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地图上没有 却真实存在的这些“国家”

楼主: haijin   2016-04-27 19:39:57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652267
地图上没有 却真实存在的这些“国家”
今日世界的政治版图长得什么模样,大家应该都清楚。鲜艳的色彩与锐利的国界,整齐切
割出地表上一个个主权国家,但这并非历史的常态。综观人类历史大部分的时候,在欧洲
人开始向外探险与殖民之前,以文化区分的小型社群或大型文明间几无联系。后来,随着
探险、征服、贸易、旅行等各类迁徙的场合增加,速度加快,这个世界才发展出有着明确
疆域的现代国家。
现代国家发展进程的最后一个篇章,其实距离现在的时间并不长。现在人习以为常的彩色
国家地图是到了二战结束、殖民告终,才开始显现出轮廓与雏形──地球上终于出现货真
价实由国家构成的国际社会。
不过这倒不代表世界政治地图呈现的是静态,毕竟国家来来去去。二十世纪的尾声,解体
的苏联至少分裂出十五个新国家,而东德则与西德合并,造就了新的统一德国。这之后不
久,又有捷克斯洛伐克(Czechoslovakia)历经“天鹅绒离异”(Velvet Divorce),而
分裂成捷克共和国与斯洛伐克。二十一世纪更是开始还不算太久,我们就已经分别看到了
亚洲有东帝汶、欧洲有蒙特内哥罗、非洲有南苏丹等,新国家成立。
但在同一个时间,也不断有声音在提醒著一件事情,即是我们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地球村
中,无远弗届的沟通能力,促使著全球化不断侵蚀民族国家的根基。我们正目睹一样样东
西打破国界,包括货物与资金的流通都已经不太受到侷限(唯各种移民另当别论)。政府
的权力遭到稀释,被世界舞台上的“新同学”们僭越,包括国际组织、跨国企业与非政府
组织(NGO)等的出现,都是政府角色弱化的原因。这世界不再凡事都有固定位置,而开
始以流动作为本质。国家的疆域开始被欧盟等超国家社群凌驾其上。要是阿道斯‧赫胥黎
(Aldous Huxley)还能开口,他会说眼前看到的是一个“新世界秩序”(New World
Order)。
但话说回来,固定疆域的概念虽然在某个意义上受到了全球化、互联网兴起、虚拟社群
与意见百家争鸣的威胁,但无疑的是国家空间本身仍具有极大的重要性。一个个国家仍主
宰着我们的生活。虽然很多人自许为世界公民(Citizen of the World),而不想侷限于
只是某个国家的人民,但事实是,你要是不具备由某个政府所发给的旅行文件,你的人跟
视野根本走不了太远。确实,欧盟已经相当程度上打破了内部的疆界,但欧盟毕竟只是广
大世界的一小块地方。欧盟的公民想踏出“盟界”到外地探险,护照仍旧能保障他们合法
的身分与安全。
既然国家还是很重要,那我们就得来看一看国际上的政治版图。现在就想宣判国家制度的
死亡,恐怕嫌早。国家疆域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而民族国家更是穷尽一切力量来保持现
状。国家会驻防边关,会千方百计来强化国内的团结。
国家?怎样算一个国家  What is a country?
要选择哪些“非国家”来担纲本书(编按:地图上不存在的国家)的“卡司”,是一件很
复杂的事情。而这决定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关于什么是国家其实鲜少存在共识。国家的概
念称得上古老,但却非常难“抓牢”。任何想要好好地来定义一下国家,都会出师不利地
遇到很多难以归纳的分歧、例外与异数。
一个看似简单的解答或许是,所有“真正的”国家都在联合国大会(General Assembly
of the United Nations)里有个席位,毕竟联合国是全世界目前最具分量与地位的国际
组织,而且必须以国家的名义入会。这当然可以涵盖世界上大部分获得普遍承认的国家,
但这绝非拍板定案的答案。以色列在一九四九年取得联合国会籍,但当时仍有三十余个会
员国不承认以色列的存在,这当中包括古巴、孟加拉、摩洛哥与沙特阿拉伯。
也许是怕事情还不够复杂吧,联合国还承认了一些没有完整会员资格的国家。二○一二年
,巴勒斯坦(Palestine)成为了教廷(the Holy See)以外,另一个在联合国中不属于
会员的“观察员”(non-member Observer),而且等联合国正式承认了巴勒斯坦国的时
候,也不是全数的会员国都没有异议。有些会员国还是连巴勒斯坦是个国家都不能接受。
顺便一提是好玩的是,教廷也算不上是个国家。教廷本身指涉的应该是教宗本人──或至
少是他的职务,而非梵谛冈这个教廷所在地的小国家。
就算拿到了完整的联合国会员资格,也不是国家地位的保证,像台湾就是一例──这里称
呼这个“国家”为“台湾”,是因为本书讲的是“不存在的国家”,而目前世界上并没有
“台湾”这个国家。在联合国成立的初期,大部分国家都承认在台湾的国民政府政权是中
国的代表,当时台湾也被称为“自由中国”,好与共党控制的中国大陆或“赤色中国”有
所区分。一开始,外交上遭到孤立的不是台湾,而是中国大陆。但一九七一年情势丕变,
日益荒谬的情势遭到了逆转。台湾被迫退出联合国后,外交上连连受挫,只能在灰色地带
里延续外交事务。世界各地都有台湾的“贸易代表处”,但就是很难得看到正式的台湾大
使馆。
另外,有些国家是要被视为一个群体,才能获得联合国的会员资格,其中典型的例子是英
国,或者应该正名为“大不列颠与北爱尔兰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会叫做
联合王国,是因为这当中联合了四个国家:英格兰、威尔斯、苏格兰与北爱尔兰。这四个
国家是透过一系列具有法律效力的“联合法案”(Acts of Union),方得以结合在单一
的国会之下。所以在国际关系的领域中,英格兰、威尔斯、苏格兰与北爱尔兰是由联合王
国政府来统一代表。
但在许多国际体育赛事中,弹性就很大了。因着历史上的一些因缘巧合,联合王国里的这
四个“成员国”可以独自派队参加足球、橄榄球与好几项其他的运动。不过有一个例外是
奥运。奥运必须由英国奥林匹克委员会(the British Olympic Association)派队伍或
选手参加来代表单一的“英国”。
说到在英文里提到的国家,“country”与“state”这两个单字可以说在意义上“若即若
离”,直叫人“雌雄莫辨”。有趣的是这两个字都不受联合国青睐,联合国经常使用来指
涉国家的字眼是“nation”。有些专家会保留“nation”这个字给社会制度、血统或文化
上具有显著特色的族群或国度,而“nation state”就是“民族国家”。以色列常被称为
是犹太国(Jewish state)或犹太人的“民族国家”,但其实不少以色列公民并非犹太人

说到“国家”的定义,比较没有争议的法律见解经过一番锤炼,诞生于一九三○年代,乌
拉圭的一场会议上。“蒙特维多国家权利义务公约”(the Montevideo Convention)的
第一条条文,就开门见山地揭橥了国家的四个基本要件是:固定的居民、明确的领土、有
效的政府,与和其他国家建立关系的能力。
这听起来四平八稳,只不过我们也看到光能“与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并不能让人放心
。像北赛普勒斯(Northern Cyprus)就因为只有土耳其一国承认,所以我只好将之收录
在本书之中。
不少钻研国家定义的权威会再加上“权力”(power)的概念。德国的社会与政治学家马
克斯‧韦伯(Max Weber)就大喇喇地定义“国家”是:在特定领域内垄断合法施暴的权
力。确实很多国家能够取得土地,控稳土地,凭借的就是暴力,而暴力也持续扮演着国家
力量的重要象征。但要能获得承认,国家不能只有能力施暴,她还得展现其他形式的力量
,包括:在边界内创造常规与维持常规的能力。
但定义一下,例外也会闻风而至,一如举世皆承认的索马里就是一个奇葩。自从一九九
○年陷入杂沓的内战之后,索马里(Somalia)就失去了对国境大部的控制,反倒是北
方的索马利兰(Somaliland)维持着多数期间的法治状态。自从一九九一年宣布独立以来
,索马利兰始终不畏国际舆论而坚持走自己的路。一个正常国家该有的标记,索马利兰可
以说是五脏俱全,样样不缺:自己的国会、货币、车牌、甚至生物辨识护照都已经做出来
。但明明隔壁的索马里比较不成材,完全得不到人承认的竟然是索马利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