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评 ] 诗,如何过火?想诗、谈诗、念诗、玩诗

楼主: esed ( )   2010-08-05 18:15:59
※ 引述《Lemon68 (手指剁剁剁)》之铭言:
: 《中外文学》第32卷第1期(2003年6月)
: 〈诗,如何过火?想诗、谈诗、念诗、玩诗--《中外文学》三十周年系列座谈之二〉
p.153-p.155
夏宇:罗智成实在很厉害。我在上个世纪还是高中生的时候,到台大的大礼
   堂听他们唸诗,罗智成就是这样一直讲话,一直讲话,侃侃而谈。他
   刚刚讲,其实很多东西我并不是那么同意,可是我根本就忘记他刚讲
   什么了,所以也根本就没有办法反驳,这就是他最厉害的地方。
   讲到诗的位置,我倒是满喜欢诗被逼到角落这样一个冷淡的情况。事
   实上我非常非常喜欢这种状况,而且很愿意去珍惜它。当诗在一个比
   较不被重视的角落,其实有一个很大的自由,你真可以为所欲为,没
   有那么多压力。我的诗几乎都是在这种很喜欢被忽视的情况下成长出
   来的。当社会根本不了解诗是怎么回事,而且不太关心它的时候,正
   好就是你可以爱怎么写就怎么写的时候。我很怕推广诗运这种事情,
   我觉得这件事情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而且一点兴趣都没有。不去推
   广诗运,但诗的乐趣是可以分享,但就好像二十年前台北市要提倡涂
   鸦画一样,有些事情是不能“提倡”的。有些东西在没办法被清楚说
   明白的时候,其实是最好的。所以对我来讲创作最好的基调,其实就
   是那种被冷淡的状况,我很怕以后我会失去,当我的诗集可以卖到几
   千本的时候,其实真的是失去了一种东西。我跟渥克特一样不喜欢引
   自己的诗,可是现在就不小心记了一句:深入后所失去的表面,怎么
   办?
其实我比较知道什么东西不是诗,比较不知道什么是诗,而且我其实
没有那么多兴趣替诗下定义,在创作过程中也不断修改诗的意义。这
种情况其实有点像是你没有办法跟一个情人永恒相守的时候,你只好
不停地变换情人,你只好不停让自己处于一种恋爱状态中维持那个幻
觉。当你不能修改情人的时候,你就只好修改情人的定义了。我必须
承认我真的不像罗智成他们一天到晚都在想诗,谈论诗的问题。我丢
三落四的,因为生活已经让我非常眼花撩乱,我的生活其实比诗精彩
多了。如果诗的意象跳跃那么快速,那我的生活简直是空中飞人一样
。我脑筋里的状态是极端混乱的,包括我现在讲这些事情的时候,还
是没办法整理出那么清楚的结构。
  
   也幸好有诗这个形式,让我好像真的找到一个归宿一样。有人问过我
   为什么不写小说?我想想我大概没有办法写小说。我只能很谦虚地容
   身到诗的形式里面,我觉得很幸福能在诗这个形式里面找到一种声音
   。
   然后刚讲到《摩擦》。陈义芝是说《摩擦》怎么读是不是?我也不知
   道怎么读,而且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弄出来的。它真的是一个意外,其
   实很多诗都是这样子。我有时候写诗很快,可能几分钟就写好一首诗 
   了,但写完之后我会放在那边。也不是说要让它沉淀什么的,就只是
   觉得放一放比较好,所以就放在那边。通常要出诗集的时候,已经一
   放好多年了,几乎算是旧作了,但我也满喜欢这个过程。前几天我碰
   到一个bass手,他告诉我一把好的bass是怎么做出来的。他比较人工
做的琴跟机器做的琴。一把手造的琴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必须先找
一块木头,先让它在荒野中摆上个十年,遭受风吹雨打。在那种自然
的暴露损伤之后,它会保住自己最好的肌理,可是该去掉的就会被去
掉,必须真的等到十年以后,那块木头才能制造出一把好琴。机器做
的就不一样,可能就是找一块稍微好的木头,然后就很快做好一把琴
了。分别则是手造的那把琴不会变形,可以经得起各种气候和环境的
侵袭不会走音,但是一把机器打造的琴就是比较容易变形。我想诗的
那种很冷清的地位,很可以提供这块木头,也就是诗的成长环境。在
座的各位都很年轻,如果你们写诗一时得不到发表,一时得不到重视
,千万不要太在意这个情况。我觉得十年的沉默或成长都是极端可贵
的,就像那块木头一样,是需要经过那段时间的。
诗怎么写出来?我没有办法具体跟你们讲我的诗怎么写出来,但我倒
是可以讲最近在我脑中一直有的一个画面。我现在试着用语言把这个
画面翻译出来。……(待续)
作者: devmask (X)   0000-00-00 00:00:00
真好借转个人版
作者: dashell (dashell)   2010-08-05 22:51:00
期待ing~~
作者: ailys (アリス。)   2010-08-15 23:22:00
谢谢分享 :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