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弟在嘻哈版第一次发文。
刚好我老婆(她没在用PTT所以代PO)在写关于看完大嘻哈时代的心得。文章里头谈到
PiNkChAiN,还有三小汤等等(所以昨天一对一battle看得很不忍阿…)。
因为本身比较少听嘻哈音乐,文章是谈到关于嘻哈以外的(文学),给大家参考参考
https://reurl.cc/R0R9me 文章全文连结,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以下就节录关于节目部分的
‘
过去对饶舌毫无研究,最接近的一次是大学文学史中 “The Beat Generation” 美国二
战后“垮掉的一代”,Allen Ginsberg 身为一位以假乱真的精神病人兼诗人,唸著
Howl 长诗控诉时代。小众的学生、作家、艺术家、骗徒、吸毒者形成了“披头族”,深
深影响 40-50 年代后现代主义风潮。垮掉的一代也在 60 年代转变为“嬉皮士”,用流
浪生活表达政治立场:反民族主义、反越战、反传统宗教,批判中产阶级价值观。
垮掉的诗人们自由不羁的形式和 Jazz 即兴互通,因此出现了“唸词”和“吟唱”错落的
形式,这样的特色也影响了接下来 Hiphop 和 Rap 的发展
…(中间略)
第一名是黄嬉皮的 PiNkChAiN,看了第一场表演直觉就是拜伦式的鬼。首先他的 beat 永
远在抓不到的点,但会有自己的轻重缓急,又很准确。词的内容在经典、世俗、各种语言
来回穿梭游走,很莫名其妙却一切有种“偏执嬉皮在人间”的合理。
黄嬉皮 的行为艺术像游击式的 anti-normal 革命军。PiNkChAiN 作品多从现象的矛盾切
入,如同他自己说,吐口痰在马桶,就能在平常大便的地方开始阴阳合和、生命起源的联
想;新专辑《笨拙与激情》来自米兰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段落灵感,“笨拙与
激情”完全是今日艺术家在现实下的处境。《一直都在我房间》,越想找,就越找不到,
其实就是不用找了,答案就在自己的房间(自我意志的世界)。
有些是经典之作的影射,如《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对于米兰昆德拉说的不能承受之“轻”,PiNkChAiN 有一种大麻式的感知‘不能承受的
生命之轻,让人晕眩,让人向那个晕眩臣服,晕眩就是对于坠落的渴望,有的时候轻得不
得了在梦里有梦到过,有的时候重的不得了在路上有不爽到过。’像是致敬又带有某种直
捣经典的恶搞。
另一位是台湾 Emo Rap 的代表人物、“把 17 岁那年活了 10 次”的三小汤。今年 27
岁,他和 Leo王、春艳是同期的 rapper,也曾是颜社旗下歌手。因为性格不够社会化、
在饶舌以外的世界找工作频频受挫,累积抵抗社会期待的压力,导致长期为精神疾病所苦
,有一段完全无法创作的黑暗时期。
他和 PiNkChAiN 有一个共通点,是能透彻觉察日常生活中的吊诡,在歌词中发挥的淋漓
尽致。而三小汤因为他阴郁却真诚的风格,让这些觉察又更加耐听:
《11/4》
故乡中的异乡人 / 又过了几盏路灯 / 看似无尽的旅程 / 陌生与熟悉 / 我是城市中的旅
人
("Stanger at Home" 精神的流离失所造就心灵的孤儿,昆德拉把现代处境称为“终极
悖论”)
灵感 是喧嚣的奴隶 / 被关在 孤独里 / 我沿着 他留下的足迹 / 不再 感到被遗弃
(alludes to《过于喧嚣的孤独》)
’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