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香会”上的中国姿态

楼主: YusaAoi (YusaAoi)   2016-06-07 05:49:33
“香会”上的中国姿态
  为期两天的香格里拉对话会(“香会”)昨日在新加坡闭幕。在众多国际会议中,这
个有15年历史的对话会显得有些与众不同。而且,从诞生之初,中国就一直是它的焦点。
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平台?与其他区域会议有何不同?如今的中国军方又是以什么样的姿
态站在这个平台之上?
  扬声器
  从“被热点”到“喊出声”
  日本媒体专门聘请一位中文水平高的日本人从东京赶到香格里拉大酒店负责忠实记录
中国代表团官方的一字一句。“我被要求将每一个字都录下来,然后准确地翻译成日文。

  “从'香会'开始,中国一直是它的焦点。这个焦点在于主办方的设计,跟别的会议不
太一样,'香会'的对抗性比较突出,部分是由于防务安全议题的性质所决定的。”参加了
五届香格里拉对话会的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徐弃郁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这样
描述自己对“香会”这一平台的感受。
  香格里拉对话会是由总部在伦敦的智囊机构国际战略研究所主办的多边论坛,因为举
办地点是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而得名,被认为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安全会议。根据主办方
提供的数据,本届对话会吸引了来自52个国家的560多名代表出席,其中包括32支政府代表团。
  北大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贾庆国告诉北青报记者,“面对的是国际听众”正是香格里拉
对话会特殊的地方之一。
  香格里拉对话会也是一个媒体的“战场”,仅是对媒体的长枪短炮进行安检,就需要
会务方面花费大量精力。中国代表团的军方高层行至一处,总是被媒体团团围住,寸步难
行。
  如此一来,这样一个有失偏颇却引人关注的平台像一个“扬声器”,任何刺耳或悦耳
的话语都会被增大音量地传播开来。
  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军社表示,这个平台的确有过于聚焦和针对中国的意味
,然而,换个角度,“正好借助这个平台、这个机会发出中方的声音”。
  在利用这一“扬声器”方面,中国官方代表团在本届香格里拉对话会的确竭尽全力。
昨天上午全体会议发言伊始,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副参谋长孙建国先行致歉,由于连日会
谈,他的嗓子已经沙哑。
  在全会发言环节,孙建国在有限时间内,详细阐述了中国立场主张和理由依据,一些
外国代表用“很全面”来评价他的讲话。去年,大会发言后,提问的15个问题里有13个都
是抛给他,今年,20个问题里也大多是给中方的。尽管被大会主席因时间有限打断,孙建
国还是将主要信息和回应表达了出来。
  北青报记者还发现一个小细节,在被中方双边会晤“包场”的“政要厅”门口,中方
代表团摆放了一摞又一摞中英文的介绍材料和光盘,内容是介绍中国军队,希望通过这种
“无声”的方式将声音传递出去。一天过后,材料已经所剩无几。
  为了让“扬声器”充分发挥作用,中国国防部发言人杨宇军在每场闭门会见后第一时
间披露会谈大致内容。
  因为受到关注,所以“扬声器”似乎格外能够发挥作用。日本媒体专门聘请一位中文
水平高的日本人从东京赶到香格里拉大酒店负责忠实记录中国代表团官方的一字一句。“
我被要求将每一个字都录下来,然后准确地翻译成日文。”她告诉北青报记者。
  温度计
  见与不见都是冷暖“信号”
  这些中国军方学者均以英文直接发问,在措辞上十分讲究。在描述日本破坏现状时,
他特意选择了一个在国际政治中可以精准形容日本“修正”行为不合道义的词汇。
  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人们更多把目光聚焦在这些官方代表团上。是否握手,有没有
会晤会谈,以及军方高层互动时的表情动作都备受关注。美韩双方迟迟未有双边会晤,这
就引发外界种种猜测。孙建国与美国防长卡特在开幕晚宴上一见面就握手也被闪光灯包围

  北青报记者统计,两天时间内,中方利用间歇,一共与17个国家的官方代表举行了会
晤。孙建国形容,在会谈中,他感受到了各国的热情与友好。在与新西兰国防部长布朗利
会面时,双方还以一个大大的拥抱开始,两国军方高层近来互动的热络可见一斑。
  在与日本防卫审议官三村亨会面时,双方没有其他动作,快速进入会谈状态,孙建国
更是直截了当以“感到这个会谈非常有必要”开头。不过,据杨宇军透露,会谈还是有些
“温度”,在敦促日方不要介入南海问题之余,双方强调了一年多以来的中日关系回暖之
势和合作的必要。
  但在第二次全体会议中,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却把中日双边会谈的“温度”降了下去

  “今年中谷元的讲话与2014年安倍的讲话非常接近。对于中国,也是采取一种不点名
批评,但是大家都知道是在指中国,把帽子往中国上扣。”中谷元针对中国的意味“最强
烈”,达到了“香会”上温度的最低点。
  在提问环节,徐弃郁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阮宗泽都将问题抛给中谷元。“日
本政府在道义上的短板太明显。”徐弃郁抛出的问题让中谷元有些难受。日本破坏现状的
做法在日本国内也有很多反对的声音,绝大多数法律专家也认为这是违宪的,徐弃郁问道
,“您怎么看待这些观点,认为日本的这种公众舆论会不会在下一步工作中对日本政府决
策有影响?”
  中谷元则说,我们也在试图说服日本民众理解政府的做法,而这个回答被认为有些得
罪民众,显得笨拙。
  中国多位军方学者在会议的各个场合提出问题,大会主席能够清楚叫出中国学者的名
字。提问本身也是一种发声,或者起码让声音更为多元。徐弃郁说,五次参会,每一次他
都是带着问题来,“会准备好大概要问哪些问题。”他告诉北青报。这些中国军方学者均
以英文直接发问,在措辞上十分讲究。在描述日本破坏现状时,他特意选择了一个在国际
政治中可以精准形容日本“修正”行为不合道义的词汇。
  平衡木
  中国试图把“香会”拉回正常
  近年来的一些会场动向,让香格里拉对话会成了某种意义上的“话语战场”,甚至有
人将其比喻为“斗兽场”,这样的局面并不是各国参会的初衷。
  香格里拉对话会举办伊始就几乎把主要目光锁定在中国身上。“在这个过程中,有时
'斗争'就比较激烈,比方说,我参加过的2014年的香会,安倍来讲演,美前防长哈格尔直
接点名中国。”徐弃郁回忆到,当时的“斗争”算是非常激烈,参会的王冠中副总长被迫
做出回应,讲话时,他离开正文做出即兴的反应,反驳哈格尔和安倍的讲话。
  香格里拉对话会曾因为过于有失偏颇和聚焦争议话题而失去客观,缺少一根平衡木,
可以看出,中国官方代表团极力希望添上一根平衡木,把会议拉回客观、正常。
  近年来的一些会场动向,让香格里拉对话会成了某种意义上的“话语战场”,甚至有
人将其比喻为“斗兽场”,这样的局面并不是各国参会的初衷。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研
究员鹿音表示,香格里拉对话会作为一个多边安全对话平台,更应该关注地区国家共同面
临的安全挑战,寻求解决之道,像恐怖主义、自然灾害、海上航道安全等;更应该成为一
个客观谈问题,激发新思维,积极促合作的平台,而不应被少数国家绑架,成为混淆视听
,制造问题和麻烦的“话语战场”。
  “香会”已经落幕,“和以往相比,这次整体看来属于较为正常、平衡的会议,并不
是特别激烈。”
  徐弃郁分析,这有两个原因,首先,局势已经有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大家最开始的斗
争性和尖锐性相对弱化,这是一个发展的规律。
  其次,现在中美的互动到了这个阶段,需要大家冷静思考。在学者看来,美方也有这
方面的需求,美国防长卡特的演讲与以往相比,“调门”降低了。此外,美国为了确保卡
特讲话的调性不变,在其他小组会议上的各个方面都没有安排发言。
  社交场
  交往与政策观察的一个窗口
  “很多外国的专家,公开与私下场合区分得很清楚,在私下里,他会把真实的想法与
你交流,而不是他作为公众人物时的想法。”
  事实上,如果回到这个平台本身,香格里拉对话会对于很多人来说更是一个社交场合

  与其他多边会议相比,香格里拉对话会还有一个显著特点是“一轨半”:既有官方背
景,又有非官方的学者、专家参与。
  在开幕晚宴上,主办方为了让更多人相互结识,特意打乱国籍安排座位。每一位代表
都要在进门前通过电子屏幕寻找自己的座位。落座后,相互问候交换名片是第一步,而后
自然而然聊起感兴趣的话题,有时候话题围绕国际关系与政治,有时候也拿严肃话题打趣

  “很多外国的专家,公开与私下场合区分得很清楚,在私下里,他会把真实的想法与
你交流,而不是他作为公众人物时的想法。”徐弃郁认为,学者在一起可以聊得很开。
  事实上,各国官方代表团也会准备一些小礼物,放在印有国家或者军队标志的手提袋
里,这些外事的礼节透露著香格里拉对话会作为一个交往平台的作用。
  “不光是一个交流的平台,香格里拉对话会给了大家观察各个国家的窗口,这是一个
很难得的机会,它是一个高官密集、互动密集的场合,对于我们关注防务领域的学者来说
和政策官员来说,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和窗口。”
  那么,这样的一个多面的香格里拉对话会,到底是防务关系的润滑剂还是助燃剂?
  这是一个不太能有统一答案的问题,在香格里拉,一个关键人物演讲结束,大家打招
呼的方式也由“嘿你好”变为“感觉他讲的怎么样”,人们会交换看法,但是从来不会有
统一答案。
  徐弃郁说,这应该是两面性的,这是一个凸显“斗争性”的平台,对于人的情绪和整
个氛围会有消极的影响。但从另外一面来看,很多矛盾的确存在,它可能有助于我们更清
楚地认识双方的分歧在哪里以及有多大。
  “对于这种外交场合的处理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和外交的成熟度。”在这个平
台上,以前,涉及中国的话题是焦点,现在是中国发出的声音成为焦点。本版文/本报特
派新加坡记者岳菲菲
  孙建国:握手比握拳好,掏心比掏枪好
  为期两天的香格里拉对话会昨日在新加坡闭幕。在昨天召开的全体会议上,中央军委
副参谋长孙建国作为中国军方代表发言。他对南海这一热点问题予以回应时表示,当前南
海问题升温,是由于个别国家为一己私利蓄意挑动而造成的,中国不会坐视少数国家将南
海搞乱。
  孙建国在演讲中回应了受到各方关注的南海问题。他表示,长期以来,在中国和南海
沿岸国的共同努力下,南海形势总体稳定,南海的航行自由也没有因为一些争议受到影响
。通过双边对话协商处理解决有关争议是中国同东盟国家的共识。
  当前南海问题升温,是由于个别国家为一己私利蓄意挑动而造成的。菲律宾提起的南
海仲裁案,以国际法为幌子,其实质是否定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掩盖其非
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的行径。在随后的提问环节,孙建国针对有代表询问如何看
待菲新政府的态度转变时表示,希望菲律宾新政府能够甩掉上届政府的包袱。
  孙建国还表示,某些国家对国际法采取合则用、不合则弃的投机态度,一方面带头在
南海实施所谓的“航行自由计划”,公然炫耀武力,一方面拉帮结派,支持其盟国对抗中
国,施压中方接受并执行仲裁结果。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我们不惹事,也不怕事。中国不会吞下苦果恶果,不会允许自己的主权和安全利益
受到侵犯,不会坐视少数国家将南海搞乱。”孙建国说,“我要重复去年我在这里讲过的
话,中国人民和军队历来信理不信邪,服理不服霸。同时,我愿再次重申,中国的南海政
策没有、也不会变。中国有智慧、有耐心通过和平协商谈判解决争端,也相信其他当事国
有智慧、有耐心共同来走这条和平之路。非当事国不要为一己私利执意破坏我们的这条路
。”
  在演讲的最后,孙建国表示,“我作为一名老兵,和各国军人一样,谋打赢是我的天
职,保和平是我的心愿。我始终坚信,握手比握拳好,掏心比掏枪好。 ”
  孙建国在发言中大篇幅介绍了中国军队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做法并提及在马里
牺牲的维和战士。
  他说,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常”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贡献的维和经费已
上升到世界第二位;我们正在积极落实习近平主席2015年9月在联合国维和峰会上的倡议
,加快推进8000人规模维和待命部队建设。
  “6月1日,我来参会之前,中国驻马里维和部队遭受恐怖袭击,中国军人1死5伤,目
前受伤的人还在医院里。仅去年联合国就有129名维和人员为人类和平事业献出了生命。
”孙建国介绍,自2008年12月以来,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在亚丁湾护航的6100余艘船舶中,
有一半是外国船只。过去10年来,中国军队27次参与国际人道主义紧急救援行动,向24个
国家提供了价值约12.3亿元人民币的紧急援助。我们积极为发展中国家防务建设提供不附
加任何政治条件、力所能及的援助。
  “当前,中国军队正在进行一场整体性、革命性变革,并裁军30万。”孙建国说,中
国军队目前相较世界先进军队差距较大,每个军人人均军费只有6万多美元,与美英法日
等每个军人20万至30多万美元相差甚远。所以中国军队必须推进改革、提高效益、加强建
设、加快发展。
  链接
  中国参与“香会”重要事件
  2007年
  军方高层首次出席
  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章沁生率军方高级代表团出席,并发表了《加强对话合作
维和和平繁荣》的演讲,提出了进一步增强战略互信、坚持开放的多边主义和进一步加强
安全合作的三项主张。这也是中国首次派出副总参谋长级军方高层出席。
  2008年
  陆续展开军事外交
  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马晓天率军方高级代表团出席,并发表演讲阐述中国的国
防政策、中国对亚太地区安全角势的看法,介绍中国军队参加国内抢险救灾及国际灾难救
援情况。此后,马晓天连续三次率团出席香格里拉对话会,并逐渐在代表团中纳入陆海空
三军的高级指挥员,展开军事外交。
  2011年
  首次国防部长率团
  时任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率团赴新加坡出席2011年香格里拉对话会。这是
中国国防部长首次也是至今唯一一次参加香格里拉对话会,也是中方历年来参会级别最高
的代表团。会议期间,梁光烈与美、英、澳、韩、日等多个国家防务部门领导人举行双边
会见。与会媒体报导称,这标志着中国以更透明、自信、务实的姿态,站在国际战略与安
全对话的舞台上。
  2014年
  两部联合代表团
  2014年香格里拉对话中,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和美国时任防长哈格尔将矛头指向中国,
被指是矛盾较为凸显的一次会议。中国政府派出国防部和外交部联合代表团,由解放军副
总参谋长王冠中和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莹带队。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6-06/06/c_129041668.htm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