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技术与资讯〉全台第一个市区混流开放道路自驾车上路!
工业技术与资讯月刊 2021/05/30 14:10
撰文/陈怡如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653441
今年起,只要步出高铁新竹站,就有机会搭乘自驾接驳巴士,抵达竹北市区
。这不仅是台湾第一个在市区混流开放道路上测试运行的自驾车服务,也将
带动全新的公共运输营运模式,提供民众通勤、外地商旅与观光客接驳等多
元服务,为智慧交通公共运输商业化发展写下重要里程碑。
“新竹创下台湾第一次真正让自驾车在市区混流道路上路的范例!”新竹县
县长杨文科表示,这项创新突破,是新竹县政府、工研院与产业界共同合作
的成果。不同于国内其他的自驾测试案例,大多是在封闭场域或专用道路进
行,也会选择夜间人较少的时段测试,此次测试的最大突破,就是面对真实
路况的挑战,在白天时段于市区混流开放道路上运行,与一般汽机车共同行
驶。
为期 2 年的“新竹县高铁自驾车接驳服务实验计画”中,将有 4 部自驾车
投入,其中 3 部将提供民众接驳服务,今年先从新竹高铁站往返竹北喜来登
饭店,明年再从高铁延伸到即将启用的国际 AI 智慧园区。由于这条公共汽车路
线本就由在地交通业者“科技之星”负责营运,因此民众想要乘坐这台自驾
巴士无须特别申请,便能体验自驾车魅力。
初期自驾车会先在晚间试行,在今年 8 月开始,白天也会上路免费载客,预
计 2022 年 3 月后收费,希望以“交通行动服务”(Mobility as a
Service;MaaS)的概念整合其他公共运输,提供无缝转乘的接驳运输服务。
# 三大优势 台湾角逐自驾关键技术
经济部技术处处长邱求慧表示,自驾科技相当具有发展潜力,根据国际市调
机构 Frost&Sullivan 预估,到了 2025 年,每 4 辆新车中就有 1 辆是自
驾车;2050 年全球自驾车产值更将达到 7 兆美元,对生活或产业,都将带
来巨大影响。
“经济部相当重视自驾发展,希望台湾可以在全球技术角逐上扮演关键角色
,”邱求慧指出,台湾发展自驾技术握有三大优势:第一,台湾半导体和
ICT 产业都是强项,可在全球自驾车的供应链里,切入关键的系统或次系统
技术。其二,台湾交通环境人车混流、车种多元、车流密度高,相较路况单
纯的欧美地区挑战更大,发展出的混流自驾技术极具特色,有助将来推广至
东南亚市场。
第三是在法规面持续突破。经济部从 2019 年便推动“无人载具科技创新实
验计画”,鼓励无人载具科技、服务及营运模式的创新实验,截至 2020 年
底,已促成 9 个案例上路实验,其中包含自驾船 1 案、自驾车 8 案,总计
带动投资约 3.5 亿元,同时也在台南沙仑区设置台湾首座国际级的自驾车测
试示范场域“台湾智驾测试实验室”(Taiwan CAR Lab),“不因法规限制
,让台湾自驾科技原地踏步,”邱求慧说。
# 技术突破 提升自驾运行安全
工研院副院长张培仁表示,在经济部技术处支持下,工研院研发自驾车感知
次系统,并针对台湾与亚洲特殊道路环境设计,收集大规模影像训练数据库
;并于 2018 年成立产业合作伙伴计画,串联 10 家厂商打造自驾车产业链
;2019 年更携手车王电子共同打造 10 部自驾电动巴士,其中 3 部投入这
次实验计画。
为了让自驾车在道路行驶更安全,所有上路的自驾车都搭载工研院研发的“
iRoadsafe 智慧道路安全警示系统”,结合路侧系统整合通讯、传感器与交
通号志、设施等资讯,这项技术提供自驾车宛如上帝视野,减少自驾车死角
盲点,提升运行安全,这项技术也在 2019 年获得有“创新界奥斯卡奖”美
誉的美国爱迪生奖(Edison Awards)及 ITS 世界大会产业成就奖等肯定。
未来工研院也会评估在特定站点设置智慧候车亭,让乘客可即时掌握班次资
讯,行控中心也能透过候车亭的摄影机随时侦测候车人流,因应需求即时调
配班次,同时掌握自驾电动巴士行车路径。
# 深入生活 开启智慧运输时代
电动巴士车体提供者车王电子暨华德动能董事长蔡裕庆认为,像台湾这样人
口密集的国家,交通会面临两大问题,第一是转乘间隙,也就是从载具到载
具之间的服务空缺;第二是服务能量不足,包含车辆数和客运司机缺工的危
机,“要解决这两大问题,自驾车是解方。”
蔡裕庆也强调,“我们不是要打造一台很炫的车,而是让自驾车配合民众的
搭公共汽车习惯,让民众感觉自驾车跟自身息息相关,这才是我们打造自驾车的
最终理想,我相信,未来自驾技术势必会普及到每一部车。”
在工研院“2030 技术策略与蓝图”中,也将与更多厂商一同打造自驾车产业
链,以关键技术大力支援,协助更多车联网、车用传感器、汽车电子等产业
跨入自驾领域,带动台湾科技力,开启智慧运输的全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