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aptic (无明)
2024-12-19 07:19:13标题: 叙乱葬岗曝光 组织估计埋10万人
指国家“死亡机器”有系统迫害国民 二战纳粹以来首见
新闻来源: https://is.gd/xc9hFr
【明报专讯】
叙利亚巴沙尔政府12月8日倒台后,多个埋葬了大批遭迫害身亡死者的乱葬岗陆续曝光。
有叙利亚关注组织表示,单是首都大马士革附近其中一个乱葬岗,估计就有最少10万人被
埋,当中包括西方人等外籍人士,推测他们都是命丧于遭反抗军推翻的巴沙尔政府。有国
际战争罪行检控官形容叙利亚前朝杀人的情况是自二战纳粹德国以来首见,愈来愈多关于
乱葬岗的证据,显示巴沙尔政府曾操纵着“死亡机器”对付国民。
叙利亚当地人、人权组织和外国政府都曾指控巴沙尔和其父亲阿萨德任总统期间动用私刑
,包括在恶名昭彰的监狱中实行大规模处决。叙利亚不满巴沙尔统治的怒火于2011年演变
成全面内战,巴沙尔随即大力镇压示威,估计至今已有数十万叙利亚人遇害。
挖土者:每周8辆车各运逾150尸
关注组织“叙利亚紧急特遣队”(Syrian Emergency Task Force)行政总监穆斯塔法(
Mouaz Moustafa)向路透社表示,多年来他们已在叙利亚发现5座大型乱葬岗,包括大马
士革以北约40公里的古塔法(Qutayfah)乱葬岗。他向美国广播公司(ABC)透露,乱葬
岗的坑道深6至7米,阔3至4米,长50至150米,挖土者供称在2012至2018年间,每周两次
有4辆拖头货柜车到来,每辆载有超过150具尸体,情报人员会逼挖土机司机先用挖土机挤
压尸体以尽用坑道容量,然后再挖新坑道。路透社分析古塔法乱葬岗的历年照片,显示当
地在2012至2014年展开大规模挖掘直至2022年,照片可见挖土机和数辆大货车。穆斯塔法
说:“曾在那些乱葬岗工作的人,有些已自行逃离叙利亚,有些在我们帮助下逃离。他们
向我们揭发了这些事……(该处埋葬)10万人只是最保守的估计,真的非常、非常保守,
几乎已经到了不公平的程度。”
被埋者料包括美英等外籍人士
叙利亚乱葬岗的事于2021和2023年分别在德国法院和美国国会听证会上已见披露,一名自
称掘墓人的男子多次作证,称他在古塔法和大马士革以南另一城镇纳贾(Najha)的墓地
工作,2011年尾有情报人员到来要他和同事协助埋尸,初时只接收由小型客货车运来的尸
体,后来当局每周一至两次出动大型冷冻货柜车运送尸体到来,里面有300至600具被虐杀
、处决或饿死的人。他于2018年逃出叙利亚。
穆斯塔法表示,相信叙国乱葬岗不止这5个,而除了叙利亚人,里头也埋了美国、英国公
民和其他外籍人士。
最少15.7万失踪人口 66座乱葬岗
曾任美国国务院主管战争罪行问题大使、领导检控卢旺达和塞拉利昂战争罪行案件的美国
律师拉普(Stephen Rapp),正在叙利亚协助记录战争罪行证据。他到访古塔法和纳贾的
乱葬岗后,形容这是二战纳粹德国后首次见到如此情况,称这显示巴沙尔政府过往有系统
地迫害反对者,相当于国营的“死亡机器”(machinery of death)。他说,从乱葬岗见
到的情况来看,“我们肯定有超过10万人在这机器中消失或虐待至死”。国际失踪人口委
员会表示,历年共接获最少15.7万宗叙利亚失踪人口报告,估计该国最少有66座乱葬岗。
相比之下,巴尔干半岛1990年代多年来的战事“只有”4万人失踪。
美国国务院周二表示,正与数个联合国组织协作,确保在乱葬岗、扣留所和虐待地点等问
题上让叙利亚人得到答案,也会将涉事者绳之以法。
(路透社、ABC、中央社)
以总理访戈兰缓冲区 以军进驻联国指违规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周二(17日)突然到访以军趁叙利亚巴沙尔政权本月8日倒台后,
占领的戈兰高地北部联合国巡逻缓冲区内的战略要塞赫蒙山(Mount Hermon)哨站。他称
以军在可见未来都会留守,直至找到“保证以色列安全的最佳安排”。联合国发言人周二
指以军进驻该处无论多久,皆属违反设缓冲区协定。
军事要塞赫蒙山窥伺黎叙
内塔尼亚胡周二穿着防弹背心,与国防部长卡茨、以军总参谋长哈莱维等军事和国内安全
机关负责人,到访赫蒙山哨站。内塔尼亚胡表示,他53年前当兵时曾在那山头驻扎,如今
“其对以色列安全之重要,在近年有增无减,尤其是最近数周叙利亚发生的戏剧事件后”
。
卡茨其后在声明中表示:“赫蒙山顶当得上以色列识别远近威胁的眼睛。”赫蒙山位于
1973年中东战争后设立的占地约400平方公里非军事缓冲区,也跟黎巴嫩南部接壤,是该
区最高山峰。以色列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六日战争)中占领戈兰高地这一战略要地
的大部分地区,并于1981年单方面宣布吞并戈兰高地以军控制区,惟国际社会不承认以色
列对戈兰高地拥有主权。德外长昨指以色列占领戈兰高地违反国际法。
卡茨表示盘踞那儿,有助观察和震慑黎巴嫩贝卡谷地的真主党、大马士革的“假扮温和、
实质极之激进”的伊斯兰教派“叛乱分子”。
以色列在叙利亚变天后占领缓冲区,引发外界谴责,以方称这是要确保没有敌对部队身处
以色列边境。
(以色列时报、纽约时报)
哈马斯放风 以哈有望停火
持续了14个月的以哈战争有望稍歇。巴人武装组织哈马斯周二(17日)发声明表示,只要
以方不再新增条件,达成停火和交换人质囚犯的协议是“可能”的。路透社同日引述消息
报道,协议可望于未来数天签署。以防长卡茨周一表示,与哈马斯“从未如此接近达成协
议”。
美国有线新闻网络(CNN)引述知情外交消息人士报道,协议条款跟美国总统拜登5月所提
的3阶段方案大致相同,有变化的是首阶段内容方案:以军由撤离加沙,改为“可能暂时
留守”加沙和埃及边界的费拉德尔菲走廊(Philadelphi Corridor)及将加沙一分为二的
内察扎利姆走廊(Netzarim Corridor)。彭博社报道,两名以色列官员表示,停火将在
拜登卸任前开始延至特朗普1月20日就职后。《纽约时报》指扭转谈判僵局的原因,可能
是近几个月中东局势起了根本变化,包括哈马斯很多领袖和战士被杀,其盟友真主党也备
受重创,致哈马斯变得日益孤立无援,为谈判创造了有利条件。
另一方面,以色列媒体周一报道,以军正计划对也门胡塞武装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
(CNN、纽约时报)
───────────────────────────────────────
以色列领土历经多次扩张 叙利亚阿塞德政权垮台提供可趁之机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3&SerialNo=219718
作者:王能斌(上报)
自从1948年建国之后,以色列迄今未曾与周边国家明确划定边界线,因此在过往数十年之
内,该国领土就不断随着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战争、兼并行为、停火协议或和平协
议而持续变动。
叙利亚阿塞德政权垮台造成的动荡局面,似乎再度给了以色列可乘之机,以国军方快速进
占位于戈兰高地周边、已维持50多年的非军事缓冲区,虽然以色列总理纳坦雅胡(
Benjamin Netanyahu)曾表示该行为仅是暂时的“防御性”措施,强调军事手段目的在阻
却外部势力对以色列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然而,纳坦雅胡17日却前往以军控制之下的缓冲区视察,除了已经进入了叙利亚境内,他
更在该区域内战略要地黑门山(Mount Hermon)发表谈话,表示以军将“无限期”驻扎于
当地,直到“另一份能确保以色列安全的协议产生”,似乎有意借由模糊的表态,再度使
以色列领土获得实质扩张,究竟在过去以色列领土经历了那些变动?
https://www.upmedia.mg/upload/content/20241218/Wg241218203039952086.jpg
1948年,以色列在中东建国
联合国于1947年,批准原为英国托管地的巴勒斯坦地区一分为二,分别建立属于犹太人与
阿拉伯人的国家,位处双方争执中心的耶路撒冷(Jerusalem),则由联合国代管。
然而该方案并未真正付诸实现,以色列于1948年5月宣布建国之后,林建的阿拉伯国家随
即向其宣战,最终结果是以色列取得了托管地之中77%的领土,约旦河西岸以及东耶路撒
冷则是由约旦控制,埃及控管加萨地区。
1967年,中东战争
在1967年爆发的“六日战争”(或称第三次中东战争)之中,以色列从约旦手中夺下了约
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并且从埃及手中取得了加萨和西奈半岛(Sinai peninsula),
并且占领了叙利亚的戈兰高地。
虽然以色列对此次闪电般的胜利大肆庆祝,但该结果却在中东地区埋下长达数十年战乱的
因子。战后以色列迅速兼并东耶路撒冷,该地区由于有犹太、穆斯林以及基督徒眼中的圣
地,使其地位始终错综复杂;此外,以色列虽然未曾正式兼并约旦河西岸,但透过建立屯
垦区蚕食大量土地,目前当地至少有50万名以色列人士居住。
除了前述地带,以色列也在西奈半岛、加萨与戈兰高地建立了屯垦区。
1979年,与埃及签订和平协议
以色列在1979年,与埃及达成和平协议,这也是以、阿之间首次达成此类协议,双方议定
西奈半岛重回埃及掌控,以色列也将撤除该区域内所有屯垦区。
1981年,兼并戈兰高地
以色列在1981年正式兼并戈兰高地,该片多山的区域由于能够掌握以色列北部地区的动态
,因此具有战略地位,2019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川普(Donald Trump)成为全球首位,也
是唯一一位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主权声索的国际领袖,绝大多数国家仍将当地视为叙利
亚的一部份。
在阿塞德政府垮台之后,纳坦雅胡表示有意扩大在戈兰高地屯垦的人口,强化对该地区的
掌控。
1982年,入侵黎巴嫩
与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民兵在1978年交火期间,以色列军方曾短暂入侵黎巴嫩南部地带
,并且在1982年再度进驻当地,最后演变为长达18年的占领行动,最终在2000年面临真主
党(Hezbollah)民兵强大火力攻击之下,决定撤出。
1993年,奥斯陆和平协议
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双方达成临时和平协议,使加萨以及约旦河西岸部分巴勒斯坦人获得自
治地位,但以色列屯垦区也将获得维持。该协议目的在为最终解决以、巴纠纷的“两国方
案”铺路,但后续多次谈判都以失败告终。
其中,巴勒斯坦方面希望能获得约旦河西岸所有地带,以及加萨走廊全境的领土,并且将
东耶路撒冷定为首都。
2005年,撤出加萨地区
在2005年,时任以色列总理夏隆(Ariel Sharon)单方面宣布由加萨地区撤军,并且将当
地21个屯垦区尽数撤除。在两年之后,民兵组织哈玛斯(Hamas)驱逐了巴勒斯坦自治政
府在加萨的势力,并且取得当地的领导权。
2023年,以哈战争、与真主党爆发战争
为了对哈玛斯在2023年10月7日发动恐攻,并且掳走数百名以色列籍人士进行回应,以色
列展开对加萨走廊的军事行动,迄今以国当局并未提出战后的规划,仅表示在以色列与加
萨接壤地带将持续派军驻扎,部分纳坦雅胡政府强硬派人士甚至呼吁重新建立在加萨的屯
垦区。
到了2024年10月,以色列军方正式入侵黎巴嫩南部,进行对真主党势力的攻击行动,但双
方已在近期达成停火协议,以色列军力将在明年元月底之前撤出黎南地区。
阿塞德政府陷落
叙利亚反抗势力在8日攻入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使阿塞德(Bashar al-Assad)与其家人
踏上流亡俄国之路后,以色列随即派兵进入叙利亚境内的缓冲地带,并且有持续深入叙利
亚国境的意图。
虽然以色列官方声称该行动属于临时性质,但包括埃及、土耳其以及沙特阿拉伯,与联
合国都已对此行为发出谴责。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则呼吁在叙利亚有利
益的各方势力“确保不会发生任何额外的冲突”。
针对以色列的进军,叙利亚临时政府已经向联合国提出投诉,叙利亚实际领导人夏拉(
Ahmad al-Sharaa)虽然公开谴责以国行动,但也强调叙利亚无意与以色列爆发军事冲突
。
https://www.upmedia.mg/upload/content/20241218/QG24121820443752303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