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马来西亚大选:马哈迪就任首相后,为何“安华”这号人物却是关注焦点?
新闻来源: https://is.gd/d9KNIX
10日,马来西亚大选出炉,在野的“希望联盟”(简称“希盟”)获得过半席次,终结马
来西亚1957独立以来,由“国民阵线”(简称“国阵”)及其前身“联盟”长期掌权的局
面。11日,“希盟”名誉主席、新任首相马哈迪(Mahathir bin Mohamad)表示,经过他
的询问,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有意特赦目前在狱中的“希盟”实权领袖安华(Anwar bin
Ibrahim),并立即恢复他的参政权。
目前困受牢狱之灾的安华虽然年逾70,是新任首相马哈迪的后辈,也是他曾经的左右手。
在这次大选中,也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马哈迪vs.纳吉:两害取其轻?
现年92岁、即将在7月10日迈入93岁的马哈迪曾在1981年到2003年间,率领执政党团“国
阵”赢得五届大选。在其22年的首相任期内,马哈迪带领马国从农业走向工业,让马来西
亚经济起飞。但马哈迪也带来弊病丛生的裙带政治,此外,他还曾破坏政治体制,如大肆
逮捕异议人士、勒令报章停刊,甚至革除对自己判决不利的大法官,重创新闻自由和司法
独立。在马来西亚人心中,马哈迪虽然是“经济现代化之父”,却也是位威权主义者。
而另一位候选人,在这次大选中落败的现任首相纳吉(Najib bin Abdul Razak),曾是
马哈迪钦点的首相人选,但他在2015年,涉入马国独立以来最大的贪污案“一马公司贪渎
案”(1MDB),被指控挪用7亿美金的公款。最后,马来西亚总检察长宣布没有证据显示
纳吉贪污,但被认为是官官相护,引爆人民怒火,而纳吉也为了压住贪污丑闻,肃清党内
外异己,并起诉媒体。
因此,对于马来西亚人民而言,马哈迪有着威权主义的标签,而涉入有史以来最大贪污案
的纳吉也难以令人信服。
而“希盟”实质上的“实权领袖”,却在选前至今都身陷囹圄。在希盟造势晚会到开票日
的现场,群情激昂喊出Hidup Rakyat(人民万岁)、Hidup Tun(敦马万岁)等口号之余
,总不忘来一句Bebas Anwar(释放安华)。
到底谁是安华?其来头为何,以至于久禁囹圄仍是“希盟”实权领袖?
安华:从“烈火莫熄”社会运动,到不在场的实权领袖
安华出生于政治世家,后投入学运,曾是立场鲜明的马来民族主义及伊斯兰复兴主义者。
1982年受时任首相马哈迪的邀请加入“国阵”中最大的党派“巫统”,于大选前一周投入
选举便成功当选国会议员。之后安华进入“巫统”内阁团队16年,在财政部长任内,甚至
被英国财经杂志《Euromoney》选为1996年四大财政部长之一、《Asiamoney》则誉之为“
最佳财政部长”,他支持自由市场,并重视金权问题。
一度被外界视为马哈迪接班人的安华,在1990年代后期与马哈迪开始意见分歧,尤其是
1997年金融海啸时,当年上任的副首相兼财政部长安华批评“巫统”与“国阵”内部的朋
党主义,导致政府涉及多起贪污案,同时,安华也主张在金融危机期间救市,引进外商投
资与贸易自由化来面对危机,与马哈迪倾向资金管制的主张大相迳庭。
1998年,马哈迪以涉嫌泄露国家机密、贪污与肛交等10项罪名,宣布解除安华副首相兼财
政部长等职位。被革职后,安华展开激烈反击,他在全国各地公开揭发马哈迪政权的贪污
、滥权和派系丑闻,并发动至少六万人参与的“烈火莫熄”运动(马来语、印尼语
Reformasi,“改革”之意),要求贪腐、威权的“巫统”政府改革。
“烈火莫熄”运动启发了许多大专生,让沈寂多时的学生运动死灰复燃、甚至进一步迈向
跨族群合作。关注东南亚民主化的独立记者林怡廷曾于《想想论坛》指出,目前马来西亚
,无论是在社运、媒体或政治部门的青壮派,多是启蒙自“烈火莫熄”运动。
此外,“烈火莫熄”也改变了马来裔素来一面倒支持“巫统”的传统,让“国阵”在隔年
大选中首度马来选票不过半,但当时华裔社群多抱持观望态度。对此,公正党前副总秘书
分析,这或许与安华任副首相时,一些强调马来种族主义、对华裔不友善的措施有关。
这场社运并松动“巫统”长期执政下,以马来人为主的族群政治体系,催生了马来西亚新
的多元族群政党“公正党”。虽然安华在1999年因肛交罪和渎职罪遭判九年监禁,并被剥
夺参政权直到2008年4月,强调多元族群、世俗主义(非伊斯兰主义)的“公正党”仍由
安华之妻旺.阿兹莎(Wan Azizah)及“烈火莫熄”运动青年携手成立。
2008年,“公正党”与另两个反对党合组“人民联盟”(简称“民联”),以当时仍未能
参政的安华为共主,在当年3月的马国大选拿下超过1/3的席次,让长期执政的“国阵”首
度失去2/3多数席次,瓦解了“国阵”维持将近50年的优势,被称为“政治海啸”,
安华更在2013年的大选中,带领“民联”拿下全国过半的票数,虽然因为选区划分的问题
,未能获得国会多数席次,但马来西亚政权轮替因此更前进了一步。
身陷囹圄的安华,如何影响这次马来西亚大选?
2008年8月,安华妻子.阿兹莎(Wan Azizah)宣布辞去峇东埔选区国会议员的职位,安华成功补位,即将重返政坛。然而当年,安华却
再次被其助理指控肛交罪,经历多次上诉,于2015年二度入狱,预计将于今年6月出狱。
但如果未获特赦,安华出狱后得面临五年内不得参政的规定,直到2023年才有可能重回政
坛。
但人在狱中的安华,却深深影响这次马来西亚大选。
2016年3月,马哈迪与纳吉闹翻,出走“巫统”后,另外成立了“土著团结党”(简称“
土团”),并在同年于安华的听证会上和他握手言和,被媒体称为“世纪之握”。2017年
3月,在野阵营“希盟”同意“土团”加入,以安华为实权领袖,由马哈迪出任名誉主席
,参与这次马来西亚大选。
2017年11月,安华二度入狱满1,000天,“公正党”发起“牺牲入狱1000天”集会(1000
Hari Pengorbanan),率领支持者抗议政治迫害。根据《亚细安Asean Now》报导,时值
马来西亚大选倒数半年,“牺牲入狱1000天”的集会,某种程度可视为助选行动,《亚细
安Asean Now》分析,安华只要继续站在在野阵营精神领袖的位置上,他所受到的迫害,
势必持续转化成可运用的政治资源。
《天下杂志》也分析,马哈迪与安华携手合作的原因。马哈迪背负威权主义的历史罪名,
加上2016年,被纳吉踢出“巫统”后,政治实力大不如前,唯有加入“希盟”与安华合作
,才有可能成功拉下纳吉。
在这次大选前,马哈迪就强调,安华一旦出狱,他将让出首相大位。有分析认为,马哈迪
将是马来西亚民主转型前的“重要过渡”,尤其“希盟”没有执政经验,需要马哈迪来稳
定局势,若未来顺利交接给安华,并培养新生代,马哈迪就能完成马国民主转型,也将洗
刷他威权主义的历史定位。
马哈迪何时愿意移交政权、抑或是否走回威权的老路,仍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