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 经济学人 中国的科技拓荒者

楼主: mlkj (￾N )   2016-08-09 17:09:15
原文
http://tinyurl.com/zm4sf8k
翻译
http://mlkj24.pixnet.net/blog/post/31637918
Economist Aug 6th 2016
Google离开、脸书遭禁、亚马逊还在挣扎向前。如果还需要另外的证据,来证明中国的科
技市场是另一个世界;那本周的事件,看起来提供了一个决定性的证据。提供叫车服务,
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新创公司Uber,决定将中国公司卖给竞争对手滴滴出行。跟之
前许多公司一样,Uber的中国梦已熄灭。
对许多人来说,Uber投降带来的教训很明显。中国就像是科技业的加拉巴哥群岛
(Galapagos Islands,因达尔文演化论而名声大噪的群岛,有许多特有种),独特的和孤
立的环境,让当地企业能在当中蓬勃发展。中国厂商在政府法规、金盾的保护下,得以避
开外界的竞争。而这样的保护,意味着他们不需要创新,但可以借由复制西方世界的商业
模式,得以兴旺发展。简单来说,中国很封闭,中国企业娇生惯养、才能花在模仿上。
乍看下,Uber的撤退确实符合这样的情形。Uber将中国让给了滴滴:它将专注在美国及其
他市场。Uber的投降,部分原因是法规。7月底中国官方宣布,补贴是不合法的 — Uber
一年花上十亿美金,提高中国驾驶及乘客的使用意愿。而现在,2012年才成立(比Uber引
入叫车服务还晚了三年)的低低,可以发光发热了。但如果更靠近一点看,将会浮出更乐
观的图象 — 不只是滴滴,而是中国科技业整体。
收到消息
Getting the message
对中国市场的孤立本质的寻常故事是,外国企业往往被完全阻挡在外,或因监管机构而步
履蹒跚。中国政府的确在某些领域限制竞争 — 这也是为何中国有些劣质的西方模仿品,
比如说搜寻引擎的百度,或是糟糕版的脸书 — 人人网。但中国并不如批评者所说的那样
不可理喻。WhatsApp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通讯软件,隶属脸书,在中国可自由取得;但在
中国的微信面前却相形见拙(微信也击败另一间中国网络巨擘阿里巴巴)。中国也是苹果
Iphone最大的市场。而Uber为了深耕中国(全世界最大的叫车市场),也做了英勇的奋斗:
获得滴滴17.7%的股份,也算是不错的安慰奖。而中国的科技巨擘也并没有将自外于世界
。他们投资了美国的新创公司,包括Snapchat、Lyft,也买下了手游公司,比如说芬兰的
Supercell跟以色列的Playtika。
可以在中国市场上露脸是很好的事,但如果无法当上赢家,那就不是这回事了。这点,中
国科技业领导者所受的夸赞就太少了。叫车服务,跟许多线上服务一样,是割喉、赢者全
拿的市场:滴滴本身就是2015年两间公司合并而来。Uber输了。以全球市场来说,Uber在
2015年底完成了第十亿车次的服务,这已是公司成立五年后的事;而滴滴仅在中国一地,
光是2015年就提供十四亿车次服务,Uber一直无法将中国的市占率提高到10%以上。滴滴
了解本地文化,跟社群媒体的整合做得较好,且一开始就将外部司机纳入自己的app内。
当中国监管机构宣布补贴不合法、叫停这场叫车软件大战时,Uber其实早就输了。
类似地,无论金盾如何设定,中国以外的地方,还没有一个像微信提供如此多复合功能的
软件。一个月有超过七亿人使用微信,微信结合了文字、语音讯息、网页浏览、游戏跟支
付功能。从付停车费、医院挂号、到点餐或一杯咖啡的费用,微信都能派上用场。微信不
像是app,比较像是一个完整的手机操作系统。中国手机使用者,上网的时间中,估计花
上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微信上;汇丰银行认为,微信有超过八百亿美金的价值。对中国用户
来说,西方的app无可救药地落后。
要反击居高临下,广泛认为中国网络公司只会模仿西方、无法自行创新的说法,微信是最
好的例子。但微信不是唯一的例子。阿里巴巴开创了中国线上交易,并在之中聪明地加入
暂缓付款的第三方支付功能,帮助买卖双方建立互信。现在,阿里巴巴还利用庞大的客人
数据库,提供包括信用评等、数位行销、签证审核、约会网站使用者认证等功能。功能类
似推特的新浪微博,有内建支付功能,支援阅读付费内容,这都是推特没有的功能。因有
支付、虚拟货物、游戏的收入,中国的网络公司也不像西方网络公司那么依赖广告。
现在中国企业与西方企业间的点子交流,已是双向了。脸书想将支付、交易功能整合至
Messenger,就是受到微信的启发;Snapchat的功能扩充,从单纯的通讯软件成为媒体入
口,还有Google、脸书跟微软突然对即时通讯软件机器人(bot)感兴趣都是。西方消费者
正经历一段由中国成功故事所形塑的移动网络体验。想在未来的移动商务中取得成功的企
业,不能再仅把目光放在硅谷,也应看看太平洋的彼岸。
数位巨龙
Digital dragons
政策制定者也应向中国学习。没有任何一个地方的数位市场,可以看到更多赢者全拿的优
点及缺点。正如微信所展现的,一个单一具主导力的app,尤其还拥有支付功能,对使用
者来说是令人讶异地便利。但独占也可能产生危险;滴滴现在有90%的市占率,没有任何
有力的竞争者,可预期乘客将付出更多、而运匠会拿得更少。要如何在便利性及主导性中
取得平衡,是数位时代中监管者的大哉问。一个教训已很明显:跟人人网、百度比起来,
滴滴跟微信是因为有强劲的对手才变强的。如果中国的科技拓荒者们想成为真正的世界冠
军,竞争将会是他们的好朋友。密切注意吧,世界。
作者: shun01 (老胡做13年,青沼瞬活14年)   2016-08-09 18:58:00
怎么有种日本手机产业的感觉?
作者: MOTONARI (强)   2016-08-09 19:01:00
市场规模差很多
作者: ianlin45 (Ian)   2016-08-09 20:18:00
日本手机产业模式也只能用在日本其他国家也不想学习它跟现在的中国网络业无法相提并论
作者: wo2323 (狡猾小狼)   2016-08-09 23:28:00
中国市场光吃自己就够了 日本根本不能比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