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印度大选:中印关系“斗而不破”能否延续为疑问
新闻来源: https://is.gd/8Wc5qO
中国和印度的关系,过去五年在莫迪(Narendra Modi)领导下时晴时雨,一边在领土和
外交上角力,一边在经济方面合作。印度将在周四(4月9日)开始举行大选,改选当地人
民院议会543个议席,令外界关注这次选举会否改变这中印关系的走向。
最新民意调查显示,莫迪的执政联盟(Bharatiya Janata Party,简称BJP)将会以小量
优势击败在野国民大会党(Indian National Congress)。
印度在莫迪过去五年的领导下多次与中国爆发纠纷。两国军方2017年在有边界争议的洞朗
地区发生对峙,最终在当年“金砖五国”峰会举行前结束,但另一方面,中国和印度在国
际舞台也不乏各种合作关系。
分析指出,莫迪过去处理与中国的关系时,都把经济与政治分开处理,而不论哪个政党胜
出大选,这个政策都会维持。
是敌人,也是合作伙伴
中国和印度竞争的地方有很多。除了洞朗的争议,中国与印度的地区对手巴基斯坦的关系
日渐亲密,巴基斯坦在2015年更把西南部瓜达尔港(Gwadar)租借给中国,建立港口,引
起印度不安。
夹在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尼泊尔也是双方的角力场。被视为亲华派的尼泊尔前总理奥利(
KP Sharma Oli)在当地2017年大选胜出,美国《纽约时报》引述分析指,如果印度再不
采取行动,中国人在尼泊尔“肯定会越来越受欢迎”。
但另一方面,中国和印度都是金砖五国(BRICS)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印度更是中国牵
头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Bank ) 的其中一名
创始成员。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中印关系专家袁劲东形容,莫迪处理外交问题的其中一个特色,是与中
国建立一个“务实而具合作性”的关系。他接受BBC中文访问时解释,莫迪在气候变化、
金砖五国的框架下合作,但同时在领土纠纷问题上维持强硬态度。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国家在经济上仍然有合作,但同时也有一些不和。”
中印缺乏信任
袁劲东指出,有意见批评莫迪过去五年花太多时间处理印度对外关系,他认为如果莫迪成
功连任,将会把注意力转移至印度的国内事务。
袁劲东又认为,不论是莫迪的印度人民党还是在野印度国会党胜出大选,新任印度政府的
对华政策都不会大改变。“从过去中印两国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看出,两国都不希望双方
争吵会升级成冲突。”
中国在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的影响力近年不断增加,袁劲东指出在中国来说那些都是经济发
展计划,但印度始终担心中方的行为会不会有一些不为外界所知的目的。
他认为中国和印度之间“这种互相缺乏信任的情况会持续,但双方都明白它们必须管控他
们的关系”。
印度选举有哪些看点?
由于选举规模十分大,印度各地并不会同时举行选举,而是花超过一个月时间,在各地分
阶段进行,至5月19日为止,结果将在5月23日公布。
印度政党必须在人民院取得最少272个议席才能执政,各政党也可以选择与其他党派结合
,筹组执政联盟。
执政党印度全国民主联盟的主要联手是印度全国人民党,以拉胡尔·甘地(Rahul Gandhi
)为首,他在2014年的选举败在莫迪手上。
BBC国际媒体观察部(BBC Monitoring ) 的分析指出,国内经济、就业和打击贪腐等都
是选民关心的议题。
莫迪在2014年的大选后承诺会创造1000万个新职位,又说他的政府在2017至2018年度创造
了700万个职位,但被外界质疑数据造假。当地报章1月报道,2017至2018年的失业率是过
去45年最差。
印度和巴基斯坦有主权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今年2月发生自杀式袭击,造成40多年印度军
人丧生。自此,莫迪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就把选民的注意力重新投射到国防,他在一次选
举造势大会中更声言,如果他领导的“新印度”受挑衅、或被巴基斯坦攻击,他不会害怕
还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