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日本撑香港:反送中与大国威权下的“社运

楼主: cangming (苍冥)   2019-06-29 10:34:34
标题:
日本撑香港:反送中与大国威权下的“社运结盟”
连结: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3898021
2019/06/28醻\仁硕
近日香港“反送中”的连场抗争,无论是号称高达一两百万的动员人数,或者是香港警察强
例如在6月13日下午,约有300人至东京的中国驻日大使馆前抗议,当天晚上在涩谷的集会,
这些行动并非只是因为一时同情,背后实际上是反映了自雨伞革命之后,香港开始被日本公
▌细水长流的社运结盟
在对日本政治的既定印象中,右派反中而左派亲中。因此当“反送中”抗争爆发后,以排外仇恨言论著称,活跃于各大平台的日本“网络右翼”们,除了依循着平日反中反韩的论调,对中国群起而攻之外,同时也点名嘲讽平常爱谈人权的左派,碰到中国又要当缩头乌龟了。
但实际上,这次发起声援运动的日本人,并不是上述在推特上嚷嚷着“中国人去死”的日本网络右翼,而是在他们口中“反日”、“被中国共产党买通”的反基地、反核、性别等社会运动的参与者。
东京声援集会的主要发起人之一元山仁士郎,曾经参与几年前反对安保法制的学运组织“SEALDs”,是“SEALDs琉球”的主要成员之一。元山在反安保学运解散后,仍持续投入冲绳反基地运动,并针对基地议题发动公投。当时面对自民党的杯葛,元山发动了绝食抗议,最后终于让公投如期举办,有超过七成的民意表示反对美军基地建设。
元山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即便是在解散后,SEALDs一直都有跟东亚各国的青年运动者进行串联,他也曾在香港参加过相关交流营队,因此也持续关注香港近年面临的困境。
他认为香港与冲绳一样,面对着大国的威权,在地公民即便努力发起抗争、公投等行动,自治自决的意志仍被漠视、践踏,因此有着相同的愤怒。这次的行动,就是由前SEALDs的伙伴们,协助在日香港人一同举办的。
除了元山之外,许多赴港采访的日本公民记者,也表示香港警察的强力镇压,以及不屈不挠的香港人,让他们联想起冲绳的反基地非暴力抗争。他们也从现场的第一手报导,大力驳斥部分日本人所怀疑,所谓香港抗争是“美帝阴谋”的传闻。
此外以“素人之乱”为名,曾在3.11震灾后,发起一万五千人反核大游行的日本运动者松本哉,长期游走在东亚各地,举办、串连各种空间、文化、音乐活动。这次他也与各国的伙伴一同前往香港声援,并透过网络持续传达抗争现场实况。
这次“反送中”期间,正逢周庭受邀赴日演讲,安排这场演讲的就是日本知名的LGBT运动者铃木贤教授。铃木教授因长年研究中国法与台湾法,在LGBT议题以外,也相当关注中国造成的人权议题。虽然是凑巧,但这场演讲也正好成为了向日本社会公开说明反送中的场合,当天会场爆满,有许多听众与媒体只得在走廊旁听。
虽然面对的对象与关注的议题各自不同,甚至在传统的左右派区分看来,应该是彼此矛盾的,但各国运动者们仍在持续的串连、交流当中,开拓出对话的空间与合作的可能。运动者人数虽少,但却有行动力,这些累积出来的社运网络,在平常并不显眼,当一方有难,就有八方来援。
主流媒体上的“政治香港”
除了社运界与独立媒体外,这次的运动也获得日本媒体的大幅报导,除了整点新闻的头条外,许多电视台也以专题或政论深入追踪。画面中日本记者戴着头盔,在现场一面采访,一面逃离催泪瓦斯的画面,震撼了许多日本民众。
过往在日本媒体的采访方向上,特别是针对港台政治议题的报导,经常可见对中国政府立场的顾虑,总担心招来抗议。但此一局势在近年,特别是在2014年的太阳花与雨伞革命两场运动后,已经起了相当的变化。
特别是香港的运动者周庭,原先是由于喜爱日本流行文化而自修日文,在踏入运动后,则成为了近年日本人与日本媒体理解香港民主派的窗口。例如在去年知名主持人池上彰的“漫步现代史”节目中,就以《香港回归21年,自由怎么了呢?》为题,从政治史介绍香港,并专访周庭。
日前因报导小吃店收钱锁定只看中天新闻台、而在台湾引起轩然大波的东京电视台“未来世纪Zipangu”节目,向来以深入分析国际未来趋势与经济走向著称。
而当天的节目,本是分别从横滨中华街、香港与台湾,谈中国对周边的影响。就香港的部分,虽然因反送中抗争受到瞩目,但实际上播放时程早已排定,制作单位早就跟拍香港社运整整五年,这也显示出日本媒体对香港情势的长期关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立场上坚定反基地的《冲绳Times》,也在介绍中国对香港的人权侵害与抗争实况后,特别点出“《产经新闻》(注:保守派报纸,政治立场与《冲绳Times》截然对立)也主张‘日本政府应该站在守护人权这一边’,呼吁日本政府支持香港公民。虽然可能是出自于‘中国的敌人就是朋友’这样的敌我逻辑。但也可以看出即便政治立场不同,仍可以在人权议题上取得共识。”
除了主流媒体外,周庭也在日本人最常使用的社群软件推特上,持续以日文推文,传达香港的运动诉求,或是转推日本媒体对香港的报导。
在这次反送中的抗争中,周庭的推特也成为重要的消息来源,部分推文获得破万转推,对日媒的错误报导也即时加以澄清。而除了政治推文外,周庭也三不五时穿插著旅游照片与日本演艺界相关推文,这份生活感也让许多日本网友感到亲近。
从近年来日本媒体风向的转变,可以说以往对香港印象停留在观光胜地与贸易对口的日本大众,在媒体对运动的报导,以及运动者的经营之下,开始意识到了香港不同于中国的政治主体性。而这样的理解,又回头支持了接下来日本媒体对香港政治议题的持续报导。
大国夹缝间出路何在
在反送中后,紧接着就是在大阪召开的G20高峰会,运动者也抓住曝光时机,透过刊登广告、至大使馆请愿、在大阪举行集会等,期待国际社会能借机向中国政府施压。但同时也有不少评论指出,即便香港议题在日本舆论占有一席之地,但毕竟在高峰会期间,各国间最优先的,仍是国防、经济等议题。
确实,G20期间究竟会有多少声援,又有多少效果,均尚在未定之天。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年来香港运动者在日本累积下的人脉与媒体声量,都是无足轻重。中国政府日前发言表示,拒绝在G20上谈香港议题,等于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变相承认了香港“是个议题”。要在外国展开游说,首先要建构自身的政治主体性与主张,并且广为外界认知,从这点来看,香港运动者数年来的对日经营,可以说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至于未来,小虾米要扳倒大鲸鱼本非易事,有许多努力也并非立竿见影,政治、社会运动往往就是得比气长。而目前跨国社运以“政府/人民”、“大国/边陲”论,来取代传统“反共/反美反帝”,作为民间结盟的基础论述。这样的论述在游说国际施压时,要如何回应各国政府对地缘政治的考量,也还需费一番工夫。
只能说,若想要成功掌握国际风向变化的时机,借力使力,也得先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并把舵握在手上。香港,已经踏出了第一步。
本文愿意开放自由转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