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中国扩大内需使韩国出口前景一片黯淡
新闻来源:http://ppt.cc/DraD
乐天化学、双龙石化(S-Oil)、三星道达尔、佳施加德士等生产石化产品对二甲苯(PX)的
韩国企业最近亮起了红灯。这些韩国企业过去一直向中国企业出口对二甲苯,中国企业利
用对二甲苯制成合成纤维(涤纶)原料精对苯二甲酸(PTA)后生产服装产品并出口到世界
各国。
但是,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中国的服装出口规模缩小后,韩国的对二甲苯出口量大幅下
降。今年前3个月,韩企对中国的对二甲苯出口额仅为9.4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12.93亿
美元)下降27%。除对二甲苯之外,今年前4个月韩国产石化产品的对中出口额也同比下降
8%。
韩国对中出口热潮出现了冷却的迹象。本报2日分析了产业通商资源部和韩国贸易协会的
统计资料,发现今年前5个月韩国对中出口增长率仅为1.3%(以下均为同比)。韩国对中
出口额进入21世纪后一直保持每年20%以上的高增长率,堪称“出口大国韩国”的核心动
力。
2010年超过30%的对中出口增长率2011年降至15%后,2012年又降至0.1%。虽然去年实现
8.6%的增长,但进入今年以后再次急转直下降至1%。这一数字还低于今年韩国出口总额增
长率(3.1%)。中国大陆在韩国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高达25%左右。如果包括香港,整个华
语地区所占比重达到30%。对中出口萎靡不振意味着如果找不到中国这么大的新市场,韩
国整个出口领域都将受到致命打击。
韩国对华语地区出口增长率(图)
http://ppt.cc/lHXv
◇中国发生剧变但韩企仍原地不动
对中出口萎靡不振的原因有很多。表面上看是中国经济低迷导致出口萎缩后,韩国对中出
口也随之减少。今年2月中国对外出口额同比减少18%,这和增加5%以上的预期截然相反。
3月对外出口额也同比减少6.6%,连续两个月呈低迷状态。4月对外出口额终于转负为正,
增加了0.9%。
但专家指出,除了经济低迷之外,还应关注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其核心变化就是中国开
始扶植内需产业,减少单纯的来料加工贸易所占比重。加工贸易是指,从韩国、台湾等地
进口原材料或半成品后利用当地的劳动力进行加工后再出口到世界各地。加工贸易在中国
进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从2007年的39%大幅降至2013年的25%。
但在中国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韩国对中出口仍然以加工贸易为主。韩国贸易协会中国室室
长权道河(音)表示:“去年加工贸易在韩国对中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为47.6%,接近一
半。这一数字高于出口竞争对手日本(34.8%)和香港(36.1%),还高达美国(14.5%)的3倍以
上。”也就是说,韩国企业现在仍像过去一样将中国视为生产基地,向中国出口半成品后
在中国当地出口到第三国。
◇韩企应针对中国内需市场扩大出口
专家指出,韩国经济要想生存下去,必须改变将中国视为生产基地的旧模式。产业研究院
(KIET)动向分析室室长姜斗龙说:“中国经济正以内需为中心迅速变化,韩国也应针对这
种趋势升级对中产业和贸易战略。”
最佳选择就是针对中国内需市场扩大产品出口。产业部贸易政策官元东振指出,韩企应针
对中国推行的环保、绿色能源振兴政策开发并出口与环境、能源有关的技术型产品。LG经
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根泰(音)表示:“至今为止,从韩国出口到中国的产品中有三分
之二都是为了再次出口到第三国。现在应扩大出口能直接在中国内需市场上出售的建筑材
料、农产品、消费材料等。”
韩国贸易协会动向分析室室长申承冠(音)表示:“韩企还应绕过中国直接渗透美国、欧
洲市场,寻求多条生存途径。”
※每日每人发文、上限量为十篇,超过会劣文请注意
⊕标题选用"新闻",请确切在标题与新闻来源处填入,否则可无条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