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YusaAoi (YusaAoi)
2016-06-08 20:24:53外媒:中国将建新一代高铁列车中俄轨距均适用
外媒称,中国宣布开始建造同时适用俄中两国轨距的新一代高铁列车。中国国内和莫
斯科—喀山高铁线路都能使用这种新列车。它的速度比俄罗斯从德国西门子公司采购的“
Velaro RUS”系列快速列车快一倍,俄罗斯暂时还无法复制或者掌握中国的高铁技术。
据俄罗斯《独立报》6月7日报导,中国高铁总里程目前接近2万公里,日客流量接近
5000万人次。俄罗斯虽然国土面积比中国更广阔,高铁建设的成就与中国相差甚远。俄罗
斯当前的快速列车只有为数不多的连接大城市的线路,并且是在普通的铁轨上运行,而不
是专门的高铁线路。中国准备向俄罗斯的高铁建设投资,提议打造同时适用两国轨距的高
铁列车。
《独立报》援引《中国日报》的报导称,中国开始研制时速400公里、同时适用中俄
两国轨距的新一代高铁列车。中国高铁创新项目负责人贾利民表示,新高铁列车将配备两
套轮轨,能适应其他国家的轨距标准,不用像现在的列车那样在穿越国界时得换轨。它既
能用在中国高铁线路上,也能用在莫斯科—喀山高铁线路上。
报导称,与此同时,北京不仅打算为俄罗斯高铁制造列车,还准备参与高铁线路的建
设。此前俄罗斯铁路公司第一副总裁亚历山大·米沙林宣布,中国将向莫斯科—喀山高铁
项目提供为期20年的4000亿卢布贷款(约合403亿元人民币)。
需指出,高铁通常是指列车时速在200至400公里的特制电气化双向铁路线。俄罗斯目
前实际上没有高铁。造价1万亿卢布的莫斯科—喀山路段将成为俄罗斯修筑高铁的试验项
目。据预计,这条长770公里的高铁线路能将莫斯科到喀山之间的列车运行时间从当前的
12小时缩短至3.5小时。
报导称,倘若莫斯科—喀山项目成功了,那么今后这条高铁线将继续延长,成为莫斯
科—北京高铁干线和连接中国与欧洲和中东市场的“丝绸之路”项目的一部分。
此前有人预计,莫斯科—喀山高铁线路使用的列车将在俄罗斯生产。至少米沙林在接
受几家联邦媒体访问时曾多次强调,“不论是哪方推荐的任何一种列车都应通过成立联合
企业的方式在俄罗斯生产”。
报导称,中国制订了明确的政治策略:首先进口技术,随后实现自主生产,然后将技
术改进得比原版更好。这一原则从采购俄罗斯飞机或核反应堆等事情上就能体现出来。而
在俄罗斯,当局经常纠结于财产所有权分配问题,而忽视了掌握新技术。
今年5月初,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出口部负责人马春生(音)说,中俄打算在
俄罗斯生产高铁列车。俄方表示有意为莫斯科—喀山高铁线路购买列车,为此需组建中俄
各自控股50%的合资企业。
报导称,引人注目的是,中国怀疑俄罗斯是否对高铁列车存在高需求。马春生说:“
我们从俄罗斯铁路规划可以知道,俄罗斯很快就不需要采购大量高铁列车。在今后5-10年
内的需求量约为100至200辆。”
德国西门子公司也曾表示对建设莫斯科—喀山高铁感兴趣。西门子俄罗斯公司总裁米
勒4月底称:“这个项目很吸引我们,莫斯科—喀山段是一个新的高铁线路。我们更感兴
趣的是与俄罗斯锡纳拉集团合作在俄进行生产的基础上出售高铁列车。”有报导称,西门
子准备向该项目投资20亿欧元。与此同时,西门子不排除与中国共同参与该项目的可能性
。米勒说:“我们在积极运作。我们知道,中方也是这样——我有个希望,三方合作也是
一种选择……对于这种超大型项目来说,不仅需要俄中双方,也需要其他伙伴的努力。”
然而,据国际文传电讯社报导,普京总统指出,有利于中方伙伴在修建俄罗斯高铁的
决定性因素是目前俄罗斯缺乏获取欧洲投资的渠道。他对西门子公司的代表说:“在落实
这种规模的项目时,经济规模、造价是个问题。包括贷款的成本。”
报导称,选择中国人取代西门子的原因对专家而言一目了然。俄罗斯工程师联盟第一
副主席伊万·安德里耶夫斯基指出:“中国的优势是低廉的价格和没有潜在的政治和制裁
干扰。”
专家们还认为,俄罗斯在建造高铁基础设施方面大大落后于欧盟和中国。国民经济和
公务科学院教授艾米利·马尔季罗相注意到:“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由于铁路建设长期面
向军事战略层面,而不是民用需求。”另外,过去基建项目并不是俄罗斯铁路公司的主要
投资方向。
报导称,即便有中国的支持,俄罗斯在今后10年自主生产高铁列车的可能性也很小。
安德里耶夫斯基认为:“为此需要强大的科技基础。”虽然俄罗斯亟须高速铁路网,但大
概无法指望跟中国的建设速度匹敌。他觉得:“讨论缓慢和态度摇摆不定的情况很可能仍
将继续。”(编译/朱丽峰)
http://news.xinhuanet.com/overseas/2016-06/08/c_1290464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