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节目结束之后热度消散了不少,但我相信留下来的人都是愿意花时间讨论的,可能有些人之前就看过我写的这篇,还是欢迎一起来二次讨论。
看这节目的途中,我一直想到不久前(一年间)Gai去上一个音乐性质但不限于嘻哈的节目,刚刚回去找却已经忘记影片的确切标题了,内容在说一个乐团内的女团员讲述来这节目的原因,而她的原因是:“教育听众。”
Gai听到这句话之后,对此言论感到不悦并出言反驳,认为妳上这节目的原因是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并让更多听众接受自己,且她那番话透露出表演者比起听众是更高等的思维,相当不可取。
之所以牵扯到Gai,是我认为这节目确实是有除了推广(台湾)饶舌之外的另一层目的,在2017的有嘻哈元年以来,观众对饶舌的期望与印象由“押得真多、唱得真快、听得真爽”开始,其所造成的影响直到这一两年间才渐渐有回转的趋势。为了“扭转”这股“歪风”,为了让大家明白“饶舌”并不是只有像对岸那种的,让你知道台湾也有这种音乐,大嘻哈时代有意无意地带上了这个目的制作节目—“教育听众”。
“教育听众”并不是不好,它只是为了证明自己与众不同的一个手段,我相信四位评审的脑中并没有明显地带这个想法去评判选手,更多他们期待看到地我想是让我们听众惊呼:“原来这样也可以吗!?”并学着去欣赏以往没听过的音乐,但问题在于这个目的容易与观众脱节,尤其在中国已经证明自身那套标准在商业价值上有着巨大的成功,这行为着实是个高风险高报酬的豪赌,大嘻哈时代最后的结果可以说是成败参半,但我认为总体来看带来的效果已经超出预期了。
能让我看到带有意涵的例子,除了100秒大力称赞粉炼、KI、大麦等非“有嘻哈”式风格选手,较为明显的便是复活环节了,评审在挑选表现好的遗珠的同时还会把名额留给自己“特别钟爱”的选手,原因很多就不多说了,比如先前提到的粉炼、KI,还有JY、Sowut。
就如同《说唱新世代》的鱼翅,我认为在复活(晋级)争议性大的人物的时候,评审的复活(晋级)原因可以不要只用简单的三言两语,尽可能详细地让观众知道“他们屌在哪”比让他们在节目上继续走下去要重要得多。
节目的前中利用这个豪赌建立了口碑,有些选手也跟着节目收拢了巨大的人气,但节目的评价雪崩却不是因为这个豪赌,而是利用“进步奖赛制”把和节目相辅相成的“人气选手”淘汰。
人气选手之所以是人气选手,就是因为他们在先前的表现特别出色,即便节目组的初衷不是想要整人大逆转,却为了音乐性节目中难以界定的“公平”把节目的评价鬼转向下,我只能说也许是先前的“反有嘻哈”式豪赌给他们带来了自信,到最后反而得不偿失。
不管如何,这节目带给选手们的曝光都是实实在在的,节目组讲这节目的希望客群是那些会在电视机前面看的叔叔阿姨(?),但我认为这节目真正客群是那些只关心《中国有嘻哈/新说唱》,只听过顽童、走到飞的“浅层嘻哈年轻人”,而实际上有机会去消费支持歌手的也是他们,让他们知道台饶的多变和与众不同,这点确实是有做到的,respect。
而过程中有许多选手因为比赛结果受到网络攻击,虽然我不认为所有批评都像是某些人所说的都是无意义的建议,我还是要讲一句没品的公道话,如果你对比赛结果不满,那就去找台上四位评审(理性)讨论,选手只是做了他能做的,比赛的结果是评审决定的,如果不公那也是评审的问题。
下篇是关于个别选手的心得,其实两个部分侧重点不同,所以就分两篇来放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