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aptic (无明)
2024-04-19 05:52:17标题: 印度大选开锣 莫迪专制争议中寻连任
经济外交得分 打压政敌穆斯林被轰步向独裁
新闻来源:
https://is.gd/ZODSSg
https://fs.mingpao.com/pns/20240419/s00059/deae7332c3814c1ca25f03a943438693.jpg
https://fs.mingpao.com/pns/20240419/s00059/19c5e671933a4fc7bb415c093d8f1043.jpg
https://fs.mingpao.com/pns/20240419/s00059/61243a75d24644a69f41a87f5aab7fae.jpg
【明报专讯】
印度大选周五(19日)开始分阶段投票,近10亿选民将在一个多月内决定73岁现任总理莫
迪能否赢得第三个任期。莫迪凭经济和外交等政绩民望高企,大多数分析预期他所属的印
度人民党可再执政5年。不过,莫迪过去10年任期不乏专制、损害民主争议,除了兴建罗
摩神庙,推动“印度教民族主义”,被指遏制穆斯林地位,还有德里国家首都辖区首长凯
杰里瓦尔选前被捕,亦遭反对派指摘打压政敌。有分析员和莫迪的政敌警告,这可能是印
度历来最一边倒的选举,有反对派批评莫迪正令印度走向独裁。
下院改选543席 投票逾一月
印度大选指的是每5年举行一次的人民院(Lok Sabha,议会下院)选举。人民院共545席
,除两席由总统任命外,其余543席通过直选产生。在选举中赢得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
联盟有权组建内阁。今届选举持续至6月1日,分7个阶段,6月4日公布结果。
莫迪所属印度人民党(BJP,简称人民党)在上届大选取得303席,人民党为首的右翼“全
国民主联盟”(NDA)共取得353席。选前民调显示,NDA可在今届大选取得365席。莫迪2
月曾扬言,人民党将在大选中夺得370席,上月更豪言NDA可取得逾400席。
莫迪如此“大口气”,显示他对自己的“招牌”经济发展与外交成果满有信心。自从他担
任总理以来,印度已从世界第十大经济体成长为第五大(到2027年可能成为第三大)。纵
然如此,印度经济仍有不足之处,例如没足够白领工作能提供给受过教育的年轻人。国际
劳工组织估计,2022年印度有多达29%的年轻大学毕业生处于失业状态。
不过,强而有力的外交政策却是莫迪在竞选中另一大支柱。近年来,印度举办了二十国国
集团(G20)峰会,与美国建立了更深入的防御、战略和技术联系,成为美国抗衡中国的
关键伙伴。在选举活动中,人民党将新德里日益提升的世界地位和更为坚定的外交政策描
述为莫迪政府的主要成就。
印度媒体集团“今日印度”2月发表民调,19%受访者称莫迪最令人难忘是“提升印度全球
地位”,42%受访者认为在北方邦阿约提亚(Ayodhya)兴建印度教罗摩神庙是莫迪的最大
成就。
印度教民族主义助吸票
人民党也强调莫迪政府的印度民族主义(Hindutva)议程。印度著名历史学家古哈(
Ramachandra Guha)曾预测,为了胜选,莫迪政府将不得不更加依靠印度教民族主义。不
过,自莫迪上任以来,国内外的批评者也持续指控他压制政治异见和边缘化印度穆斯林。
印度教罗摩神庙1月举行盛大开光仪式,莫迪亲赴仪式,标志印度教民族主义胜利,并为
大选造势。惟开光仪式也挑起30年前印度教徒强拆清真寺、触发教派流血骚乱的惨痛回忆
。
另外,在印度大选还有数周展开投票之际,重量级反对派政客、德里首席部长凯杰里瓦尔
(Arvind Kejriwal)上月21日因涉贪被印度金融犯罪机构拘捕。凯杰里瓦尔和其出任主
席的在野平民党否认有任何不法行为,指摘案件是出于政治动机的“阴谋”。各大在野党
也指控莫迪政府滥用政府部门来打压他们,以达政治目的。
英国《独立报》周三报道,反对党和莫迪的批评者指摘莫迪的“专制倾向”和人民党的宗
派政治,令印度正走向独裁。
《经济学人》去年11月一篇文章指出,今次大选对印度民主的未来及其与西方的关系都可
能是至关重要。如果民主制度进一步受到侵蚀,可能会影响其作为全球稳定力量的角色,
同时也可能引起西方国家对战略伙伴关系的重新评估。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保持健康的民
主制度不仅关乎内政,也直接影响其国际形象和全球合作。
(经济学人、独立报、The Conversation、新华社)
侨民动员力强成拉拢对象
印度侨民自印度立国便对国内政治发挥作用。时至今日的侨民人口和影响力更甚,是重要
动员力量和政治捐献来源,也是政党拉拢对象。像“印度人民党海外之友”(OFBJP)周
日(14日)在德国慕尼黑举行支持总理莫迪和执政印度人民党的逾100人集会,稍后还安
排侨民“打电话给朋友”及制作视频,让他们向家乡的人传递莫迪政府做得有多好、执政
后带来了什么良好改变的信息。
法英美多地频繁催票
人民党力争通过今届大选囊括人民院逾400席,因而提出“这一回,400以上”(Abki
Baar, 400 Paar)的口号。随着国会选举逼近,OFBJP频繁在法国、英国、美国等地办活
动,催谷印度侨胞支持莫迪政府的力量。
全球约1800万名境外生活但保留印度国籍的印度侨民。若连同归化其他国籍者计算,境外
印度裔超过3200万。这些人不乏高学历、高薪、身居要职者,例如英国首相辛伟诚。美国
副总统贺锦丽、世界银行行长彭安杰,Google等多间科技巨企、国际连锁咖啡店星巴克的
行政总裁也有印度血统。世界银行估计,2023年间印度获境外印度人(包括输出外劳)汇
款近1250亿美元,约为印度国内生产总值3.4%。
莫迪自2014年上任,每逢外访经常办大型侨民集会,肯定侨民的贡献,称侨民为印度的“
品牌大使”(Brand Ambassadors)。其政府又推出惠及侨民投资、文化参与等计划,加
深他们跟新德里的接触。结果,人民党成了美国印裔人最受欢迎的政党。莫迪外访备受欢
迎。
保留国籍者因需返印度所属选区才能参与投票,相信直接投票者不多,但是他们能影响家
乡亲友,尤其对于资讯缺乏、对莫迪好感不大的南印度居民。
(经济学人、今日印度报、印度经济时报、德国之声)
年轻人冷淡 高失业率影响未明
印度整体人口有约14亿,低于25岁的人口估计占约四成,然而印度传媒指年约18至19岁的
年轻人对大选不感兴趣,登记成为首投族的只有约1800万人,相当于这个年龄层4900万人
的约38%。另一方面,印度年轻人失业率严重,令人关注他们会否把不满反映在大选中。
推动印度政治及选举改革的非政府组织民主改革协会(ADR)主席维尔马(Anil Verma)
认为,年轻人对投票反应冷淡,或因主要政党的领导层都由年长人士组成,没足够年轻领
袖或候选人能与年轻人有共鸣。公民教育组织Mark My Presence创办人普拉布(Chaitan-
ya Prabhu)认为学校教育也是问题。他指学生被灌输“政治是负面词汇,最好保持一点
距离”,因此不能期望学生满18岁就会参与政治。
另一方面,印度的年轻人面对高失业率问题,国际劳工组织估计2022年印度有29%年轻大
学毕业生失业。不过年轻人对失业的愤怒情绪,会否导致令选民背弃执政印度人民党目前
未明。印度选举研究机构Lokniti-CSDS指,今年3月一份访问德里学生的民调显示,仅30%
受访者把高失业率归咎于莫迪政府。
(印度时报、经济时报、France 24、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