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aptic (无明)
2020-08-27 18:44:47标题: 美中关系会全面脱钩? 贸易协定半年审是风向标
文章来源: (须有正确连结)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94497
邓聿文 2020年08月27日 00:02:00
有关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定执行情况的审查会议最近变得有些扑朔迷离。该会谈原定8月
15日以视讯会议方式进行,美方由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和财政部长姆努钦出席,中方出席者
则是副总理刘鹤。但后来传出被无限期推迟。
外界一度把原因归咎于中方,说是因为和北戴河会议撞期而改期,又或在新冠疫情和美国
频频无底线的打压下,北京需要更多时间来研究如何与美交涉,但没过几天川普突然曝出
是他决定取消会谈,理由是不满北京处理疫情,不想在此刻与中方会谈。随后白宫幕僚长
也证实美方没有安排会谈。不过随即在8月20日中国商务部的发言人在发布会上表示,双
方已商定将于近日举行通话。
目前不很清楚商务部的双方近日通话表态,是两国正式就协定执行半年审举行视频会谈,
还只是商定一个具体的会谈时间。但不管哪种,表明双方尤其美国也不想废除第一阶段贸
易协定,还想继续维持该协议的执行。事实上,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库德洛8月13日
曾表示,川普政府对中国兑现第一阶段贸易协定规定购买美国商品的进度感到满意,库氏
的话被舆论解读为暗示该协议在原本15日的评审中能够过关。
当外界将会谈延迟猜测是北戴河会议的原因时,我曾撰文表示这个猜测不准,因为中共高
层每年在北戴河的休假基本固定,如果只是为避撞期,首次半年审会谈在双方签署协议时
就会想到这一点,不会把时间安排在北戴河会议期间,以致现在再来改日期。另外,传统
上的北戴河休假一般是从7月底的两周左右,8月15日基本已结束,也不存在撞期问题。所
以,如果是北京方面的原因,肯定不会是北戴河会议的撞期问题,而更可能是北京在考量
是否应把美国对香港以及中港两地官员的制裁,特别是最近对中国科技企业如抖音和微信
的打压一并纳入协定,才导致北京决定会谈延期。
中方仍想尽力履行协议
现在川普出来亲自认领会谈取消是他决定的,那么,从华盛顿角度看,也许亦需时间内部
重新评价该协议的有效性,比如购买目标是否需调整、技术保护等机制和体制性问题、汇
率问题如何继续深入落实。之前,川普本人对双方第一阶段协议的执行,以及接下来是否
需要签署第二阶段协定的表述模棱两可。
按第一阶段贸易协定内容,中国承诺在2017年进口额基础上,在今明两年增购2000亿美元
的美国产品和服务,涉及汽车、机械、石油和农产品等。但受新冠疫情影响,上半年中国
进口美国产品和协定规定的上述进口额差距甚大,不过二季度以来中国自美进口明显提速
,尤其是在川普在意的农产品方面,美国农业部最新表示,中国买家签订了19.7万吨美国
大豆的购买合同,这是美国连续第七个工作日报告向全球最大大豆买家中国出售大豆。截
至8月6日的一周大豆出口销售总计213万吨,为2016年11月以来最多。由此可见,中方没
有因和美方关系的搞僵而故意以不买或少买美产品来报复,还是尽最大努力来履行协议,
维持两国经贸关系。这可能是库德洛说那番话的原因,显示在这方面双方没有分歧,即使
川普也找不到好的借口指责北京没有好好履行协议。
从中美均欲维持第一阶段贸易协定来看,北京的意图好理解,因为中方从来没有说要和美
国在经贸上脱钩,相反,北京把它作为当前中美之间为数不多的一条沟通管道,而且是最
重要的管道。在当前中美关系自由落体式的下坠后,中美之间的政治、外交、人文、军事
等官方沟通管道基本中断,即使是民间的管道,也因疫情和两国政治的毒化而停滞,在此
情形下,两国围绕贸易协定的磋商沟通基本成了重要且唯一的双方高层能够面对面交流的
管道。之前两国关系大体顺畅时,经贸也是双方交流和交集最多的领域。现在面对华盛顿
的打压特别是两国经济全面脱钩的威胁,想必北京不愿这条沟通管道被阻断,而会小心翼
翼加倍防范,不轻易按华盛顿的节拍走。这大概是北京半年来的想法。
能否全面脱钩是个大问题
华盛顿的意图则不太好琢磨,因为川普政府之前频频向中方放话,要切断两国经贸联系,
在经济上和中国全面脱钩。这究竟是一种恐吓策略,让北京大量购买美产品和打开中国服
务市场,还是华盛顿的真实想法?在疫情以前,估计许多人对此半信半疑,但经历了疫情
期间华盛顿对中国的操作手法,人们会选择相信华盛顿真要和中国在经济上全面脱钩,而
不只是口头吓唬。当然,事实上能否做到全面脱钩是另一回事。也许半年来的变化,让华
盛顿鹰派认识到要推动和中国经济的全面脱钩,谈何容易,因此不得不在这个事情上从长
计议,先局部脱钩,比如从科技开始,到半脱钩,最后全脱钩?
另外,在这个事情上,也有川普的个人因素,即选举考量,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定的达成
,本来就是川普基于选举而妥协的结果,现在鉴于疫情对川普选情不利,他更需要中国大
量购买美国产品特别是农产品来振兴经济,提振选情,因此,在贸易问题上,他可能和华
盛顿的其他鹰派出发点不同,而且和中国的贸易也是他个人因素能够起主导作用的地方。
这样,就不排除川普借对协议半年进展状况之评估,以中方没有履约到位为由(他才不管
是不是由于疫情的影响),最大程度施压北京购买美产品,倘若北京认为无法实现而不答
应,那么川普有理由废除协定重新恢复对中国产品开征关税。从这个角度看,川普个人的
因素增加了后续中方履约的难度和协议的不确定性。
假定出现前述情况,北京有可能将上面提到的科技脱钩和其他问题同贸易协定一并打包以
反制华盛顿。虽然北京出于中美全面脱钩而会置中国不利地位的考量还在小心翼翼地维护
双边经贸关系,但应该也做好了华盛顿单方全面脱钩的准备。另华盛顿近期对中国科技企
业的打压和对中港两地官员的制裁,亦使北京觉得不能助长美方这种做法,因为华盛顿一
旦尝到这些手段的甜头,对中国的科技企业、银行体系会形成极大威胁,并动摇中共官员
的效忠之心,从而诱使华盛顿更加频繁采用它们,直到两国科技脱钩,中国银行体系崩溃
。但北京的尴尬是能够反制的手段不多,贸易协定或许是其一,动用贸易协定的工具阻止
华盛顿拿更多的中国科技企业和官员开刀。
贸易协定是维系双方关系的唯一“血脉”
中美第一阶段协议虽然是中国的城下之盟,然而反过来看,中方如不履行,或者提高履行
的要价,对华盛顿至少对川普会形成压力。但这样做也有很大副作用,因为假如川普不在
乎这点,这个反制手段就失灵,不但失灵,很可能触怒他废除协定,再对中国产品征税。
所以这张牌对中方来说必须拿捏有度。它最佳的运用时机是川普和拜登的选情差距不是很
明显,如果差距太大,让川普认为即使要中国大量购买美国产品也取胜无望,那么他转而
有可能放弃逼中国买产品,从而北京无法利用这个杠杆。但从眼下看,虽然民调对川普不
利,可还有翻盘可能,因此他有逼中国履行协议的动机,这样双方就有交易的空间。
作为中美仅存的可以沟通的领域,贸易协定是维系双方关系的唯一“血脉”。如果这条“
血脉”阻断,中美关系就真的完全坍塌。所以对中国来说,如何使它处于流通状态,借对
第一阶段贸易协定的首次评估而开启双方良行对话,以此来重建中美之间的信任,并启动
其他被阻塞的管道,就非常重要。但在目前毒化的政治氛围下,会谈延期对双边关系的进
一步走坏蒙上了一层阴影,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因为华盛顿是否有其他考虑,北京是否
能够抑制以减少购买美国产品而反制华盛顿在其他领域对中国打压的冲动,都不明确,对
后续协议的履行带来变量。故可说,美中关系未来是转好或更坏,贸易协定半年审状况是
个风向标。
※作者是独立学者/中国战略分析智库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