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半觉得感慨的作品
故事大略是讲一个男子偶像团体发生了某个团员离奇失踪,经纪人不得已找来了曾是警探有业界名声的侦探找人,慢慢他们发现原来某天团队受访时,有人寄了一个39年前的卡式录音带给电台 一切的怪事都是由此开始
这部电影我是偶然找来看的,全然不知道里面的偶像团体GENERATION是找本人饰演自己,也不知道导演就是清水崇
老实说,看完前半段会有点惊艳这部片的水准还不差,废话这可是当年制作出咒怨的清水崇啊~
我是电影看到一半感觉有点熟悉,于是边看边搜寻才知道是他,其实电影有些元素(奇特的人声、受咒物传染还有总是叫俊雄的孩子)都会让人联想到他,感慨的是如果是其他人,你会欣慰江山代有才人出,如果是他 我只觉得好像变不太出新把戏?
这部片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 人物角色都在为剧情服务,所以很多时候这些人不该作这样的事情,但他们都还是做了
好比爸妈联手勒死沙那,偶像团体都快断灭了还跑去凶宅送死、女经纪人没头没脑跑上楼之类的,这些桥段会毁灭观影感受,但清水崇做了,而且弄得很糟糕,让他的这部作品变成纯粹要吓妳而有这些剧情(虽然说咒怨也是这样),但成名二十几年还这样 欸欸欸
还有就是因为这是真人乐团饰演自己,所以就没有全员团灭的结局,这跟清水崇以往的作品大相径庭 我有点搞不懂他为何要拍这样的电影?
总之,后半段收的非常匆忙,也没头没脑的就解决了,要我给出个分数 可能5/10吧,前面氛围真的做得不错,大部分演员都演的不错
好像今年拍了Sana故事主体的电影?看到背景在学校
作者:
purpoe (Elaine)
2024-11-06 23:08:00其实我从咒怨就觉得这位导演都没什么特别的剧情或特殊悬疑,就是一直吓人,单纯吓人,包括他之后跨海合作的“僵尸”也是完全不搭那部
2013的僵尸,是林正英死后,剧情最有新意,跳脱原来死胡同的香港僵尸片了。在缅怀过去僵尸片荣光时,又能见到新意,只可惜这类型恐怖片,在这已经是回光返照了。当然,这部分还是以制导编都有的麦浚龙为主,只是引入日式恐怖片的要素,虽然嫌归嫌,但在日式恐怖片的投入与成绩上,清水崇还是最让人推举的前几位至于说为何这些恐怖片导演,后来拍出影片的感觉都差不多??因为这样才正常,就像要说书人改变说话方式来说故事一样,无论是谁都会不习惯,也讲不好的,倒不如让他用同样的方式,来讲别人的故事。后来不觉得恐怖,是因为我们都习惯这些人的手法,会觉得腻,但要你去看其他导演或其他国家的恐怖片,你却不一定看得下去...。就如原PO的感想,一方面嫌又是类似的手法,另一方又嫌,怎么跟以前的作品大相径庭...所以并不是这些导演不想改变,而是大家不习惯他们的改变...后来的树海、犬鸣、牛首村,就是清水崇用他的方式,来说这三段知名的故事。当然会有人觉得拍得不好,但又有哪位导演拍了树海、犬鸣、牛首这些故事呢??
我还蛮喜欢日本一些翻拍CH2恐怖故事的电影 比如永江二朗(如月车站、渡假村兼职)还有山田雅史(恐怖便车),他们有试图在我们熟悉的都会传说多了些创意跟转折甚至,我觉得台湾那些要拍恐怖片的导演也可以考虑取材CH2,在已经相对故事架构完整下重创会不会比较好?
这些故事有个共通的问题点,那就是内容不够多,顶多30分钟的戏剧就可以演完,就跟毛骨悚然撞鬼事件的长篇长度差不多。要拍成电影需要更多的内容,势必改编之下,会造成增加的内容跟原始故事有差异。永江的还看过鲛岛事件、FPS,就是会觉得,只能看一半,接着剧情不是不搭,就是觉得内容很漫长其实用泰国恐怖片鬼3惊、鬼4虐、鬼乱5这样的分段故事,会比较紧凑好看。
FPS我也看过 这种水准我不会进电影院看的 我是说他们这种以既有故事架构去创作看起来也不错,台湾 可能随便拍部片都能上千万票房太好赚吧 这种合集式恐怖电影没人要做 不过,前阵子电视剧倒是有类似都市传说的城市惧集水平还不错 也可以看看
郑进一的鬼故事就合集式,合集式有相关与不相关的,三更这类可以相关也可以不相关,而韩片怪奇大楼则是相关,以前港片也不少这类合集式的,如怪谈协会,这类很像是百鬼夜谈,讲很多个鬼故事后,最后合在一起至于说FPS,是觉得实验性质比较重的家庭式电影。想用第一人称,目标可能是VR,但故事部分太薄弱电视比电影受限多,光尺度就有差,但恐怖片常常好看都18禁,养不出未来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