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登革热病毒有四种型,患者感染到某一型的登革病毒,就会对那一型的病毒具有终身
免疫,但是对于其他型别的登革病毒仅具有短暂的免疫力,还是有可能再感染其他血清型
别病毒。
重复感染不同型别的登革热病毒还可能导致较严重的临床症状,甚至可能发生较严重的登
革出血热。
大部分人被感染后没症状,但血液却有病毒抗原。这些人跑去捐血,可能造成传染。流行
病学的研究,在疫区被蚊叮未发病的人往往是发病人数的好几倍。
少部分会出现典型登革热症状,极少数人可能进入危险期,发展成登革出血热或登革
休克症候群。
2. 典型登革热的潜伏期约为3至8天(最长可达14天)。病人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的这段
期间,称为“可感染期”,或称为“病毒血症期”,如果感染者在这个时期被斑蚊叮咬,
那么这只斑蚊将感染登革病毒,病毒在蚊子体内经过8-12天的增殖,这只斑蚊就具有终生
传染病毒的能力,当牠再叮咬其他人时,就会把体内的登革病毒传染给另一个人。病毒不
会人直接传人,也不会透过空气传染或接触传染。
3. 台湾主要的病媒蚊是埃及斑蚊与白线斑蚊,牠们的共同特征是脚上有白斑。叮咬人的
高峰是在白天,约在日出后的1~2小时,以及日落前的2~3小时。
埃及斑蚊主要是南部才有,白线斑蚊遍布全台。
4. 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治疗登革热。疫苗的话目前国外有,但是尚未在台湾核准上市
。台厂高端疫苗(6547),正在开发登革热四价活性减毒疫苗,目前在第三期临床试验。
总结
防治登革热重点就是蚊子,蚊子,蚊子(不姓姚),不要被叮咬,防止被传染
同时也是防止传染给别人。
登革热没药医只有支持疗法,台湾目前没有预防的疫苗。
积极清除孳生源,所有积水或容器都要处理好,不要让蚊蚊可以产卵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