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台湾] 苏花安计画-和仁~崇德路段解析

楼主: Tudo11927 (黄土豆)   2021-02-01 22:31:09
※ [本文转录自 Road 看板 #1W60roWn ]
作者: Tudo11927 (土豆 thoo tau) 看板: Road
标题: [台湾] 苏花安计画-和仁~崇德路段解析
时间: Mon Feb 1 22:17:18 2021
转录自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twroadclub/permalink/1761401854039582/
去年2月公路总局发表苏花安评选路线,并召开多场地方说明会征询地方意见。计画共
分成三大路段,分别是东澳南澳段、和平和中段、和仁崇德段,目的是解决苏花改通车
后留下来的瓶颈。前两段路线大致上都是以长隧道+高架封闭方式,设计上与苏花改通
车路段相仿,在此先跳过不提。本篇要讨论的是和仁→崇德路段,这段的选线最为关键
,攸关未来苏花之间能否拥有高快速等级规格的公路。公路总局提出3条方案路线,规
格差异不小:
方案1: 短隧道方案,沿用仁水隧道,大清水以南再增加2座短隧道,其他维持目前苏
花公路路线不变。公路总局碍于环团可能反对,优先选择这个版本
方案2、3: 长隧道方案,路线非常接近于苏花高版本,直接从中仁隧道以南绕过仁水
隧道再打一座长隧道直达崇德出洞,终点落在立雾溪北岸。这个版本为备选。(2&3卡
南桥差异暂且忽略不谈)
https://imgur.com/3U5UbI2.jpg
苏花安,和仁→崇德路线
浅蓝色:短隧道方案
蓝色/橘色:长隧道方案
黄色:原苏花公路
https://imgur.com/CR2qRsN.jpg
短隧道方案:单孔双向,南下北上共用一孔,无实体分隔岛区隔
https://imgur.com/4Sw1WIx.jpg
短隧道方案范例:仁水隧道
单孔双向、无实体分隔岛区隔,目前限速 50 km/hr
https://imgur.com/MviYAgf.jpg
长隧道方案:双孔单向,北上南下各自分开,目前限速 70 km/hr
可能大家感觉这两个方案差不多,只是改善路段长短而已,但其实远非如此,长隧道
方案有以下优点:
1) 长隧道方案较短隧道设计速限更高
长隧道方案采用双孔单向设计,车流方向单纯,设计速限较短隧道的单孔双向更高。
长隧道方案,速限可达80km/hr仍有余裕,而短隧道(如仁水隧道)双向车流皆有,最多
50~60km/hr,旅行时间差异非常明显。
2) 长隧道方案可确实分流城际&观光旅游车流
长隧道方案将城际往返车流直接绕过清水断崖直抵崇德,不会跟观光车辆挤在狭小弯
曲的旧路段,达到分流的效果。目前清水断崖周遭停车腹地不足,如果选择短隧道方
案,众多车辆汇集此处,光是停车场汇入汇出车道就足以造成塞车,绝非环保团体宣
称的“长隧道节省时间有限”。
3) 长隧道方案可解决崇德社区交通安全问题
目前苏花公路直接穿过崇德社区,对于社区安全是一大威胁。崇德社区交通已陷入死
循环: 车流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