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教科书上的“橡胶王国”——马来西亚如何

楼主: AsamiImai (今井麻美)   2020-03-30 22:55:05
教科书上的“橡胶王国”——马来西亚如何成为世界最大的手套和保险套制造国?
武汉肺炎疫情在今年1月底爆发后,中国疫情“震央”武汉市和湖北省出现防疫物资短缺的危机。一些马来西亚华人社团和商会“自发”捐赠物资给“祖籍国”中国,而为了体现马中两国互助精神,马国政府也牵线国内手套公司捐赠大量医疗手套给武汉市的医院机构,总数达到1800万副。为何作为中型国家的马来西亚能够提供如此庞大数量的医疗手套给“世界工厂”中国呢?这得从制作手套的原物料——橡胶种植业的发展说起。
马来西亚橡胶产业的发展史
19世纪时期的马来半岛,英国殖民者、本地马来统治者和中国劳工共同发展当地经济,投入的行业包括锡矿开采、胡椒和甘密(gambier)种植,到后来的橡胶和油棕业。发展至今的优势产业,当属橡胶和油棕的种植。马来西亚目前是世界第二大棕油生产国,而橡胶生产则从当初的第一位滑落到第三位,排在泰国和印尼之后,但仍是世界第一大的橡胶制品(手套、保险套等)生产国。
马来西亚原来不产橡胶树,其发源地在亚马逊盆地。根据Paul E. Hurley 研究,美洲的印第安人用橡胶制作成皮球游玩,哥伦布发现后将之带回欧洲。欧洲人过后把橡胶制成新产品,如橡皮擦、防水布料和防水鞋子。直至1839年美国发明家固特异(Charles Goodyear)发现了橡胶的硫化过程,可以让橡胶变得强硬、有弹性,因此订定了生产橡胶的标准。
初期的橡胶种植主要集中在南美洲的巴西、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他们垄断的橡胶的生产,许多城市如贝伦(Bel?m)和玛瑙斯(Manaus)富得流油。正所谓风水轮流转,橡胶引进东南亚后,南美的橡胶业因为成本和生产力逊于东南亚(欧洲人新技术、华商和英商高效管理,以及中国和印度劳工刻苦耐劳)而逐渐没落。
橡胶最先被旅居巴西的英国人威克翰(Henry Wickham)带到英国的皇家植物园“邱园”(Kew Gardens)进行试种和研究。发芽后的幼苗被带到锡兰、马来半岛、新加坡、爪哇岛和印度。将橡胶作物在新马地区推广的李德利(Henry Ridley)功不可没,他发明了新式的割胶方法“连续割胶法”,在树皮只割开一小口让胶液流出再采集,以延长橡胶树的寿命。
经李德利大力推广橡胶,首位进行商业化种植的商人是马六甲的陈齐贤(Tan Chay Yan)。他是新加坡富商陈笃生(Tan Tock Seng)的孙子,也是马六甲培风中学的创办人之一。他在马六甲武吉林当(Bukit Lintang)的43英亩土地上种植橡胶,为亚洲第一个橡胶园。其后更多华商跟上他的步伐,如林文庆、陈嘉庚、陈六使和李光前,纷纷投入资金建立自己的胶园。
英资橡胶公司的兴衰历程
随着充气轮胎在1888年发明,橡胶的需求日益增加。尤其在20世纪初汽车产业(福特)兴起后,英国资本看到种植橡胶有利可图,由英商牙直利(Guthrie)、莫实得(Boustead)和夏利臣(Harrisons and Crosfield)旗下的金希望(Golden Hope)带头投资,招募南印度人作为劳工。
后来森那美(Sime Darby)和轮胎公司登禄普/南洛(Dunlop)也加入橡胶种植,后者更设立了当时世界最大的胶园“榕吉园丘”(Ladang Geddes)。美商美国橡胶公司(United States Rubber Company)亦进入马来亚投资橡胶园,成立了“马美种植”(Malayan-American Plantations)公司,以分散在巴西的投资,并扩大产能以满足美商福特汽车和通用汽车的需求。
在1933年,橡胶园由各族群拥有的比例,分别是欧资73%、华资19%、印资3%、日资3%和土著资本约1%。欧资由前述大型贸易公司组成,华资则是私人、家族资本,印资为小园丘主。各族公司的性质对其公司生存很关键。
一战后橡胶需求大减,但产量仍旧高企,使得当时胶价低迷,胶商苦不堪言(正如现在武汉肺炎导致石油需求大减,油价大跌)。欧资靠庞大资本和政府政策度过了难关,但华资的小胶园主则无力经营而倒闭,只能由富商陈嘉庚收购继续经营。为了稳定胶价,英国殖民政府落实“史蒂芬计画”(Stevenson Plan)以限制橡胶的出口,让低迷的价格回稳(类似OPEC减产石油,以稳定油价)。胶价经历了世界经济大萧条和二战大落大起,最终只有欧资胶商生存下来。
马来西亚作为“橡胶王国”在20世纪上半叶生产了世界一半的橡胶,但随着人工橡胶的兴起和周边国家量产橡胶的竞争使得胶价下降,橡胶产业的吸引力已不如以往。欧资胶商开始多元化其商品,种植更有利可图的油棕。但对欧洲资本威胁更大的并非低迷的胶价,而是马来西亚成立后本土政府实行的国有化政策。
1971年前马来西亚首相敦拉萨推行的“新经济政策”,旨在将土著资本从2.4%提高到30%。
欧资种植公司逐渐被国有化,由土著公司所拥有。根据Keiko Saruwatari 研究,由马来西
亚政府分别在1969年、1978年成立的国家企业公司(PERNAS)和国民投资公司(PNB)主导
了欧资企业的收购案。最大的种植公司牙直利(Guthrie)被马哈迪政府于1981年恶意收购
,归于国民投资公司(PNB)。森那美则于1977年由国家企业公司(PERNAS)所收购。夏利
臣(Harrisons and Crosfield)于1982年将旗下的金希望(Golden Hope)胶园卖给了政府,只保留了30%股份。这三家是全马最大的欧资种植公司,但都被迫成为国营公司。莫实得(Boustead)是第六大种植公司,1976年被国家企业公司(PERNAS)收购,现在由武装部队信托基金局(LTAT)拥有。
除了土著资本收购欧资种植公司,华资也趁国有化的潮流对欧资进行并购。马来西亚华人政党马华公会(MCA)旗下的马化控股(MPHB,旗下有博彩公司万能Magnum)收购了南洛(Dunlop)的胶园,后来南洛胶园又被华商李深静所收购于IOI集团。得以撑过多次种植业危机的华商还有李莱生(Lee Loy Seng),他透过不断收购英资种植公司建立了庞大的种植集团吉隆坡甲洞公司(Kuala Lumpur Kepong Berhad),透过其峇都加?(Batu Kawan Berhad)控制。如今甲洞公司已跃升为马来西亚第四大种植公司,排在公营的森那美集团、李深静的IOI集团和郭鹤年的PPB集团之后。
橡胶两大制成品——手套和保险套
橡胶原物料如今已不具吸引力,上述集团已转向多元化投资(如汽车业、地产业、制药业
和重工业)以及主要投资油棕业。然而本地公司在橡胶业继续精进,让马国成为世界上最
大的橡胶制成品生产国之一,其中以橡胶手套和保险套为世界第一。橡胶手套主要由五家
公司生产,即高产尼品(Kossan,1979)、速柏玛(Supermax,1987)、贺特佳(
Hartalega,1988)、顶级手套(Top Glove,1991)和康复手套(Comfort,1993)。这五家手套公司都是由华商创办。目前马国出产的橡胶手套占全球供应量的63%,这解释了为何在今次武汉肺炎疫情中,来自马来西亚的防疫供应链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另一个重要的橡胶制品是保险套。众所周知,保险套最大品牌是英国的杜蕾斯(Durex),但世界最大的保险套生产商是马来西亚的康乐(Karex,1988),其产量占了全球15%。康乐主要为杜蕾斯和澳洲的安思尔(Ansell)代工,也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英国国民保健署(NHS)生产保险套。康乐的自主品牌则有Carex和收购的One。
虽说保险套与本次武汉肺炎防疫无直接相关,但由于疫情造成的恐慌性抢购和多国居家防疫人人不得外出、只能在家闭关,使得保险套销量大增。再加上马国因疫情加剧限制民众返工,致使Karex厂房因工人无法上班而停工,全球陷入保险套“供不应求”的状况,这对于性疾病的防范和人类节育是个重大挑战。
武汉肺炎疫情让我们了解到橡胶产业下游的精进,使得马来西亚即便已非橡胶原物料生产大国,却是橡胶制品供应链中最重要的国家之一。橡胶手套和保险套是人类公共卫生必要的产品,或许可以给生产原物料的开发中国家启示——若要维持原物料产业的优势,就应该增加原物料制成品的竞争力。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2997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