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颖:世界应给“问题解决者”中国更多信赖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付出巨大努力和牺牲,依靠体制优势和高效行动演绎了保护国民、助力别国的担当。同样是面对这场疫情,西方却愈发陷入为资本所累、行动迟滞犹疑乃至“自身难扫门前雪、堪顾他人瓦上霜”的困境。抗疫中的“中国挺进”与“西方缺失”一度反差明显。
2008年,始自美国的金融海啸让西方在此后十余年里经历了经济下行、民粹盛行。那场危机发生后,中国则是以前所未有的责任感、担当精神和包容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将合作触角探及全球各个角落。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国总是下功夫寻找彼此互利共赢的交集,追求共同繁荣发展。
2010年的好莱坞电影《华尔街:金钱永不眠》引入了一段耐人寻味的插曲:在华尔街金融危机暴发之际,一群华尔街金融家在谈判桌上竭力说服来自中国的投资方,期待中国投资者出手。以小见大,这段电影花絮表明一个事实,就是中国不仅发挥了“世界工厂”作用,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日益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在全球金融领域也不断产生有力影响。此后,随着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扎扎实实为各个国家各个地区搭建起互利共赢合作平台。这一进程生动诠释了“世界何处不中国”的意蕴:中国愿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
愿以自身发展带动全球发展。
西方诸多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给予极大关注。它们不得不承认中国快速发展的成果,但同时,出于对大国兴衰史及所谓“国强必霸”经验的单方面理解,西方对中国的疑虑和不信任也前所未有地积聚,接连鼓譟“中美必有一战”“修昔底德陷阱”“中国威胁”“新殖民论”等论调。
但中国不是历史上那些“国强必霸”的大国,中国崛起在对现有国际秩序和格局带来影响的同时,不断展现和平崛起的深刻意涵:在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进程中,中国没有重蹈西方“开疆拓土”的前辙,而是始终在维护地区和国际安全稳定的基础上贡献国际公共产品;没有巧取豪夺世界资源,反而通过自主研发试采可燃冰等新技术不断探索新能源,采取垃圾分类、清洁能源回收等新政策从自身挤资源;没有因自身发展而忘记广大发展中国家,反而视之为“天然同盟军”并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面对近年来日本福岛核泄漏、菲律宾“海燕”台风肆虐、亚
洲禽流感疫情、非洲埃博拉疫情、尼泊尔大地震等大灾、大疫,中国非但没有退却,反而屡屡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同样,面对当前这场不期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在没有任何经验可参考可藉鉴的情况下,以极大牺牲精神和高效行动及时有效地应对了疫情“上半场”,紧接着又快速向120多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医疗物资和人员帮助,同各国合力应对疫情在全球蔓延的“下半场”。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再次验证了中国自渡渡人的意愿和能力,也让世人看清:危难时刻,与其他一些大国、强国态度散漫、淡化疫情威胁、“任性甩锅”的言行相比,中国不计前嫌、不谋私利,对全球多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多么难能可贵。
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各国都是一场大考,它检验著各国政治制度的能效、政府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凝聚力以及国民素质等等。疫情终将过去,在进入后疫情时期过程中,更多考验也会接踵而至:
谁更有能力将自身和全球从突发性公共危机中快速拯救,谁更有能力率先实现本国经济的“U型甚至V型反弹”并引领全球经济走出“至暗时刻”,谁更能秉持战略远见和担当精神,将本国乃至全球资源合理调配,使之更公平更高效地服务于人类社会共同发展,谁就更有资格奏响此轮进行曲的主旋律并引发世界深入思考——面对当今世界各种复杂艰难挑战日增的局面,以自立立人、达己达人理念唤起民众的责任感,是否比一味强调“双标”的民主、人权、自由价值观更具普世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否更有助于世界摒弃意识形态、制度分歧等阻碍因素,朝着更加美好的未
来前行?
与一些大国日益不愿担当相比,中国在历史的急流险滩中一路奋勇拼搏,坚持做一个负责任大国,世界何妨给予中国这个“问题解决者”更多理解、善意和信赖,并与中国一同唱响“大道为公、风雨同舟”的人类命运与共进行曲。(作者是国际问题研究人员)
https://opinion.huanqiu.com/article/3xoSIrAaay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