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自由时报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042703
2022/08/31 05:47
〔编译陈成良/综合报导〕苏联解体前的第一任,也是最后一任总统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因肾脏问题及糖尿病恶化,当地时间30日晚间在莫斯科逝世,享耆寿92岁。
戈巴契夫作为苏联末代总书记,是结束冷战,让全世界免于核战恐惧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同时也是使苏联瓦解,许多人眼里“治国无方”的罪魁祸首,功过或给后世评断。
俄罗斯国家通讯社报导,戈巴契夫的混乱统治与改革和开放有关,他在长期患病后,30
日病逝于莫斯科中央临床医院。
1991年,戈巴契夫试图将苏联改为一松散的邦联——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引发苏共
党内的传统派不满,而苏联旧体制触发的种种弊端却又未能给予妥善解决,导致苏共的威
望一落千丈,各加盟共和国内的分离势力大幅增长,令局势一发不可收拾,传统派为了挽
救苏共的既得利益,便准备以政变改变苏联的现状。
同年8月19日,苏联共产党内强硬派成员,包括KGB主席克留契柯夫(Vladimir Kryuchkov
)在内的8位高层官僚,不满时任总书记兼总统戈巴契夫的改革计画,因此发动政变,软
禁了正在度假的戈巴契夫。所幸,3天内克留契柯夫领军的政变以失败告终,戈巴契夫也
在当年6月当选首任俄罗总统的叶尔辛(Boris Yeltsin)斡旋下获释。
事件平息后,叶尔辛以俄罗斯总统命令公告苏联共产党为非法组织,限制其在俄罗斯境
内的活动。4个月后,已无实际权力的戈巴契夫被迫辞去苏联总统,苏联解体。1991年12月
25日,戈巴契夫宣布辞职,将病入膏肓的俄罗斯政权移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尔辛取代戈巴
契夫大部分的权力,正式成为俄罗斯联邦的第一任总统。
由于做为国家元首的苏联总统戈巴契夫为间接选举选出,与直接选举选出之俄罗斯总统
叶尔辛相较,其正当性及民意基础不足。此后,“叶尔辛效应”即被引喻为地方首长与中
央首长的民意基础太过接近,导致两者的地位、权力渐趋平等,甚至地方凌驾中央。
戈巴契夫1931年3月2日生于苏联南部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普利里沃利诺耶村,是苏联最
后一任总书记、总统。1990年,戈巴契夫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感想:
苏联解体的推手(东欧民主化),中国摆脱冷战勒索,经济面改革开放与美欧财团接轨
加速现代化,受益最大的国家不是俄罗斯,反而是中国,戈巴契夫对中国现代化是个意外
的帮手,对俄罗斯来说就是个由盛而衰的分水岭,民族自尊心受冷战输家的重创,卧薪尝
胆,普丁像越王勾践,雪耻复国重返欧洲强权称霸!
以史为鉴,越国灭吴国的霸业也是短暂,最后仍被楚国并吞,但,越王勾践留下历史
一页不可抹灭的地位,雪耻精神永垂不朽,一代枭雄!
求名当求万世名,我将无我,不复人名,荣耀民族,民族必将荣耀你的名字,致敬!
隽刻下名字的意义,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引领风潮,独领风骚,骚人墨客追思五千年
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代代相传,江山万代有才人出,改变历史发展的轨迹,顿了一下
,出轨翻车的老司机是西楚霸王,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