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全球再生能源承诺落差扩大,COP28“三倍目标”两年后仍止步不前
新闻来源:iknow科技产业资讯室
原文网址:https://reurl.cc/qYG5Dq
原文:
自2023年杜拜COP28气候会议上,133个国家共同签署“到2030年将全球再生能源装置容量
提升三倍”的历史性承诺以来,两年时间已过。然而最新的Ember报告分析却显示,国家
层级的规划几乎没有跟进,全球加总的再生能源目标仅较两年前提升2%,2030年总量有望
达7.4 TW,远不及实现三倍增长所需的11 TW。这意味着,当前国际社会实际上只在努力
实现“倍增”,而非“三倍”,显示气候承诺与行动间存在巨大落差。
目前全球已安装的再生能源容量约3.4 TW,若依照现行目标,到2030年仅能达到7.4 TW,
距离11 TW仍有3.7 TW的缺口。对于必须将升温控制在1.5°C以内的气候路径来说,这是
一个极其严峻的警讯。国际能源署(IEA)与国际再生能源署(IRENA)都强调,“能源效率倍
增”与“再生能源三倍化”是本十年最具成本效益且影响最大的减碳手段,但显然各国行
动仍远远落后。
在已更新目标的22个国家中,多数来自欧盟成员国。透过国家能源与气候计画(NECP),包
括法国、西班牙等国提高了2030年再生能源装置容量,但德国、意大利等主要经济体则未
调整。整体而言,欧盟在目标修订上有一定进展,但幅度仍不足以扭转全球落后的整体趋
势。
在欧盟之外,仅有七国调整2030目标,分别是澳洲、巴西、印尼、墨西哥、韩国、英国与
越南。其中,越南的承诺最为积极,新增86 GW的装置容量,展现新兴市场的潜在动能;
澳洲和巴西分别新增18 GW与15 GW;而印尼与墨西哥则逆势调降,显示政策动荡下的不确
定性。
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之一,美国至今仍未制定2030年全国性再生能源目标,且近期立法反
而削弱了《降低通膨法案》(IRA)的相关激励措施。这使得市场对美国能否持续推进清洁
能源转型产生疑虑,也让全球气候治理失去一个关键推手。
中国早在2024年就超额完成原本设定的1,200 GW风光容量目标,比原计画提前六年。目前
,中国正在制定第15个五年能源计画,市场预期将公布新的2030年目标。由于中国在再生
能源安装规模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最新政策走向将对全球能否接近三倍化目标产生
决定性影响。
印度的目标维持在2030年500 GW左右,与三倍化目标相符。根据其最新的《国家电力计画
》,届时再生能源将提供超过四成的发电量。这种中期规划的稳定性,使印度成为少数在
全球承诺落后情况下,仍展现相对积极态度的主要经济体。
然而,俄罗斯、加拿大、日本与土耳其等主要电力市场至今未更新2030年再生能源目标。
其中,日本虽维持36-38%的再生能源占比目标,但缺乏新增政策力度;俄罗斯则完全没有
相关目标。这些国家的不作为进一步拉大了全球实现三倍化的难度。
Ember报告分析指出,多数国家仍依循既有规划周期进行能源政策修订,COP28的国际承诺
并未直接成为触发因素。换言之,国际协议未能即时内化到国内政策决策,导致承诺与实
际目标脱节。这种惯性不仅拖慢能源转型,还可能削弱市场对长期投资的信心。
全球能源危机与地缘政治紧张加剧了各国对能源安全的重视。然而若未能加速再生能源部
署,各国将继续依赖化石燃料,增加经济体暴露于价格波动与供应中断的风险。Ember警
告,缺乏明确的国家目标可能使能源转型陷入“成本更高、风险更大”的局面。
再生能源目标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提升装置容量,更在于引导投资方向与供应链布局。
清晰且具雄心的目标能吸引企业投入基础设施、电网升级与储能解决方案,降低整体成本
并提升系统韧性。这也意味着,国家政策若持续停滞,将错失新一波产业与经济成长契机
。
两年过去,COP28的“三倍承诺”仍停留在纸上,全球实际行动显著落后。虽然部分国家
已有进展,但整体速度不足以应对迫切的气候挑战。若各国未能在未来两至三年内迅速提
高并落实国家目标,实现1.5°C气候路径将日益渺茫。全球能源转型不仅关乎减碳,更是
能源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基石,现在正是各国“把承诺变成行动”的关键时刻。
心得:
两年前在COP28上“三倍化再生能源”被视为一个历史性转捩点,但如今全球的规划仅比
当时增加了2%,等于是各国仍然停留在“口头承诺”而非“政策落地”的阶段。
※每日每人发文、上限量为八篇,超过会劣文请注意
⊕请确切在标题与新闻来源处填入名称与连结,否则可无条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