.aspx
中央社 综合伦敦/柏林外电
美国纽约市新市长曼达尼(Zohran Mamdani)的惊人崛起,为欧洲左派政党带来鼓舞,让
他们相信,大胆而激进的政策议程,或能帮他们在国内对抗右翼势力。
从伦敦到柏林的政党都为曼达尼欢呼,这位34岁、自称民主社会主义者的政治新星,以其
病毒式影片以及承诺控制房租、课征富人税,在这个被视为全球资本主义灯塔的城市引起
选民共鸣。
德国左派党(The Left)与英国绿党(Greens)等政党希望能从曼达尼的胜利中获得动力
,表明他们不会削弱政策立场,也不会被卷入右翼主导的移民议题战场。
这也可能为英国执政工党(Labour)以及德国社会民主党(SPD)等既有左派政党提供反
思契机。
英格兰与威尔斯绿党(Green Party of England and Wales)今年选出首位犹太裔且公开
出柜的党魁波兰斯基(Zack Polanski),他因使用社群媒体与呼吁课征财富税减少不平
等,被拿来与曼达尼相比较。
波兰斯基兴奋地告诉路透社,曼达尼的胜利显示“希望战胜了仇恨”。
“这非常重要——不只是对纽约重要,我认为这一讯息在全球都有共鸣。”
“这是关于改善民生,承认纽约乃至全球存在的经济不平等。这也是关于说:让民众的生
活成本下降,对百万富翁与亿万富翁课税。”
他的政党在2024年只赢得4席,但民调正在上升。
在政治极化的背景下,德国左派党在今年2月的联邦大选成为黑马,也希望明年的地方选
举能延续强势表现。
德国左派党党魁范艾肯(Jan van Aken)告诉路透社:“纽约市民面临的问题与德国民众
的日常困境非常相似。房租无法负担,食品、电力、暖气与公共交通价格上涨速度快于薪
资。”
“我们与曼达尼及其团队保持密切联系,并互相学习。他的选举活动可视为柏林明年选举
的蓝图,曼达尼的胜利给了我们动力。”
曼达尼将成为纽约首位穆斯林市长,也是1892年以来最年轻的市长。他在社群媒体上的言
行在大西洋两岸引起共鸣,对疫情后受到高通膨与公共服务压力的选民更是如此。
法国左派也获得启发,极左派“不屈法国”(France Unbowed party)成员欧布瑞(
Manon Aubry)在社群平台X写道:“给全球左派的教训:我们不应削弱经济自由主义,而
是要全力抗衡它。”
当被问及左派政党应从曼达尼胜选中学到什么,波兰斯基表示,生活成本最为关键,进步
政党必须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更成熟的主流政党也因曼达尼胜选感到鼓舞。德国社民党(SPD)议员纳斯尔(Rasha
Nasr)告诉路透社:“对社民党而言,这意味我们必须更加专注于核心工作——为社会多
数提供社会政策。”
德国汉诺威大学(University of Hanover)政治学家科克(Philipp Koeker)指出,这
显示政党若想赢得选举,或避免选民流向民粹极右,应聚焦自身核心议题,提出实质解决
方案,而非模仿极右反移民政策。(编译:郑诗韵)
───────────────────────────────────────
纽约选出首位穆斯林市长 阿拉伯国家媒体庆贺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11060007.aspx
中央社 综合纽约外电
美国民主党左翼新星曼达尼(Zohran Mamdani)昨天在纽约市长选举中胜出,将成为纽约
首位穆斯林市长。阿拉伯国家媒体庆贺他的胜选,以色列媒体则聚焦他的反以立场。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导,卡达“阿拉伯电视台”(Al-Araby TV)与沙特阿拉伯资助
的“中东日报”(Asharq AL-Awsat)等多家媒体指出,曼达尼将成为“美国最大城市的
首位穆斯林市长”。
“阿拉伯卫星电视台”(Al Arabiya)与“天空新闻阿拉伯台”(Sky News Arabia)形
容,曼达尼是美国总统川普的强烈反对者。
卡达“半岛电视台”(Al Jazeera)则报导,曼达尼是一名被指控为共产主义者的穆斯林
,在纽约市创下历史。
阿拉伯国家社群媒体用户也庆祝曼达尼胜选,有人认为他当选与其反以色列、支持巴勒斯
坦的立场有关,另有一些人将他的胜选视为“美国犹太复国主义者的挫败”。
以色列右翼媒体“今日以色列报”(Israel Hayom)则形容曼达尼是美国“最显著的反犹
太复国主义声音之一”。(编译:陈正健)
───────────────────────────────────────
民主党左翼新星当选纽约市长 川普批共产主义经济噩梦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11060009.aspx
中央社 综合迈阿密外电
在美国民主党左翼新星曼达尼当选纽约市长后,美国总统川普今天再度抨击曼达尼是“共
产主义者”,并批评他将带来“经济噩梦”。
英国广播公司(BBC)及法新社报导,川普在佛州迈阿密发表演说时指出,纽约市选了一
名“共产主义者”,由于曼达尼(Zohran Mamdani)当选,纽约人将逃离“共产主义”。
川普也提及:“全体美国人要面临的抉择再明显不过。我们要在共产主义与常识间做出抉
择。”对于曼达尼当选纽约市长,川普指称:“我们昨晚在纽约失去了一些主权。”
他还说:“我们对手端出的是经济噩梦,而我们呈现的是经济奇蹟。他们将美国摆在最后
,我们将美国置于首位。”
曼达尼主张社会民主主义路线,承诺向富人增税,扩大社会福利,吸引大批年轻支持者,
但他不仅遭到共和党抨击,在民主党内也引起疑虑。
川普曾批评曼达尼是“共产主义者”和“激进左派疯子”,民主党高层则忧心曼达尼的路
线过度左倾,可能让民主党丢掉全国性中间选民。(编译:陈正健)
───────────────────────────────────────
民主党地选大胜 选民向特说“不” 分析:民众忧经济甚于非法移民罪案
https://is.gd/yzad1D
https://images2.imgbox.com/cc/d8/AkI6fWBh_o.jpg
【明报专讯】
美国周二(4日)举行总统特朗普再度执政后首次重大地方选举,民主党不仅囊括瞩目的
纽约市长、新泽西州长、弗吉尼亚州长三大位置,兼且赢得多个市长、州检察长等公职,
突显选民对特朗普政府施政的不满,并给民主党的明年国会中期选举选战注下强心针。美
媒以“民主党横扫选举”、“选民拒绝特朗普”、“弗州的蓝潮”等标题报道选举结果。
特朗普把共和党选举失利,归咎于他没有参选和联邦政府停摆,而分析认为选举结果反映
民众对经济的担忧,甚于打击非法移民与罪案。
纽约市长、弗吉尼亚及新泽西州长选举最受关注,结果均由民主党新人以压倒性得票胜出
,甚于去年大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贺锦丽在这三地击败特朗普的幅度。
穆斯林马姆达尼大热当选纽约市长
纽约市长选举有逾200万人投票,刷新该市自1969年的最高投票人数纪录;总投票率也录
得2001年以来最高的38%。民主党的34岁“民主社会主义者”马姆达尼(Zohran Mamdani
)赢得50.4%选票,大幅抛离得票仅7.1%的共和党候选人斯利瓦,亦比独立候选人、纽约
前州长科莫高出了8.8个百分点,成为纽约首名穆斯林市长,兼且是该个美国最大城市逾
一个世纪以来的最年轻市长。
印度裔的马姆达尼于乌干达出生,选前是州众议员。他主张调高纽约市最富者税率、提高
企业税、冻结稳定房租,以及增公共补贴住宅数量。特朗普多次批评马姆达尼是“共产主
义者”,威胁若他胜选会限制向纽约提供联邦资金。
民主党夺弗州新泽西州长职
弗吉尼亚州长选战中,46岁前中央情报局(CIA)官员斯潘伯格(Abigail Spanberger)
以57.5%得票,击败得票42.3%共和党现任副州长厄尔-西尔斯,成为弗吉尼亚首名女州长
,并使民主党重夺该州州长职位。
53岁民主党籍联邦众议员谢里尔(Mikie Sherrill)则在新西泽州长选中得票达56.2%,
以13个百分点之差击败共和党前州众议员查塔雷利,加强民主党对该州的控制。
特归咎自己没参选政府停摆致失利
除了上述三大州长选举,匹兹堡市长、弗吉尼亚检察长等也落在民主党手里。民主党也在
宾夕法尼亚州最高法院选举轻松保住多数优势。
另外,加州针对共和党在其他州重划选区的做法,趁周二选举实行有助民主党在明年国会
中期选举扩大席数至5席的重划选区公投。结果63.8%选民赞成通过于2026年至2030年的选
举中采用新选区划界。
面对共和党选举不利,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引述“民调专家”把落败归咎于他本人没参选和
联邦政府停摆逾一个月。一些著名保守派人士在没提供证据下质疑选举结果被操纵;白宫
发言人莱维特周二重申邮寄投票“极易滋生舞弊”。不过前任共和党全国委员会政治主任
杜海梅(Michael DuHaime)说:“这些结果不容粉饰……共和党应认真对待这次选举的
警号。”
选举结果是美国民众对特朗普执政9个月造成政经动荡不安的回应。CNN票站调查显示,不
满特朗普的弗吉尼亚和新泽西选民分别占55%和54%,这些选民大都支持民主党候选人。美
联社民调显示,三大主要选区新泽西州、弗吉尼亚州、纽约市选民的投票意向最受就业困
难、物价飞涨、联邦削减经费等经济问题左右。例如在弗吉尼亚,约六成选民表示家庭财
政或多或少受到联邦政府裁员或削减预算影响。
(路透社、纽约时报、CNN)
民主党两极分化 抗共和党实力存隐忧
美国民主党视周二为重整旗鼓的一晚。对于一个群龙无首的政党来说,这一年极为惨淡,
费力与反复无常的总统特朗普周旋,士气跌至谷底,但在周二多场选举胜出后,无疑可令
信心回升,惟也带出民主党两极化的隐忧,未来民主党能否团结一致对抗特朗普与共和党
仍待观察。
弗吉尼亚州和新泽西州分别选出了具有国家安全背景的温和派民主党人——斯潘伯格曾在
中央情报局任职,谢里尔是海军飞行员。她们俱堪称贯彻美国民主党中间偏左路线人士。
然而纽约市的民主党当选人马姆达尼却支持重新分配财富,为市民提供免费巴士服务和托
儿等服务的“民主社会主义者”,虽被视为极左人士,却赢得向来倾向支持民主党的群组
如大学毕业生、45岁以下、自由派选民等支持。
“在野”优势 专家:不宜过度解读大胜
不过,有专家提醒,民主党不宜过度解读本次大胜,指出失去执政权的政党一向较易动员
。往绩表明,特朗普过去三次都输掉新泽西和弗吉尼亚。在纽约,马姆达尼面对的对手是
饱受丑闻困扰的科莫;弗吉尼亚的厄尔-西尔斯亦难与4年前成功保持与特朗普距离的扬金
(Glenn Youngkin)相比。
《华盛顿邮报》则指出,胜利背后,民主党依然未能凝聚明确政治路线或全国性的竞选策
略。这次选举显示,党内未来或将面对严峻的内部路线之争,尤其是稍后的2026年中期选
举及2027、2028年总统初选。
(CBS、WSJ、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