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经济信心减弱 中国消费者在批发市场找便宜替代品
新闻来源: (发文须填写新闻网站名称与连结,供板友分辨)
中央社
https://is.gd/MGZAPi
(中央社记者吴柏纬台北12日电)中国经济不振、薪资停滞与高青年失业,普罗大众最有
感,越来越多消费者在市场中寻找便宜的替代品,借此降低开销。消费疲弱的情形持续拖
累世界第2大经济体的复苏脚步。
路透社报导,由于薪资和养老金几乎没有变化,加上就业市场面临高度不确定,超过1/5
的中国年轻人仍然失业,在几乎没有成长的经济情势之下,家庭的信心和消费能力大幅降
低。
这样的情形反映在近期以来持续疲弱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根据最新的8月份数字,
年增仅0.1%,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在COVID-19结束后的通膨情形,形成强烈对比。
报导指出,越来越多有能力花更多钱的中国消费者加入了节约消费的行列,不去百货商场
而是到批发市场找寻更加便宜的替代品。
一名35岁的张姓教师说,过去喜欢买名牌时装,现在则时常在批发市场选购人民币15元到
50元(约新台币66元到220元)的服饰;另一名45岁的消费者则坦言“在这里(批发市场
)是为了买便宜的衣服,借此节省生活费”。
报导引述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Plc)中国宏观策略主管刘洁(Becky Liu)指
出,消费不振确实是信心问题,但问题是目前没有更好的方法解决,“如果想恢复信心,
要么大幅刺激房地产业,要么直接向家庭提供现金,但我认为目前还没有这些选择。”
事实上,作为中国经济支柱之一的房地产业,目前正面临巨额债务的困扰。
然而从批发市场的商家角度来看,这样的趋势却是“一大福音”。
一名50多岁,在批发市场开业的商人在报导中表示,目前实体店面涌入了太多消费者,使
她难以同时维持网络商店的运作,“我不得不拒绝线上客户提出的请求,因为我没有时间
安排送货。”
另一位王姓商人也提到,到店里消费的顾客太多而且也有些客户看起来比普通的消费者“
更富有”。他提到,其中一位客人过去常常到日本购物,然而现在则是到他的店内消费,
因为“她又不笨,同样的品质,何必花更多的钱呢?”(编辑:张淑伶)1120912
※每日每人发文、上限量为八篇,超过会劣文请注意
⊕请确切在标题与新闻来源处填入名称与连结,否则可无条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