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脆弱平衡”瓦解 苏丹沦渔利战场

楼主: laptic (无明)   2023-04-24 09:21:44
标题: “脆弱平衡”瓦解 苏丹沦渔利战场
新闻来源: (发文须填写新闻网站名称与连结,供板友分辨)
https://bit.ly/3KZvGC5
【明报专讯】
苏丹正规军和准军事组织“快速支援部队”(RSF) 之间的激战进入第二周,多国加紧撤
走侨民及外交人员。苏丹占据重要战略位置,且自然资源丰富,吸引多国争夺影响力,有
专家在冲突爆发之前已形容:“每人都想分一杯羹。”爆发内部冲突,随时牵动各国利益
,自然也引起国际关注。
苏丹是非洲面积第三大国,人口超过4500万,虽是联合国公布的全球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但这个位于非洲之角的国家毗邻红海和苏伊士运河入口,别具战略意义。此外,苏丹也是
非洲主要黄金出口国。一系列因素引得区外大国争夺对苏丹的影响力。《华盛顿邮报》报
道,“它们都对苏丹具有战略意义的红海海岸线和矿产资源感兴趣”。
美俄争影响力 邻国各有盘算
苏丹近年成为俄罗斯与西方大国(尤其是美国)争夺影响力的导火索。世界各国将其列为
在国际平衡、扩大影响力、限制非法移民方面的重要筹码(苏丹是移民往欧洲海岸的重要
通道)。
不过,苏丹自1956年独立以来政治局势一直不稳定。独裁者巴希尔(Omar al-Bashir)
1989年发动政变上台至2019年被军方政变推翻的30年间,苏丹长期受到经济制裁和国际孤
立。巴希尔下台后,军方和民主力量达成权力分享协议,并成立军民联合政府,但该政府
在2021年10月被另一场政变推翻。
武装力量内斗 非洲“通病”
去年12月,苏丹达成还政于民框架协议,惟军方领袖布尔汉(Abdel Fattah al-Burhan)
与副手、RSF领袖达加洛(Mohamed Hamdan Dagalo,又名Hemedti)在过渡到文人政府的
计划细节上有分歧,两派最终爆发冲突。
这场两个军事权力中心之间的冲突远非苏丹独有问题,而是非洲“通病”。长期以来,专
制统治者一直设法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预防军事叛乱,令非洲大陆一直饱受涉及非正规武
装组织的冲突困扰。这些武装组织往往获“国际参与者”支持,亦通常和其他雇佣组织结
盟。
俄罗斯雇佣兵瓦格纳曾派遣特工支持苏丹军政府,拥有该国一个重要金矿的开采权。苏丹
在克里姆林宫施压下,允许俄军舰停靠苏丹红海沿岸港口。冲突爆发后,瓦格纳创办人普
里戈任公开提出协助调解,说“我想要和平”。
苏丹邻国埃及,苏丹问题四方安全对话成员沙特、阿联酋(另外两国是美国和英国),以
至美国、俄罗斯,都在苏丹有利益牵系,例如埃及视苏丹为对其国家安全重要的邻国;美
国推动苏丹民主化建立亲西方政权,也希望防止俄罗斯在当地扩大影响力。不过,一些外
国势力在支持敌对军方派系甚至提供武器之同时,也在削弱苏丹的民主力量,并将该国推
向战争边缘。
外国势力供武浇油 损民主进程
研究组织大裂谷研究所(Rift Valley Institute)苏丹分析师艾尔吉祖利说:“每个人
都想分一杯羹,苏丹受不了所有的干涉。”他说:“利益冲突和要求太多了,令这个脆弱
的平衡最终瓦解了,正如你现在所看到的。”
(纽约时报、The Conversation、BBC)
苏丹各大势力及利益相关方
苏丹位处欧亚非三大洲交汇点,其东北有面临红海长约720 公里海岸线,占据连接地中海
和印度洋的红海要冲,具地缘政治战略位置。此外,该国拥有丰富的黄金、矿产、石油等
自然资源。
美国
希望苏丹成为稳定亲华府力量,并遏制中俄势力扩张。美国能通过贷款或援助、对联合国
等国际组织所起作用,牵制苏丹
俄罗斯
希望利用苏丹战略位置,扩大地区影响力。已向军政府取得红海港□海军基地使用权(苏
丹港),可供海军长驻,有利快捷通往欧亚其他地区展开行动。莫斯科跟快速支援部队(
RSF)关系也紧密,赖以开采黄金以资侵略乌克兰所需,亲克宫的雇佣兵组织瓦格纳亦有
支持RSF行动
中国
希望对地区发挥影响力。现虽不若10年前那么倚重苏丹的石油供应,但仍为该国主要贸易
伙伴,在采矿等个别范畴有活跃投资。通过大型基建、经济投资、借贷赢得好感,并与苏
丹各方势力维持良好关系
欧盟
担心苏丹动荡引发新一波难民潮,乐于与美英法促进苏丹过渡到文人政府管治,并抑制俄
罗斯在该国活动
埃及
希望邻国苏丹由军事强人管治和稳定,制衡其他地区强权在苏丹的影响力,不想有外国军
队屯于自家后园,并且需要苏丹合力对抗埃塞俄比亚建水坝,因为可能切断尼罗河水流。
埃及是苏丹的主要贸易伙伴,支持政府军
沙特阿拉伯
与苏丹共享红海海岸线,希望该国在原教旨主义的巴希尔政权倒台后,稳定抑制伊斯兰极
端主义势力,抗衡伊朗和卡塔尔,不要出现类似利比亚的动荡。它是苏丹主要贸易伙伴,
苏丹军事领导人的强大财政和外交支持者,但致力平衡对政府军和RSF领袖的关系
阿联酋
视苏丹为其势力范围一部分,为苏丹的主要贸易伙伴,在苏丹拥有巨额农业投资,在苏丹
管治层具深厚人脉,其立场和诉求跟沙特、西方一致
资料来源:卫报、NBC、金融时报、丹麦国际关系研究所
分析:西方“和平建设”水土不服 美政策埋祸因
苏丹局势急转直下,有指是美国在背后搅局。不过一些专家表示,美国传统上对苏丹的影
响力有限,即使近年想趁独裁者巴希尔倒台扩大影响,也没多大进展。巴希尔2019年倒台
后,美国忽视了西方一套“和平建设”在苏丹“水土不服”的事实,为今日战事间接埋下
祸因。
苏丹因美国支持以色列“六日战争”,1967年曾与之断交;到巴希尔1989年政变上台,两
国关系变得更坏。美国在1990年代将苏丹列入支持恐怖主义国家黑名单,促使安理会通过
制裁决议等。巴希尔政府过去曾指摘美国的制裁导致达尔富尔局势恶化和损害苏丹经济。
“误信军方会还政于民”
在西方推动制裁及内部斗争因素下,2019年独裁者巴希尔终倒台。美国通过援助、剔除出
恐怖主义名单等方式,希望推动该国民主化,可是英国中东问题专家斯图尔特(Rory St-
ewart)说,美国连续几届政府政策摇摆不定,立场难以贯彻;即使华府近期加强了对苏
丹的外交努力,但在劝说停火、民主过渡谈判却“参与真空”。
另一方面,苏丹独立后一直存在种族、部族矛盾,而且惯以武力解决。苏丹问题分析家林
奇(Justin Lynch)上周在《外交政策》撰文指出,“如果有一个时刻,苏丹失去民主希
望,那就是反对派与军方同意签署宪法宣言成立过渡政府的时候”。他指出,巴希尔2019
年被军方推翻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一味要求反政府示威者和军方组建过渡政府,又一
再误信军方会还政于民,致使苏丹既走不向民主,亦衍生当下乱局。
(Foreign Policy、金融时报、NBC)
───────────────────────────────────────
苏丹内战逾420死 各国陆续撤侨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579208
自由时报 编译陈成良/综合报导
苏丹政府军与武装团体“快速支援部队”(RSF) 十五日爆发冲突至今,估计已造成至少
四百廿人丧生、三千七百人受伤。继沙特阿拉伯从红海港口撤离公民,美国和英国已撤
离外交官员及其眷属,日本、法国、德国等其他国家也陆续展开撤侨行动。
美政府人员已全撤
美国总统拜登廿二日声明,“今天,在我命令下,美军从首都喀土穆撤走美国政府人员。
”美国官员透露,百余名美军特种部队参与撤离行动,其中三架契努克(Chinook) 直升
机从吉布提出发,在喀土穆逗留不足一小时,完成撤离行动,包含美国政府人员及少数来
自他国的外交人员,不到一百人。
随着苏丹内乱进入第二周,拜登敦促“立即且无条件停火”、“人道援助进入不受阻碍”
且“尊重苏丹人民意愿”。
英国首相苏纳克廿三日证实,英国驻苏丹的外交官及其眷属已从苏丹撤离,“撤侨行动仍
在继续,我们将确保在苏丹的英国公民的安全”。另外,日本自卫队及韩国空军的运输机
也抵达吉布提,准备从苏丹撤侨。中国驻苏丹大使馆廿二晚间发出通知,统计在当地中国
公民撤离意愿,土耳其与德国也相继展开撤侨行动。法国外交部廿三日发布声明,宣布已
展开“快速撤离行动”,对象也包括欧洲及盟友的公民,但未说明细节。
匿名外交消息人士告诉法新社,苏丹政府军和RSF已经“提供安全保证”,让撤离行动能
够顺利进行。但目击者指称,喀土穆廿三日仍有战斗,并传出自动步枪的爆裂声和军机轰
鸣声。联合国车队和巴士长龙被目击离开喀土穆,向东方前往八五○公里外的红海港口城
市苏丹港。
喀土穆建筑物被毁坏,街道上满是烧焦的坦克,商店起火冒烟,恐慌的居民缺乏水、食物
和其他必需品,在家里蜷缩不出,只有在罕见的平静时刻才敢出门。
作者: RIFF ( 向问天 )   2023-04-24 16:56: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