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视全球禁令!中国偷排“CFC-11”7 千吨,臭氧层修补延后十年
https://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19/05/24/banned-cfcs-traced-to-china/
2019/05/24
【为什么我们要挑选这篇文章】1987 年世界各国签订《蒙特娄议定书》,严禁使用会继
续造成臭氧层破洞的氟氯碳化物。此后全球 CFC-11(一氟三氯甲烷)排放量稳定下降。
研究发现,在几十年来不分国界人类的共同努力下,南极上方的臭氧层破洞已经缩小
400 万平方公里(大于印度面积),预计全球上空的臭氧层能在 2060 年代修复。
然而,去年科学家发现,CFC-11 浓度下降速度从 2012 年开始约减缓了一半,经监测发
现“凶手”就在中国。根据 非政府组织环境调查局(EIA),这可能让臭氧层的修补进度
推迟数十年以上。(责任编辑:方禹涵)
科学家今天(24 日)表示,中国东北部的工厂违反国际条约,排出大量会破坏臭氧层且
不易消失的气体至大气层。
无视《蒙特娄议定书》
法新社报导,这项刊登于“自然”(Nature)期刊的研究指出, 中国东北从 2013 年开
始排放禁用的一氟三氯甲烷(CFC-11),每年排放量增加约 7000 吨。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大气化学家、研究报告第一作者芮格比(
Matt Rigby)说:“氟氯碳化物是破坏平流层臭氧的罪魁祸首,这里的臭氧保护我们免受
太阳的紫外线辐射。”
CFC-11 在 1970 和 1980 年代广泛使用,当作制冷剂和泡沫隔热材料。
1987 年签订的蒙特娄议定书(Montreal Protocol)严禁使用氟氯碳化物与其他工业喷雾
剂,这些化学物质会分解位于地表上方 10 至 40 公里处的平流层臭氧。
CFC-11 浓度下降速度减缓一半,元凶找到了
这项禁令开始执行后,全球 CFC-11 浓度稳定下降,直到大约 2012 年开始出现变化。
去年,科学家震惊地发现浓度下降速度从 2013 年到 2017 年减缓一半,找到的种种证据
指向东亚,但是无法锁定确切来源。
研究团队在韩国与日本设立监测站,发现从中国飘洋过海而来的 CFC-11 气体。他们亦透
过电脑模拟,证实这些分子的来源地。
研究另一主要作者国立庆北大学(Kyungpook National University)朴顺扬(Sunyoung
Park,音译)表示:“我们的测量显示,源自中国工业区的空气污染量‘飙升’。”
澳洲广播公司(ABC)报导,芮格比说:“我们在靠近山东省和河北省的地方发现热点。
”
布里斯托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威斯登(Luke Western)进一步说:“我们没有发现日本、朝
鲜半岛或任何其他国家的排放量上升的证据。”
(本文经合作伙伴 中央社 授权转载,并同意 TechOrange 编写导读与修订标题,原文标
题为 〈违反公约排放大量非法气体 科学家指中国是元凶 〉。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