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aptic (无明)
2025-09-08 11:48:36标题: 俄810架无人机空袭乌至少3死 乌政府大楼首遇袭
新闻来源: https://udn.com/news/story/122663/8989870
联合报 编译罗方妤/综合报导
美国CNN报导,俄罗斯七日彻夜空袭乌克兰,共发射八百一十架无人机、四枚弹道飞弹
和九枚巡弋飞弹,是俄乌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空袭,并首次袭击乌国政府大楼。
乌克兰首都基辅空袭警报七日持续了十一小时,多栋住宅大楼遭无人机袭击,造成至少一
名婴儿等三人死亡,至少廿人受伤。
乌克兰空军表示,大多数无人机被防空系统击落,但仍有五十四架无人机和九枚飞弹击中
乌克兰各地目标。
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称这次袭击“卑鄙无耻”,并表示“真正的外交对话早就该展开,现
在发生这样的杀戮是蓄意犯罪,延长战争。世界可以让克里姆林宫的罪犯停止杀戮,我们
需要的只是政治意愿”。
乌克兰总理尤莉亚.思维里登科称这是一场“大规模空袭”,她表示,聂伯城、克列缅丘
格、敖德萨以及基辅等乌克兰各城市均遭空袭。思维里登科说,基辅的总理办公室和一些
政府部会所在大楼也遭袭击。她表示:“政府大楼、其屋顶和高楼层首次因敌军攻击受损
。救难人员扑灭了火势,我很感谢他们的努力。”
CNN指出,遇袭政府大楼位于基辅的政府大楼区,紧邻国会且接近总统办公室。
除了政府大楼遇袭,还有多栋住宅大楼遭无人机破坏。基辅军事管理局局长特卡钦科表示
,救难队员在基辅西部斯维亚托申斯基区一栋大楼废墟发现罹难婴儿遗体。基辅市长克里
契科表示,罹难婴儿年仅一岁,还有一名年轻女子丧生。
现场画面显示,多栋大楼侧面被炸出大洞,消防人员正在现场执勤。
路透报导,波兰军方说,由于俄军空袭邻近波兰边境的乌克兰西部地区,波兰和盟军战机
七日上午升空确保波兰领空安全。
波兰作战司令部在社群媒体X贴文表示:“波兰和盟军战机正在我们的领空内作业,地面
防空系统和雷达侦察系统已进入最高戒备状态。”
俄罗斯国防部称,这次袭击目标是乌克兰军事工业复合体和交通基础设施相关地点,包括
武器和军事装备仓库、军用机场以及远程无人机的储存和发射场所。
欧盟执委会主席范德赖恩、法国总统马克宏等欧洲领袖相继谴责俄国。
───────────────────────────────────────
乌遭大空袭!川普拟对俄祭第2阶段制裁 泽伦斯基批1事“让普亭得逞”
https://udn.com/news/story/122663/8990067
联合报 编译卢思纶/即时报导
俄罗斯7日彻夜空袭乌克兰,创下俄乌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空袭。美国总统川普当日表态,
已经准备好对俄罗斯祭出第二阶段制裁。另一方面,泽伦斯基日前受访,暗批川普“让普
亭得逞”。
俄军7日对乌克兰发射810架无人机、4枚弹道飞弹和9枚巡弋飞弹,并首度袭击乌国政府大
楼。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导,川普7日于纽约出席美网公开赛,被问及是否准备对俄
罗斯展开第二阶段制裁,川普正面回复:“没错。”
另一方面,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5日接受美国广播公司新闻网(ABC News)节目This Week
访问于7日播出,他谈及美俄领袖在阿拉斯加会谈表示,“很遗憾乌克兰没有参与,我认
为川普给了普亭想要的,普亭一直非常想见到川普,美国的总统,很遗憾普亭得逞”。
泽伦斯基也强调,应该加大对普亭的施压力道,尤其需要美国的压力。
对于乌俄谈判,泽伦斯基提到普亭开出会谈条件是在“和美国玩游戏”,要求泽伦斯基到
莫斯科是“拖延会面”。
不过泽伦斯基并未排除双边或三边会晤可能性,前提是不能在俄罗斯领土。
至于乌克兰长久以来要求美国和欧洲盟友在战后提供安全保证,泽伦斯基表示:“乌克兰
的任何安全保证只能以我们的军队为基础。”
───────────────────────────────────────
普丁警告!若北约部队进入乌克兰 将成俄罗斯军队合法打击目标
https://news.cnyes.com/news/id/6143450
钜亨网编译庄闵棻
俄罗斯总统普丁周五(5 日)在俄远东城市海参崴举行的第十届东方经济论坛上强调,若
北约部队进入乌克兰,将被视为俄罗斯军队的合法打击目标。此前,法国总统马克宏宣布
,由欧洲国家主导的 26 国已正式承诺,将在“停火或和平协议框架下”向乌克兰部署多
国部队,但未透露具体规模。
根据《新华社》报导,普丁指出,如果能就乌克兰危机达成实现长期和平的协议,那么西
方军队驻扎乌克兰就“没有任何意义”。
普丁表示,虽然每个国家都有权选择保障自身安全的方式,但若忽视俄罗斯的安全考量,
乌克兰的安全问题就无法真正解决。
他补充说,俄乌双方都需要安全保障,若能达成协议,俄罗斯将“毫无疑问地尊重并全面
履行”相关条款。
谈及与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的直接会谈,普丁指出,乌方此前拒绝对话,如今却呼吁双方
接触。
但他认为,目前难以与泽伦斯基在关键议题上达成共识,即便有会晤的政治意愿,也存在
法律与技术障碍,因此“现在进行这些接触的意义不大”。
第十届东方经济论坛于 9 月 3 日至 6 日在海参威举行,主题为“远东:为和平与繁荣
而合作”,吸引多国政要与商界人士参与。
───────────────────────────────────────
背后有靠山?普亭警告西方“别想派兵到乌” BBC揭态度强硬3大原因
https://udn.com/news/story/122663/8988085
联合报 编译江昱蓁/即时报导
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罗森柏格6日指出,由于俄国军队在乌克兰战场握有主动权,加
上与中国大陆、印度、及北韩的外交成功,以及美国总统川普始终未能兑现对俄国的威胁
,甚至让西方孤立俄国的努力失败,成为俄国总统普亭敢在乌克兰战争一事上态度强硬的
原因。
普亭近日向西方发出警告:“别想派遣士兵至乌克兰,包括维和人员。如果有部队出现在
那,特别是当战斗正进行时,这些将成为合法摧毁的目标”。
出席海参崴东方经济论坛的听众听闻此语则爆出如雷的掌声,俄国官员与商界领袖显然对
“摧毁”西方军队的威胁言论表示欢迎。就在前一天,基辅的盟友,也就是“志愿者联盟
”刚承诺向乌克兰提供战后“保证部队”。
当普亭表示愿与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会面,但仅限于俄国本土时,观众再次回以掌声。他
说,“最好的(会面)地点是俄罗斯首都,英雄之城莫斯科”。
罗森伯格说,这概括说明克里姆林宫目前对乌克兰战争的立场,即“是的,我们想要和平
,但必须按我们的条件。你拒绝我们的条件?那就没有和平”。
这背后受多重因素驱动。首先,克里姆林宫认为,俄军在乌克兰战场握有主动权;其次,
其外交也很成功。普亭本周访华期间与多名世界领袖握手寒暄,显示俄国拥有强大的友人
,如中国大陆、印度及北韩。
还有美国,美国总统川普上个月邀请普亭前往阿拉斯加会谈,让亲俄的评论员称峰会证明
西方因乌克兰战争而孤立俄国的努力已失败。尽管为说服克里姆林宫结束战争,川普订下
最后通牒与期限,扬言若没有和平将进一步制裁。但普亭未履行其威胁,这也是俄国满是
信心的另一原因。
普亭公开赞扬川普为和平的努力,却拒绝川普的停火提议,也丝毫没有表现出想在乌克兰
战争上让步的意愿。
和平的前景如何?普亭近日表示看到“隧道尽头的光”;但罗森柏格认为一边是俄国,一
边是乌克兰与欧洲(相当程度也包含美国),他们各自走在不同的隧道中,走着不同的路
,朝向不同的目的地。
乌克兰与欧洲致力于结束战争,提供基辅安全保障,确保乌军战后仍足够强大,足以防止
俄国再次入侵,而普亭的路则是通往取得胜利的道路,一条有利于俄国全球新秩序的路。
从和平的角度来看,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很难预测会在何时何地交会。
───────────────────────────────────────
俄乌战争成“沙漏对决”!华尔街日报:普廷豪赌乌克兰军队先崩溃
https://def.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5169901
自由时报 编译陈成良/综合报导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最新分析,乌克兰战争已演变为一场两个“沙漏”之间的残酷竞赛
:一个沙漏计量著乌克兰捉襟见肘的军队还能支撑多久,另一个则计量著俄罗斯的经济还
能在不危及普廷政权稳定的情况下,持续支撑这场侵略多久。而普廷,正在豪赌乌克兰的
沙漏会先流光。
报导指出,这正是俄罗斯总统数月来,持续回避美国总统川普所提出、以领土妥协换取停
火提议的根本原因。克里姆林宫坚持其“极限主义要求”,意图将乌克兰彻底附庸化,并
改变欧洲的权力平衡。许多分析家认为,除非欧美能找到有效缩短俄罗斯经济沙漏的方法
,否则以目前的趋势来看,普廷可能会赢得这场赌局。
尽管西方祭出制裁,但俄罗斯经济在大量军事开支的刺激下,展现出惊人韧性。柏林卡内
基俄罗斯欧亚中心主任加布耶夫(Alexander Gabuev)评估,俄国经济还能支撑至少18到
24个月的战事,才会出现严重问题。相较之下,乌克兰的军队正因无情的兵力损耗而承受
巨大压力。报导指出,乌克兰不平等的征兵制度,已将动员重担不成比例地压在贫困农村
地区的中年男性身上。
“农夫上战场,律师在夜店”
“社会不平等是步兵危机背后的主要问题,”乌克兰总统旅“布拉瓦”无人机部队指挥官
伊格纳图哈(Serhiy Ignatukha)直言,“征兵办公室把农夫从他的拖拉机上带走,却没
有把律师从他的办公室里带走。”
许多前线官兵对于基辅等大城市酒吧夜店中,仍有大量体格健全的男性感到沮丧。此外,
僵化的苏联式军事指挥,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侵蚀了公民的信任与参军意愿。
然而,正如乌军第47机械化旅营长希尔辛上尉(Capt. Oleksandr Shyrshyn)所言,乌克
兰最深厚的资源是“我们的求生意志,这帮助我们以非标准的方式行动,在无路之处,找
到出路。”
罗添斌/核稿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