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德国核融合“最后机会”:三大新创呼吁速投30亿欧元,力争2030年代建商业电厂
新闻来源:iknow科技产业资讯室
原文网址:https://pse.is/86wr4a
原文:
全球能源转型正进入新阶段,核融合被视为能解决能源需求与碳中和挑战的“终极解方”
。德国政府近期将核融合列为国家六大未来关键技术之一,并计画在2030年代实现试验性
电厂的建置,最终迈向商业化运转。三家总部位于德国的领先新创Proxima Fusion、
Marvel Fusion 与 Focused Energy,近日联合提出“三点行动方案”,呼吁政府在政策
、资金与法规上快速行动,以把握这个历史性契机,若德国此刻不果断行动,未来将再也
没有追赶的机会。
目前,美国、中国与英国正加速建立完整的核融合产业链,并投入数十亿欧元的资金,力
争在2030年前展现示范性成果。相较之下,德国尽管拥有优秀的研究基础与多元技术路径
,但若不立即加码推进,恐将再次错失能源科技的领导地位。三家德国新创强调,德国必
须在2029年前投入至少30亿欧元作为试验电厂建设的起始资金,以吸引额外20%至50%的私
人投资,并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系。
行动方案的第一项重点,是落实“高科技议程”(High-Tech Agenda)并启动核融合产业
发展。德国已规划在2025年提出长期“核融合行动计画”,并于2026年拟定更细致的“核
融合能源研究与创新路线图”。新创公司们认为,必须以清晰的时间表推动试验电厂,从
2030年左右开始运行,并于2030年代末达成首座商业化电厂运转的目标。
第二项行动是强化产业基础并导入创新资金工具。传统的科研补助已不足以支持规模化应
用,德国需要引入像SPRIND(德国创新基金)和KfW(复兴信贷银行)等投融资管道,设
立“里程碑式投资机制”,让资金随技术进展逐步释放。此举既能降低政府承担的风险,
也能吸引更多民间资本投入,并为未来欧洲层级的“重要共同利益专案”(IPCEI)铺路
。
第三项行动则涉及法规建构。新创公司呼吁政府必须明确将核融合与核分裂区隔,不应套
用《核能法》框架,否则将对产业造成不必要的监管障碍。相反,应比照美国、英国与加
拿大,建立一套独立且友善创新的法律体系,并引入“监管沙盒”概念,让新技术能在确
保安全前提下更快落地。
Proxima Fusion专注于先进的“仿星器”(Stellarator)技术,其基础源自马克斯普朗
克等研究机构的实验成果。Marvel Fusion与Focused Energy则分别押注于雷射驱动融合
技术,尝试以高能雷射激发燃料达成净能量增益。这样的技术多样性,被视为德国最宝贵
的战略优势,也为欧洲核融合研究提供独特的多元发展路径。
近年来,德国新创在资本市场上也逐步展现吸引力。以Proxima Fusion为例,其在2025年
获得欧洲创新委员会基金与意大利国家投资机构等追加资金,总融资已突破2亿欧元。这
笔资金正用于高温超导磁体、真空腔体原型及电缆制造线的建置,并计画于2027年完成“
示范磁体线圈”原型。这些硬件进展象征著核融合已从理论研究跨入工程实践的新阶段。
Marvel Fusion执行长Moritz von der Linden表示,公司已准备好利用可扩展的雷射融合
技术,并有明确计画打造首座雷射驱动融合电厂。Focused Energy的高层则强调,唯有在
法规清晰化后,科学成就才能真正转化为产业成果。三家公司一致认为,必须尽快把科研
优势转化为商业化能量,以免落后于美中竞争对手。
从地缘战略角度来看,核融合不仅是一项能源技术,更关乎产业主权与国家安全。美国与
中国已将核融合视为下一代能源的战略基础,投入规模远超欧洲。若德国与欧盟无法及时
行动,未来可能在能源自主与工业竞争力上陷入长期依赖,甚至需要从他国购买关键技术
与设备。
欧洲层级的合作亦是关键。三家新创建议,德国应积极推动欧盟“融合能源 IPCEI”专案
,确保跨国研发与投资协调,并在补贴政策上获得欧盟层级支持。透过区域一体化,德国
不仅能分担研发成本,也能在欧洲能源战略中扮演核心角色。
德国在核融合技术上兼具科研传承、企业创新与政策规划,但能否真正实现商业化,取决
于未来数年内的政策决定与资金投入。若能落实三大行动方针,德国有望在2030年代建成
商业化核融合电厂,并在全球能源竞赛中掌握领导地位;若犹豫不决,则可能重演现今在
其他高科技产业错失领导权的局面。
心得:
德国在科研实力与新创动能上的厚实基础,同时也点出了关键问题:若政策、资金与法规
没有迅速跟上,美国与中国的先行者优势将使德国失去这场“能源革命”的入场券。令人
印象深刻的是三家新创的行动方案,不只是技术面的推动,而是从投融资设计、监管架构
到欧盟区域合作的全面思考,展现了创业团队把科研转化为产业的决心。
※每日每人发文、上限量为八篇,超过会劣文请注意
⊕请确切在标题与新闻来源处填入名称与连结,否则可无条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