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印尼镍矿淘金梦碎?拉贾安帕特海洋生态浩劫 政府急撤开采权止血
新闻来源: (发文须填写新闻网站名称与连结,供板友分辨)
NOWnews今日新闻
https://www.nownews.com/news/6697118
国际中心陈贞妤/综合报导
2025-06-18 19:01:00
https://reurl.cc/aeo97Y
▲印尼是全球最大镍矿生产国,但也因此造成海洋灾难。(图/美联社/达志影像)
在全球争抢电动车资源的浪潮中,印尼以全球最大镍矿生产国之姿站上舞台,但代价却可
能是无可回复的海洋灾难。位于印尼东部的拉贾安帕特群岛(Raja Ampat),原本以珊瑚
礁与生物多样性闻名,如今却因镍矿开采导致森林滥伐、海域污染,引发国际社会譁然。
面对强烈批评与环团揭弊,印尼政府近日紧急撤销多家矿业公司在该地区的开采权,宣示
将生态保育置于发展之前,然而这项转向政策能否长久维持,仍面临内外挑战。
根据BBC与环保团体“全球见证”(Global Witness)报导,2020年至2024年间,拉贾安
帕特的镍矿开采区域暴增约500公顷,等同700座足球场。无人机空拍画面显示,多座岛屿
森林被铲除,大量泥沙流入邻近海域,覆蓋原本丰富的珊瑚礁生态。该地位于珊瑚大三角
中心,被科学界誉为“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心脏”,拥有超过550种珊瑚、1,500种鱼类
,是潜水胜地也是保育重镇。
镍是制造电动车电池(尤其是NMC锂电池)与不锈钢的关键金属,而印尼早在2014年起便
实施镍矿出口禁令,鼓励本地加工以提升附加价值。2020年后更进一步强化限制,吸引中
国、韩国等企业在印尼建立镍加工设施,使印尼一举成为全球镍供应链核心。根据美国地
质调查局(USGS)资料,2023年印尼镍产量达150万公吨,占全球总量逾一半。
此次拉贾安帕特事件引发关注的另一面是中资角色。有报导指出,其中部分开采项目背后
涉及中国公司资金,相关投资常与“一带一路”倡议挂钩,引发外界对中国企业在印尼矿
业环境治理标准的疑虑。印尼政府则表示,已撤销当地五家矿业公司中四家的许可,仅保
留一家于加格岛(Gag Island)营运,并强调将推动生态复原工程,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
。
海洋生态学家厄德曼(Mark Erdmann)对印尼此举表示“震撼与欣慰”,并指出这反映出
来自地方社群与民间组织的长期抗争正在发挥作用。自2023年起,已有多份来自NGO与印
尼国家发展计画署(BAPPENAS)的报告指出,现行矿业政策虽创造GDP贡献,却未有效改
善基层生活品质,反而加剧当地环境恶化与社会冲突。
2024年一项针对苏拉威西(Sulawesi)镍矿区的研究指出,虽然矿业开发略为降低部分贫
困率,但却导致饮用水资源受到重金属污染、呼吸道疾病增加,影响尤以妇女与孩童最为
严重。联合国环境署(UNEP)也曾警告,若缺乏适当的环评与地方参与,镍矿产业的扩张
将违背永续能源初衷。
国际企业与投资者也正提高对供应链环保标准的要求。欧盟即将实施的《企业永续尽职调
查指令》(CSDDD)与《电池法案》都要求产品来源透明、不得破坏环境或侵害人权,这
意味印尼若欲维持出口竞争力,势必要回应国际市场对“绿色矿产”的严格标准。
※每日每人发文、上限量为八篇,超过会劣文请注意
⊕请确切在标题与新闻来源处填入名称与连结,否则可无条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