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17+1机制”陷入危机,北京企图“损害控制”

楼主: skyhawkptt (skyhawk)   2022-04-23 23:15:49
标题:中国派特使团访欧洲8国,波兰学者:“17+1机制”陷入危机,北京企图“损害控制”
新闻来源:风传媒 新新闻 https://is.gd/X54yu4
https://is.gd/GZMNWv
中国派出特使团巩固与中东欧国家的关系。图为2022年4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参加
中欧元首峰会(资料照,AP)
2012年,中国提出与中东欧国家的经贸合作机制,该机制将于4月26日迎接成立10周年。
不过立陶宛2021年退出此机制,加上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中国强力支持俄罗斯,因此中
国派出特使出访该机制8个参与国。波兰学者诗丽娜说,这是“损害控制”之行。部分中
国学者则称,该机制受到地缘政治和美国煽动情绪影响,中国必须花心思沉着处理。
中国外交部欧洲司长王鲁彤18日推文称,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特使霍玉珍率团出访捷克
、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波兰。中国官媒
《环球时报》19日指出,霍玉珍曾任驻捷克、罗马尼亚大使,而访团成员还有中国智库学
者及企业家。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PISM)中国专家诗丽娜(Justyna Szczudlik)直言
,该团目的是要“损害控制”。
诗丽娜表示,对于中国对俄罗斯侵略乌克兰的态度,中东欧国家“非常失望”,且中国不
愿谴责俄罗斯,又强调国家主权,被解读为“为俄罗斯背书”。她告诉《南华早报》:“
中国‘伤感情’的外交原则在于尊重他国主权、独立及领土完整,但现在俄罗斯发动全面
战争和犯下暴行后,中国没谴责俄罗斯,也未支持乌克兰捍卫国土。”
17+1机制陷入危机
“就算中国和俄罗斯关系密切,但看来持续中的乌克兰战争,让中国对俄罗斯产生不信任
”,诗丽娜说,“中国访团会试着说服中东欧国家还有合作空间,且17+1机制依旧意义重
大”。不过她坦言,自从立陶宛退出后,该机制已陷入“很深的危机”,“中国为俄罗斯
背书的行为,可能会使此机制被深深冻结,甚至是解散”。
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王义桅向《南华早报》表示,这次访问“非常及时且相当
需要”,因为中国必须澄清在乌克兰战争的立场。他提到:“中国首先要讲清楚其与俄罗
斯的关系,还有中国和俄罗斯是不同国家,以及中国对乌克兰战争的看法,赢回这些国家
的支持。”王义桅指出,中东欧国家对中国和俄罗斯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有很深的“
误解”。
“波罗的海及中东欧国家相信,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无限制’伙伴关系,代表中国及俄
罗斯结盟,且中国支持俄罗斯”,王义桅称,“中国必须表明,‘无限制’伙伴关系是为
了吓阻美国”。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说,中东欧国家的反俄罗斯情
绪攀升,而美国在这些国家抹黑中国的独立态度,把中国和俄罗斯塑造成邪恶联盟。
反制美国区域影响力
崔洪建强调,基于这样的情况,中国访团此行要说明中国立场、驳斥不实资讯和澄清误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刘作奎是访团成员之一,他19日告诉《环球时报》,
中东欧国家受到美国影响很深,认为谴责俄罗斯是“政治正确”之举,因此看待中国对乌
克兰战争的立场很情绪化,而这样的情绪也影响到双边合作。
刘作奎直言,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之间的分歧与难题不可能1天化解,“我们访问这些国家
,是为了更好的双边关系及双赢合作展现我们的友好态度”。他表示,“务实合作”是此
行关键词,并称同行的企业家会和当地公司讨论具体方案,从中推动“一带一路”合作及
双边合作。《环球时报》称,中国和中东欧国家最近的合作成果,是连接塞尔维亚及匈牙
利的一段铁路3月19日开通。
《环球时报》指出,该铁路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旗舰计画之一,而最新开通的是塞
尔维亚首都贝尔格勒与第2大城诺维萨德(Novi Sad)之间的铁路段。中国和中东欧国家
合作机制中,有5个参与国未加入欧盟,因此被视为有意分化欧洲。另外,2021年该机制
元首峰会一改过往中国国务院总理与会模式,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但有6国仅派
部长级官员与会。
※每日每人发文、上限量为八篇,超过会劣文请注意
⊕请确切在标题与新闻来源处填入名称与连结,否则可无条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作者: hahabis (HaHaBis)   2022-04-24 13:47:00
邪恶联盟?根本纳粹联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