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花莲市历史人文观光指南:文化局.高尔夫球

楼主: k4851118 (高望)   2020-09-12 21:45:00
花莲市历史人文观光指南:文化局周边.高尔夫球场
巴哈姆特小屋图文版
https://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4914461
本篇与以下几篇所介绍的历史人文景点都位于美仑地区。美仑地区位于花莲市区北侧,日
治时期早期除了原住民外无人居住,许多照片呈现荒凉的草原景观,1920年代起陆续在此
建立军营与高尔夫球场,但真正开始发展的契机是港口建设。1931年花莲港工程在美仑地
区海岸开工,日本当局已预期港口完成后的周边发展,因此在1930年代起便开始着手美仑
地区的都市规划,其中包含道路与住宅区,与北边的工业区,因此今天翻开花莲市美仑地
区的地图,会发现现在的道路与日治时期规划几乎相同(中美路、民权路、永兴路与圆环
便是很明显的标志)。
日治时期结束前美仑地区已有少数发展,包含上篇战争末期的松园别馆,与1936年花莲港
中学校的成立,也就是今天花莲高中的前身,但真正的快速发展则是在战后。1951年的花
莲大地震使得市区毁损严重,最大影响便是包含花莲县政府的各政府机关纷纷都迁至美仑
,随者花莲市区人口的增加,美仑地区成为战后最早发展的外围都市地带,宽广的道路与
原本市中心的狭窄壅挤完全不同,营造出良好的居住环境,这也归功于日治时期都市规画
者的远见。
花莲县文化局周边
花莲县文化局周边位于民权路的圆环旁,除了有文化局附属图书馆、美术馆、演艺厅、石
雕博物馆等设施外,旁边有原住民文化历史馆,后方则有石雕公园,并与海边的江口良三
郎纪念公园连接,是规模相当大的文化园区,除了演艺厅只有表演活动才会开放外,其他
都是经常性开放。
该区内规模最大的便是石雕博物馆,主要展示花莲的石雕艺术与工艺品。花莲拥有独特的
地质,大理石与玉石产量丰富,因此也产生了石雕产业,1995年花莲县政府开始举办户外
石雕公开赛与石雕艺术祭,为了保存与推广石雕文化,因此于2001年成立了本博物馆。
博物馆是周边唯一要收费的设施,但20元几乎可视同免费。以2020年5月的展示内容,1楼
当时为花莲奇石协会的会员联展,该协会据称也有50年的历史,由花莲文人骆香林等人发
起成立,当时展出的作品中大多由玫瑰石等所形成类似山水画图案的石头,也有图案石这
种让人赏心悦目的作品,也有少数大理石的石雕作品,2楼则有8位来自各国的女性艺术家
的石雕作品。由于展览约几个月就更换,很值得每次来访花莲时前来参观(但要注意换展
时会暂时闭馆)。
石雕博物馆旁则有图书馆、美术馆、演艺厅等设施。图书馆除了作为借阅图书的功能外,
1楼还有艺文空间展示花莲相关文化人的生平与贡献,例如曾经介绍过诗人杨牧、上述促
成石雕艺术的文人骆香林等,另外也收藏花莲的在地图书。美术馆有2楼本来有骆香林与
杨西昆纪念馆,与原住民与非洲文物馆等常态展示,后来撤除后完全作为定期美术展示的
空间,另外有“艺.沙龙”的文化活动空间。
该园区范围内有户外石雕艺术的公园,直到海边的海岸路上,在角落有“海军殉难四战士
纪念碑”,碑文提到民国52年也就是1963年时,海军曾支援花莲港商船的进出作业,3月
10日时有一商业邮轮出航时搁浅,由海军派出4名官兵搭艇前往支援脱离,却在隔天凌晨
因为轮船未及时将缆线解脱,导致官兵的船艇翻覆,4位官兵全部殉职,该碑便是纪念此
事件而建立,现在的纪念碑是1989年重建的第二代。
从公园穿过海岸路,有一阶梯往下可以前往海岸的自行车道,而阶梯下方有“江口良三郎
纪念公园”,有一鸟居与江口纪念碑。江口良三郎曾是1920-1926年的花莲港厅厅长,他
是军人出身,曾经参与镇压太鲁阁族的太鲁阁战争,在担任厅长期间不断向日本政府鼓吹
花莲筑港,甚至利用阿美族组织棒球队至日本比赛等机会宣传花莲的美丽风光,虽然在
1926年在职期间去世,但日本政府终于在1930年通过筑港计画。
1922年他曾在今公园海边先建立一个简易防坡堤工渔船使用,被称为“江口突堤”,后来
为了纪念他对争取花莲筑港的贡献,曾兴建铜像与纪念碑,但铜像已被拆毁,曾作为上述
海军殉难四战士纪念碑的基座,近年花莲县政府以纪念碑为基础改建成公园。
文化局周边除了纪念公园外,还有“花莲市原住民文化历史馆”,不过这个馆主要作为原
住民表演艺术与文创工艺活动时使用,只有活动时才会开放,并没有历史的常态展示。文
化局周边的场馆非常丰富,如果仔细参观的话可以花上半天,尤其室内都有空调,很适合
在天气炎热或下雨时前来,借此了解花莲的文化艺术,也值得进入图书馆透过展览与图书
了解花莲。
花莲高尔夫球场
花莲高尔夫球场是位于美仑地区北侧的郊区球场,早在日治时期便已存在,与淡水高尔夫
球场是台湾唯二日治时期现存的高尔夫球场。1928年该球场在当时几乎无人居住的美仑地
区成立,当时名称为“花莲港米仑高尔夫球场”,拥有18洞的规模,与淡水高尔夫球场都
是当时台湾规模最大的球场,不过不久就发生战争,战争期间该球场被征用为指挥部,为
了防御还建筑许多碉堡工事。战后该球场恢复使用,碉堡也都被拆除,目前该球场依然是
由花莲县政府所有,并委外经营中。
由于高尔夫球场为会员制,非会员且未缴费者为安全起见不能进入场内,不过可以进入会
馆与练习场参观。在会馆的左方的道路深处,有一个高尔夫球俱乐部的建筑,虽然目前荒
废并未使用,但该俱乐部其实是建于1935年,是台湾目前唯一日治时期留下的高尔夫球场
建筑。大概为了高尔夫的摩登形象,该俱乐部的圆弧屋顶与流线型的窗户,完全不同于日
治时期的公共建筑与住宅,相当具有现代前卫的时尚感,已经被花莲县政府列为古蹟。不
过该建筑却因当时产权点交问题,成为财团法人花莲高尔夫球俱乐部所有,而该俱乐部目
前又停止运作,导致该建筑荒废至今,期待由政府或民间单位管理修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