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新竹市人行道路霸退散 竹检即起大扫荡

楼主: as111531 (《经济状况》债台高筑$0)   2020-04-03 20:24:58
难啊 住户、商家 新竹市政府、议员 都不想得罪
https://i.imgur.com/yNlQMU3.jpg
以下转录于 新竹市东区绿党议员 刘崇显FB
https://tinyurl.com/tmuyomu
【按部就班 务实推动─从规划人行道看民主的意义】
新庄街129巷虽是一条小巷子,然而它也是连接关埔地区至关埔国小的捷径,因此上放学
通勤时段都人车鼎沸且会车困难,再加上居民于门口停车的习惯,让通学的孩子或是推车
带着孩子都父母都难以在此行走。
●直接规划红线跟人行道可以吗?
严格来说从交通工程的层面来看,这个问题完全不具有技术性的困难,只需 #设置实体人
行道 与 #划设红线 来净空车道,就能同时解决会车与人行空间不足的问题,看到这边或
许大家会疑惑,既然这么简单难道过去都没人想到吗?
然而现实是,即便一直以来都没有人行道,这里过去确实有红黄线的规划,但因为居民与
商家迫切的停车需求,再加上一些“#不好说的不可抗拒力”介入协调后,市府为了避免
冲突终究选择了退让而取消红黄线,这代表推动进步规划的困难点往往在于“人”的因素

民众对于“现况与习惯的改变”都会抱有不安的心态,就像会勘中我亲自与街坊乡亲说明
人行道规划时,不意外的收到“车道更窄怎么会车?”、“不能停车怎么做生意”...等
不算正面的回馈,因此唯有“沟通协调满足民众需求”,并尽可能“最大限度地纳入进步
价值”,一项“#出发点良善但会让习惯改变”的政策才能走得长久。
●减少不安与兼顾政策往好的方向走
129巷有一个特别的地方是“新庄停车场”就在距离住户商家不远处,汽车位在白天时大
家都已上班去而停不满,机车格则是规画得太少一直都是满载的状态,因此无法满足商家
做生意时客人停机车与住户自身的需求,因此我提出这里的人行道“分两阶段”来做:
①之一:先设置停车场周围人行道
民众不安的心态其中一个来源是对于“政策的不了解”,更精准一点的说法是“尚未体会
到政策有多好”,长久居此的人安于人车拥挤的现况觉得无法改变,因此需要逐步示范这
项政策的优点才更有机会令其被更多民众接纳,而从 #停车场周围开始设置人行道 比较
不会影响到居民原先的生活习惯,因此我会要求市府先行施作此处人行道,以后附近居民
在经过停车场人行道享受相对安全行走环境的同时,更能直接比较出在没有人行道的巷弄
走路有多危险,在去沟通施作下个阶段的巷弄人行道会更有机会达成共识。
①之二:增设停车场机车位
如前面所提,民众习惯改变与需求能否满足也是不安的来源之一,在这个案例中就是设置
人行道后车子该停在哪里,因此透过附近停车空间的增加来做为替代选项减少不安,并“
#宣导巷弄机车移至停车场”停放,为下个阶段的规画预做准备。
②再设置巷弄人行道与划设红线
当停车需求有替代方案得以满足时,129巷就会有空间来规画人行道,这空间指的不仅是
道路,更是取得居民共识的空间,届时自停车场这侧“延伸人行道”至新庄街与129巷口
,并在对侧划设红线净空两端车辆,如此一来既能让“住户商家有停车空间”,也能让“
往来车辆有会车空间”,更重要的是终于在这里让“行人有独立的行走空间”,达成三赢
的局面。
●结语
若你有耐心看到这边,我先要先表达深深的谢意,之所以要花这么长的篇幅来解释一个小
巷内的人行道规划,其实是想表达一个好的政策之所以困难推动,有时不是难在要将社会
往前推进,而是如何避免未来社会往后退步,因此把一个“目标设定的很高喊得很大声但
窒碍难行”时,或许会换来认同者的高度关注,然而对于社会的实质前进的帮助却没有很
多,我认为那就只是“比较进步的作秀方式”而已,以“#沟通协调来循序渐进的让不同
的民意接受一项好政策”才是民主的实质意义。
协调不等于妥协,将台湾交通推动至最先进的规划是我不变的初衷之一,我会继续努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