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GoalBased (Artificail Intelligence)》之铭言:
: 不是说蔷薇有毒,而且会产生连锁反应,
: 那为啥威尔芬没中毒死,他看到由丕在他面前死了
: 王抓了变色龙和拿库路,这两个人也应该中毒才对吧?
: 还有最后王见了旁母,也没中毒
: 为何?
首先,尽管大家都知道富奸的蔷薇其实是在影射核武
不过就设定上来讲,蔷薇除了爆炸的威力之外,还能散播有毒物质
而且原PO也并未讨论“爆炸”的部分
所以这里仅就蔷薇作为生化武器的部分来讨论:
1. 我们一般通称的生化武器,其实摊开来分别是
“生物武器”(biological weapon)→ 多以细菌等微生物作为武器
“毒素武器”(toxin weapon)→ 介于生物与化学的重叠地带,以生物所制造的物质作为
武器
“化学武器”(chemical weapon)→ 以有害于生物的物质作为武器
就国际规范上,前两者主要受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管制,后者则受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管制。
顺便补充一下,
“毒物”(poison) = 对生物体造成伤害的物质
“毒素”(toxin) = 由生物体所制造出来的“毒物”
2. 在实际的使用上,生化武器一般由 “战剂”+“扩散工具” 组成
“战剂”即该武器所使用的有害物质,
例如生物武器的细菌、化学武器的神经毒气等
“扩散工具”则为将战剂扩散出去的载体
例如导弹的投射系统、喷洒工具,这里的话应该是尼特罗(误
3.在战场上,假如以大规模的扩散为目的
一般多将战剂作成干燥的微粒状
以喷洒的方式 → 扩散到空气中 (干燥的微粒比较容易在空气中持续的悬浮、扩散)
→ 目标对象吸入战剂 → 透过肺泡微血管进入血液 → 自血液传递到特定器官或系统
→ 效果发生
所以如果要对有制造生化武器嫌疑的特定国家进行积极的调查,除了检查进口名单之外
调查人员还会去搜该国近期的论文,
如果短期内有关 吸入式药剂 文章很离奇的增加出现频率...就会加重嫌疑
而就我的理解,第一手的蔷薇战剂应该是爆炸时一并绽放的“蔷薇云”
原理应该是 蔷薇云绽放 → 以空气为载体扩散 → 生物体直接吸入战剂
→ 生物体成为间接扩散的载体 → 下个生物 → 下个生物 → 下个生物...
而以攻击的威力来看 爆炸(物理) >>>> 蔷薇云(化学) > 中标的生物载体(化学)
但相对的攻击范围则应该呈反比
因为爆炸的范围也就一个圆,蔷薇尘可以随风散步到更远的地方
而生物载体虽然不若蔷薇尘直接而且移动不快,但胜在持续力,
不会蔷薇尘因为慢慢沉到地面而失去攻击的效力
而蔷薇之所以没有成为“蔷薇瘟疫”,应该是在于它仍旧属于化学物质而非生物
其效果终究会随着传播而递减。
4.根据我很有限的毒理学知识
其实不能把物质以简单的“有毒/无毒”作区分
很多时候关键在于摄取量
像水喝太多其实也会中毒 (真的) (虽然有点好笑)
举例来说,胜肽类的生物调节物质在我们一般人的理解上并没有毒
适量的话对身体有益(而且可以在体内合成)
但是过量的话会对内分泌系统造成干扰,进而导致严重的失能
所以有些生化武器会以之为战剂的核心物质
退一步来说,即便是在我们认知中“比较毒”的毒物
没有达到能够致死的剂量,一时之间是死不了人的 (除非是长期的慢性中毒)
因此在生产生化武器的时候,如果以造成人员死亡为目的
制造者通常会考虑的因素
除了扩散性、成本、稳定性、使用者安全性、效果等之外,还有一点就是致死的剂量
所以在蔷薇的例子上,我认为即便和间接传递毒物的生物载体有所接触
只要接触够少够短暂,最后摄取到的剂量不足以致死,身体再强健点,应该就不会有事
5.总结一下
威尔芬 → 因为和蔷薇战剂的生物载体(王、尤匹)接触不够
可能有沾到一点毒,但是剂量不够,所以今日依旧健在
拿酷戮和变色龙亦然。
王 → 尽管身体强健,可惜第一时间就在爆炸现场(后来还在那里用餐);
普夫、尤匹 → 第二时间赶到爆炸现场(后来还在那里被人用餐),
虽然撑了很久,三人最后还是不幸谢世。
至于和生物载体(王)接触很久的小麦 → 因为只是普通人,所以刚刚好在差不多的时间跟
王共赴黄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