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新竹市政府在公共空间规画上的创新

楼主: Judith1224 (Judith)   2018-03-27 22:47:24
继文化局长投书呼吁修正文资法后,
今天天下杂志刊登了王俊雄老师的文章,
看得出来新竹市政府正在行政上尝试打破原来的窠臼,
有机会成为全国各县市的楷模!
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
采购法为什么阻碍了地方设计发展?
作者 王俊雄 2018-03-27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37/article/6728
实践大学建筑设计系专任副教授王俊雄,近年参与了新竹市等地的
公共空间规划,他在“文房・文化阅读空间”举办的讲座中现身说法,
谈谈一名设计者如何将专业的工作方式引进公部门,
现行的采购法又应当如何修正,才不会阻碍了地方的设计发展?
这两年我参与了新竹市的空间与建设规划,
见到了不少二线城市都会遇到的类似状况。
一开始新竹市长林智坚找上我和林盛丰老师帮忙做规划时,
林老师就明言,我们不讲客套话,但是有两件事希望你能答应我。
首先,你要固定举办重大建设会报,每个月至少一次,
第二,市长要亲自主持会议,亲自到现场,不能找任何人代理。
市长当场答应了我们,重大建设会报还加码到每个星期都开一次。
我们为什么需要重大建设会报?
大家可能很难想像,我们刚开始进入市政府帮忙时,
多数公务人员都是悲观的,觉得这个地方没有希望,
此外,局处之间也不太熟悉该怎么跨部门合作。
可是当任何空间规划案要推出时,一定会同时跟两、
三个局处产生关系,跨部门合作绝对是必要的。
这个时候重大建设会报就派上用场了,因为所有人都会到场,
当场哪个局处有任何问题,就要在会议里提出并解决掉,
这样才有真实的合作可言。
重大建设会报差不多进行了一年以后,会议里头才慢慢
出现了快乐的氛围。大家渐渐知道,有这样一个会议的平台在,
可以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任何问题只要有人提出来,
就会有另外一个人帮你解决掉。当大家透过这个会议坦白沟通,
知道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时,与会人员
就会变得比较快乐。我自己观察到,至少市长和局处长之间,
或是局处长和局处长之间,关系都有了明显改变。
重大建设会报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能够有人拍板做决定,
让障碍得到排除。举例来说,地方有许多行政人员,
遇到没做过的事情,就不知道该怎么做。我们常常发现,
许多招标文件写得很奇怪,一问才知道,
原来是从另外一份文件抄来的。行政人员担心自己写的
会触犯法律,干脆抄别人的比较安全,反正有问题
也是别人先创造的,跟自己无关。像是这一类的障碍,
就必须拿到重大建设会报上处理,
我们之所以一开始就要求市长亲自主持会议,用意就在这里,
毕竟这时候不能没有人拍板做决定。
在我看来,台湾有一类政治人物专门跑红白帖,
这类人往往很难在政策上做决定,因为他们只要做了一个决定,
排除了一个障碍,就可能会树立一名新的敌人,
所以基本上他们是不拍板的。我们很庆幸至少新竹市长不跑红白帖,
每天就是和市府同仁沟通和开会,唯有如此,
我们才有办法在市政规划上往前推进。
市政需要好的规划及好的沟通
新竹市作为一个二线的地方城市,市政推动首要面对的问题就是:
钱不在自己手中,都在中央手上。这一类的二线城市,
要靠市府手上的经费来做建设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因为它们的预算9成以上都是经常性开销,
不靠中央经费挹注的话,根本不会有新的公共建设。
问题来了,中央为什么要给你钱?你一定要做规划
才能跟中央拿得到钱,偏偏规划这一环又是很多地方政府的弱项,
没有规划能力的地方政府拿不到钱,死路一条;
有规划能力的地方政府,后续又会碰到地方政治的考验。
大家如果有相关经验就知道,你在地方做规划时,
会发现上头有很多公公和婆婆,每个人都想来指点你
要这样或要那样,大家都只想要先把非常眼前的问题给处理掉,
没有人在想长久的事情。我们常常接收到很多地方民众
传上来的零碎意见,却很难判断哪些有用、哪些没有用。
只是市政规划绝对不能单看眼前,一定要做长久思考,
再建立起地方社会的动能。所以我一直强调,做规划最重要的事,
不是写规划报告书,而是要和所有利害关系人都讨论过,
让大家都能同意我们这么做的理由,接着还要给出一个愿景,
让大家知道,即便你我做的事情不太一样,至少彼此都有朝同一个方向前进。
举例来说,新竹城隍庙一带,近20年没有人敢碰,
可是我们既然有个愿景,想把新竹打造成宜居城市,
变成全台湾走路最舒服的地方,那么城隍庙一带应该还是
可以重新规划看看。我们设计在城隍庙前面做个三角形的小公园,
还把一条路变成步行街,即便是这样简单的事,
我们在执行上也很小心,足足花了3个月来回讨论。
为什么要花上3个月?因为光是封街做步行区这件事,
就必须和里民、居民都沟通过,要一而再、再而三地
跟他们来回确认,确定没问题才能下手执行。
从人行道工程谈现行采购法的盲点
我们对新竹的宜居规划中,其中一块是水环境的营造。
首先我们希望把头前溪和17公里的海岸线给做好,
恢复两者的河相和海相,接着在生态的基础下做景观营造。
针对这两条水文线,我们的第一优先是保育,做好保育之后,
才会来谈后续的景观和活动。
换成旧城区里面的两条圳沟,隆恩圳跟汀甫圳,
我们就可以用比较人工化的方式去处理它。
当然我跟各位保证,虽然说是人工化,大家还是会看到非常多的树。
新竹市最核心的旧城地带,面积大约是1公里乘以1.2公里,
有很多具历史的街道可以串连在一块。在我们的愿景中,
如此一块历史区域,倘若能跟绿地、水环境连结成功,
走在其中便会非常舒服,可以把新竹打造成步行城市。
我们打算让汀甫圳跟隆恩圳,成为一个低调的水岸空间,
不用什么十二生肖,也不用什么弯弯的月桥,就是一个很朴素、
很简单的水岸空间。朴实、简单的背后是有道理的,
比方说区域内的枢纽:经国绿园道,当我们参与规划时,
已经有人在里头做设计了,设计师本来安排很多弯曲的动线,
毕竟一般做景观的思维,是要做得柔和,而曲线正好
能够达到这种效果。可是我一进去就请设计师把曲线改成直线,
告诉对方我不要看到任何的弯。原因很简单,
在台湾现行的法令之下,工程上面只要做出这个弯,
品质就会变得很差。我宁愿你把弯的地方全都改直,
但是所有铺面都要铺得非常平、非常平。
各位今天如果到现场去看,会发现我们真的把那条路上的
人行道铺得很平,连台北市都比不上。
一个弯为什么会影响工程品质?这就牵涉到采购法的问题了。
在现行的最低价标制度下,曲线铺面的品质往往很难被顾好。
这样说好了,台湾的采购法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弹性,
打个比方,如果你今天生了重病,你会怎么做?当然是到处
打听一位最好的医生,请他帮你治疗。可是按照采购法,
你得要上网公告找医生,要找到3位以上愿意为你治病的医生,
还要他们都有来投标才能开标,开标以后找一个价格最低的
医生帮你看病。听到这里你会不会觉得自己死定了?
所以我一直鼓吹采购法应该要扭转最低标,朝最有利标来处理。
除了最低标的问题,我认为采购法还有很多地方要修改,
譬如说评审名单应该要公开才对。由于过去的环境重视防弊
甚于兴利,大家会觉得好像评审名单一公开,
一定就会有厂商送红包给评审委员,产生图利的弊端。
但其实大家都错了,公开透明才是最好的防弊。
很多国际的竞图,评审委员都是公开的,
只有台湾自己内部的竞图是不公开的。这不是很奇怪吗?
如果公开会有问题,为什么国外的制度都公开,
而且台湾自己的国际竞图也都采公开?
当然我知道专业界有一点不同的意见,
有一些采购评审委员很怕碰到一些压力,
所以这个我们还是需要持续做沟通。
再者,采购法也应该要让专业意见在标案撰写的阶段就被纳入。
如同我前面所说,大家如果跟政府部门工作过,
就知道标案的产生本身常常是不专业的。承办人员写完标案
放上网后,专业者一看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
所以我建议标案产生的源头,就应该要将专业纳入,
才能确定这个标案本身是符合专业、可以被执行的。
最后,我还想建议把艺文采购从母法中独立拉开。
现行的采购法母法,是把所有类型的采购都放一起,建筑放一起,
设计放一起,艺术文化和买垃圾桶也都放一起,
可是艺术设计的特殊性很高,不像清洁人员这类的劳务采购
比较一致,你没办法用同样方式,对艺文团队的策展人进行要求。
大体上我认为一个进步的法案,应该是立法从宽、执法从严,
而不是在立法端就全部把你绑死,把所有可能发生的弊端
都想在里面,导致最后自己绑手绑脚,没有办法做事情。
政府绝对不是万能,好的政府就是要懂得拥抱专业者。
台湾也不是没有钱,虽然我刚刚说各县市政府很穷,
必须跟中央要钱,可是终究来讲,我们真正缺的不是钱,
而是缺对的计画。对的计画怎么来?还是要从规划做起,
而且要找到对的人来做,当你找了一个很烂的人做规划,
做了以后当然一点用都没有。我之前在中央政府审案子的时候,
看过成千上万的烂案子,从地方递上来要钱,
这就是没有好好做规划的结果。所以我还是要强调,
台湾现在真正缺的是做规划的人,这个人不只是写规划报告,
还要跟所有利害关系人都谈过,能够让大家同意一块往前走。
只要台湾能在好的规划基础上,找到好的专业团队尽早进场,
不要让不专业的事情来做专业的决定,就有机会好好翻转。
(作者为实践大学建筑设计系专任副教授。
本文整理自“文房・文化阅读空间”举办的“设计改变
城市”系列讲座,由社计事务所共同创办人吴汉中担任
此系列主持人及客座主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