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川普鹰派团队访华,美中贸易战能否刹车?

楼主: skyhawkptt (skyhawk)   2018-05-06 17:42:55
标题: 焦点对话:川普鹰派团队访华,美中贸易战能否刹车?
新闻来源: https://goo.gl/QGPHZ6
华盛顿 —
美国财政部长努钦率高规格贸易代表团访华,于昨天和今天与刘鹤为首的中国对手进行贸
易谈判。这次谈判两个焦点:一是中国能否应美国要求大幅度降低贸易逆差,一是中国是
否会减少对于“中国制造2025”计画的政府投资。到目前为止,从美中媒体的报导来看,
双方并未达成突破性协议。美国官员启程前曾表示,如果无法达成协议,川普政府已做好
对中国加征关税的准备。美国方面有没有决心兑现这个说法?中国官媒对这次会谈罕见地
低调,背后原因是什么?
参加讨论的嘉宾是:南卡大学艾肯商学院教授谢田先生;普林斯顿社会学博士,政治与经
济学者程晓农先生; 纽约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夏明先生;独立政治分析人士高新先生。
美国财政部长努钦率高规格贸易代表团访华,外界高度关注能否为美中贸易战刹车。这次
谈判两个焦点:一是中国能否大幅度降低美国贸易逆差,一是中国是否会减少对于“中国
制造2025”计画的政府投资。美国官员启程前表示,他们有责任不让美国成为中国经济制
度的受害者;如果无法达成协议,川普政府已做好对中国加征关税的准备。美国贸易团队
访华,是寻求和解还是下最后通牒?谈判中双方谁占上风?哪方让步更多?
夏明首先概括了新华社对谈判所报导的四个要点: 一,谈判达成了部分成果,取得了某些
微小的共识;二,双方都意识到贸易战的危险,但至今仍未找到办法制止这种危险;三,
未来双方还将继续谈判;四,双方要为谈判建立稳定的对话机制。所以,夏明认为这是个
没有重要突破的谈判。这次习近平和王岐山都未接见这个高层的代表团,可见双方分歧之
大。夏明认为,中国对这次谈判低调处理原因有二:一,中国进入了关键的五月份,它不
愿以任何情绪引发民众的强烈反应;二,谈判失败恐怕会对中国的经济产生长远的影响。
谈到为何包括努钦在内的前华尔街人士往往对中国比较温和,夏明说,过去三十年中,华
尔街是全球化的主要推手。它们有个基本的估计,就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如果美国只是管
钱,而把制造业的“脏活”分给中国做,这样两头都会得利。所以美国在近三十年的发展
过程中做空了制造业,而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川普上台后,结合美国左右两
派的共识,认为制造业对美国很重要,而且制造业能对美国就业市场发挥巨大作用。美国
的华尔街,尤其是高盛公司,在过去三十多年中致力于摧毁所有资本流通的障碍。它们把
中国作为一个很大的捞金处。中国的政府和学者也都意识到,过去三十年中,中国成了高
盛公司的自动取款机。华尔街自然是热衷于帮助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一方面给它们捐钱
,另一方面华尔街从中捞个盆满钵满。而今天的一个最大变化就在于,川普说,虽然我的
政策带来了股市的下滑,但随它去,因为股市没有美国万千家庭重要,而制造业牵涉到的
正式美国这些万千家庭。这点正是川普的自信和底气所在。
谢田认为美方这次派出如此高层的代表团显得很有诚意,但最终还是没有达成任何协议,
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美方把自己的要求明确告诉中国,而中方知道自己不能满足这些要
求,因此也在媒体宣传上刻意地保持低调。谢田说,这次谈判最多可以看成是双方互探底
线的一次交锋。
对于美国是否已经准备好承受贸易战的代价,谢田表示同意。在对中贸易问题上,美国难
得朝野一致地都站在川普这边。按照原计画,若这次谈判达不成任何协议,美国将于5月
15号开始实施对中国的关税。现在还有10天时间,我们也暂时难以预计中方最后会有怎样
的妥协。但现在中方至少已清楚了美国的底线。说到底,这个问题也要看美国总统或政府
到底有没有一个足够强大和明晰的政治意愿,能够说到做到。如果川普在这个问题上保持
其坚定立场,那么要是这次中国政府不愿让步,贸易战真的就要开打了。
程晓农认为,这次贸易会谈双方采用了同样的姿态,即高调进场,同时为谈判不顺利做准
备。结果是,谁也不全面让步,双方杠上了。中国希望用拖字诀,同时沿用既定的老办法
,“挤牙膏”,即有限让步,重点部分不后退。美国代表团带着任务去,谈不拢之后,最
后的决策要由川普来做。这次谈判当然不是中美贸易战的终结,而很可能意味着“打打谈
谈式”的中美贸易战正式启动。中美两国政府都认为对方处于弱势,所以用高姿态施加压
力,可能奏效。中国政府宣称,因为中国经济强大而有韧性,所以经得起美国的经济制裁
。其实,这个说法引出了一个悖论和一个反论。悖论是,如果中国经济的基底牢靠,那么
,进一步开放只会带来好处,为什么不能与大部分国家一样,完全放弃政府的产业补贴、
退税以及种种扶持措施,由民营企业充分竞争?从这个悖论又可以引出一个反论,那就是
,不能全面让步,其实是因为经济基础并不强大,经不起全球自由竞争的冲击,所以在贸
易谈判中不得不采取高姿态。
程晓农说,中美两国的贸易争端,有两个必须澄清的问题。第一,贸易逆差重不重要?小
国的贸易逆差对美国来说不重要,但大国的长期巨额贸易逆差伤害美国经济。第二,潜在
的敌手是否危险?如果中国是美国政治上的盟国,美国也许会多少容忍自己的利益受损,
但中国明确地把美国作为假想敌。那么,听任美国的最大假想敌在全球化旗帜的掩护下持
续侵害美国的经济利益,那就不是单纯的经济竞争问题了。中国谈崛起的时候,经常摆出
威胁美国的姿态;而一谈到中美贸易争端,又转过脸来主张单边的自由贸易。美国过去近
20年的历届政府始终回避这一矛盾,川普当局现在开始面对这一现实,世界各国和美国国
内很多人还不习惯于这一新变化。华尔街的投行界与美国的制造业以及高科技企业不同,
投行界没有知识产权被侵犯这样的问题;相反,不少投行人士靠帮中国公司到美国上市圈
钱来维持业务。所以,华尔街出身的人对中国温和友好,其实是饭碗问题,但他们打的旗
号是经济全球化。“中国制造2025”计画是中国政府走出房地产泡沫困局的未来希望,而
它的前题是继续获得西方的技术,并且要进一步抢占西方的制造业市场。而对美国来说,
这种发展策略是用我的技术来打击我的企业,会断送美国经济的未来。在这个问题上双方
是谈不拢的,只能继续扯皮。目前的经济态势是,美国经济在复苏过程中,中国经济仍然
依靠政府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来避免滑坡,美国居于主动地位,而中国则仍未摆脱房地产
泡沫带来的沉重压力,“中国制造2025”计画缓不济急。
高新说,中国媒体对这次贸易谈判集体哑声,这与之前中国媒体对美国的高度谴责,对中
国政府在此问题上的高度信心和中国民众的同仇敌忾形成巨大反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
谈话也表现出这一点。这种现象体现的就是习近平所谓的“制度优势”。现在川普不管是
个人问题还是国家问题,都面临外忧内患,媒体一片唱衰。习近平上台以来,中共政权在
对美问题上可以统一成一个声音。高新认为,中共政权之下中国在贸易问题上集体一致的
反抗是美国这个民主国家所难有的,这是未来川普要面对的难题之一。高新补充说,中国
政府所谓的让步其实就是习近平之前在博鳌论坛上讲的要进一步开放汽车市场和保护知识
产权。而知识产权上的让步恰恰最虚。因为中美两国政府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知和定义存
在差异。中国政府口口声声说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从无到有,已经建立了很好的专利申请制
度,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专利大国。但美国问的不是这个,而是中国对美国高科技知识
产权的盗用。
高新说,当年承认中国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然后接纳其加入世贸组织,这从根上就错了。
当时美国朝野上下和整个西方世界都主张张开双臂拥抱专制制度下的中国,让其进入自由
世界,然后可以关门打狗。但现在看来是引狼入室。中国已经进入了专制程度与毛时代相
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习近平时代,现在美国要亡羊补牢以贸易战相威胁,我觉得这打起来
会很难。第二,知识产权是比较虚的,所以中国可以在表面上答应美国,另外再针对美国
其他的一些警告作出些敷衍。唯一实打实量化的指标就是到今年年底要减少1000亿美金的
贸易逆差,到2020年减少2000亿。而这最能说明问题的一条恰恰也是将来最难实现的一条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