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捣美国后院 北京砸钱耕耘波折不断
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606260122-1.aspx
CNA中央社 6/26 2016 中国北京讯
中国大陆近年透过大举投资拉拢与拉丁美洲的关系,被外界视为直捣美国“后院”。但猛
洒银弹后,中国面临参与的大型基建计画进展有限,甚至贷款要不回来的风险。
巴拿马运河拓宽竣工通航仪式举行当天,首先通过的是中国中远集团旗下的货轮。虽然是
抽签选出,却也反映中国已是巴拿马运河第2大使用国,中国国企也为运河拓宽融资170亿
美元的影响力。
这条连通太平洋与大西洋的运河是由美国在1914年建成,并被美国管理超过80年。即使美
国已将运河主权归还巴拿马,时至今日,巴拿马运河仍具美国“后院”的重要象征意义。
随着经济崛起,中国近年不断加强投资拉美,鼓励陆资企业“走出去”参与当地基础建设
,并投入挑战巴拿马运河的建案,屡屡被外界解读成是在直捣美国“后院”,且带有政治
或战略目的。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4年7月访问拉美便被赋予这层意涵。当时,他与巴西、秘鲁总统
发表“两洋铁路”合作声明,并承诺未来10年直接投资拉美地区2500亿美元,积极以银弹
和建设拉近与拉美的距离。
除了两洋铁路,尼加拉瓜打算兴建的运河也获得陆资青睐。这两项工程都有中国在拉美布
局挑战美国既有地位的味道,却也同样面临多舛的命运。
两洋铁路可行性研究了快两年,却碰上巴西经济与政局陷入泥淖,迟迟没有动工的影子。
造价500亿美元的尼加拉瓜运河开工也延到今年底,还被专家怀疑在财务、环保与社会问
题压力下,最后能否真正完工。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项目联席主任孙哲向中央社表示,尽管拉美积极想和中国做生意,
但双方迄今亮丽的大型合作案并不多,主要症结在于拉美各国国情差异很大。
孙哲说,中国大举和拉美做经贸、文化外交,恐怕还不到时候,仍有许多准备不足之处。
语言、文化差异造成的投资障碍,更有损中国在拉美耕耘的效果。北京未来应着力淡化投
资的政治意涵,才是出路。
除了基建投资不顺,中国在拉美大举放贷也面临钱拿不回来的窘况。
中国过去10年提供委内瑞拉逾500亿美元贷款,已成委内瑞拉最大债权国。但随着油价暴
跌、经济衰退,委内瑞拉新政府恐还不出钱,甚至提出“以油还债”的点子,北京恐尝到
“被违约”的苦果。
与此同时,美国也在巩固与拉美的关系。美国总统欧巴马3月对传统上与中国友好的古巴
进行“世纪访问”,就具有指标意义,并带有制衡中国在拉美“挖墙脚”的味道。
中国在拉美投资遭遇挫折背后是否有美国因素?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认
为“有一点”,就算没有小动作,中国也肯定得不到美国帮助,但把问题完全归咎美国却
是简单化的做法。
他表示,中国在拉美拓展经济影响力,关键不是中国与美国,而是中国和当地国家的政府
与社会。双边关系或条件良好,计画推进自然顺利,反之就会遭遇挫折,用不着特别指责
美国。
即使如此,在中美矛盾日益凸显的今日,中国在拉美的一举一动仍难以摆脱和美国作对的
既定印象。
对此,孙哲认为没必要把中美在拉美地区看成天然敌对关系,就算有竞争,也是长期对“
人心”的竞争。眼光必须放远,“无论中国或美国,不可能一下就获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