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aptic (无明)
2024-12-15 18:06:01标题: 国际法院气候义务听证会落幕 富国与岛国针锋相对
新闻来源: https://netzero.cna.com.tw/news/202412150150/
中央社 综合海牙外电
联合国最高司法机关“国际法院”(ICJ)已结束一场听证会,会中讨论各国应对气候变
迁的法律义务,以及排放最多温室气体的大国是否应为岛屿国家遭受的气候损害负责。
路透社报导,国际法院预计将于明年就相关议题发布咨询意见,这些咨询意见可能对全球
气候变迁相关诉讼产生重要影响。
在为期2周、13日落幕的听证会中,富裕的北方国家主张,应以“巴黎协定”(Paris
Agreement)等基本上不具法律约束力的现有气候条约,作为界定各国责任的基础。
受到气候变迁巨大影响的开发中国家和岛屿国家则寻求有力措施来抑制排放,并希望建立
法律框架,以规范富裕污染国所提供的财务援助。
代表岛国的律师阿卡万(Payam Akhavan)表示,“我们听到很多关于‘巴黎协定’就是
解方的说法,但气候脆弱国家之所以来到这里,正是因为‘巴黎协定’已经失败。”
他指出,现有预测显示,全球气温在2100年底前将上升摄氏3度,远超过巴黎协定的1.5度
目标。
岛国先前成功推动联合国大会(General Assembly)请求国际法院提供咨询意见,这场听
证会则有近100个国家和组织参加。
国际法院的意见不具约束力,但有法律和政治影响力。专家指出,国际法院对气候变迁的
意见,可能成为欧洲、拉丁美洲及其他区域气候变迁相关诉讼的重要依据。
国际环境法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气候与能源部门主任
芮希(Nikki Reisch)告诉路透社:“国际法院意见的力量不仅在于直接执行力,更在于
向全球许多正处理国家应对气候紧急状态和气候伤害补偿义务的法院,传递明确讯息与指
引。”
这场听证会于本月初以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代表的发言揭开序幕,呼吁法官承认并设法修复
气候变迁所造成的伤害。
全球最大排放国美国和中国,以及沙特阿拉伯和数个欧洲联盟(EU)国家都认为,透过
联合国气候变迁谈判所达成的现有条约,应成为决定国家义务的标准,不过这些条约大多
不具法律约束力。
中国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司长马新民在法庭上表示:“中国希望法院能维护联合国气候变迁
谈判机制,作为全球气候治理主要管道。”
根据“巴黎协定”,各国必须每隔几年更新国家气候计画,即“国家自订贡献”(NDCs)
,下一轮更新须于明年2月前完成。
联合国要求各国提交涵盖整体经济的计画,提出更高但不具约束力的目标,以将全球气温
升幅控制在摄氏1.5度内。
沙特阿拉伯能源部代表在法庭上表示:“国家自订贡献关注的是尽力而为,而非承诺具
体结果。”这项说法让主张制定具约束力规范,以抑制化石燃料使用的一派深感忧虑。
(译者:王嘉语;核稿:施施)
───────────────────────────────────────
政府应为气候变迁负责? 国际法院考虑立法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8427021
台湾醒报 记者吕翔禾╱台北报导
国家破坏环境,未来恐要负法律责任!国际法院近日审议由瓦努阿图与太平洋岛国提出的声
请案,盼让各国若有污染环境、大量碳排的状况时,需要负法律责任。目前多数国虽赞成
,但碳排大国几乎都反对,加上国际法实质效力不强,因此各界仍在观望最后判决可能的
后果。
国家破坏环境要负责
根据《半岛电视台》报导,国际法院近日受理瓦努阿图与多个太平洋岛国,超过1百国联合
递交的申诉,经过了2个礼拜的辩论与讨论,国际法院将于近日做出判决。与会的国际环
境法资深律师杜伊克表示,反对负法律责任的国家占少数,因此很有机会。
不过反对的大多是高碳排国家,例如美国、英国、俄罗斯、中国、德国、沙乌地、加拿大
与澳洲等。经过讨论后,国际法院15位法官将会回答2个问题,国家在国际法义务下应该
怎么做,还有国家若缺乏因应气候的行动,或是显著伤害环境,将面临怎么样的法律后果
?
巴勒斯坦拿自身举例
此次会议巴勒斯坦也有参加,巴国便聚焦在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屯垦侵占,对当地土地的
破坏与可能造成的气候变迁影响。巴勒斯坦驻荷兰大使哈贾兹强调,以色列对巴勒斯的侵
占,除了一般国际法要负责外,若未来有气候法律课责的话,也有违法的嫌疑。
不过国际法院所做的决议不见得有实质拘束力。此外,《碳排简报》提到,今年在亚塞拜
然举行的COP29气候大会上,各国在气候变迁补偿基金的额度争论不休,从3兆到2千亿美
元都有,最后在经过激烈讨论后,才有每年3千亿美元的额度,但对开发中国家来说远远
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