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边比较强,这争不出个结论。
但是以人口比例来讲的话,中国那边实力好的饶舌歌手应该是比我们还多没错。
当然,差的一定也是比我我们差的多。
不过我在想论freestyle的话,台湾应该输一大截,毕竟中国那边有办比赛,而且还是以省为单位。
小青龙,新秀,姜云升,爆音,PGONE等等。
每次访谈的时候都说自己是哪一届的冠军。
而台湾的话,这类型的比赛不是没有,但规模真的不大。
BR,Q毛万,柯萧。
有FREESTYLE的新生代吗?
还有压迫的环境:
台湾太自由了,相比中国限制太多,所以他们在用字遣词上,会更加琢磨花更多的心思。
其实我有个疑问?
新疆到底算不算幸存者偏差。
艾热,那吾,马骏,多雷,福克斯,刘炫庭,ATHREE,沙漠兄弟等等。
老实说实力都相当令人惊艳。
还有我觉得最重要的:
就是台湾少了一个能让你曝光的舞台。
中国有,还一年三个。
我们不去探讨,资本主义,商业化,有没有签约镜头。
这节目的价值就是曝光,流量。
多少饶舌需要且渴望这么样的一个舞台。
我要讲一件实在话:
我们观众,没有义务在你还没成名之前,主动去找到你。
现在资讯发达,网络方便。
每个人都能上传自己的作品。
每个人都有可能听到那些歌,或是永远听不到。
这是因为舒适圈的关系。
你想想:
我想听个歌。
前几天派伟俊数位专辑上架。
我听一听整张专辑,半个小时就过去了。
觉得不错,又再听一遍。
这样一个小时就过去了。
你有没有听过:最近一直循环哪首歌哪张专辑,这句话。
大部分的人听歌,一定都是从自己喜欢的歌手开始。
这张听完就听他的另一张。
像当初瘦子灵魂出窍我就循环这张专辑很多次。
当你这阵子很喜欢某个歌手的时候,你就会一直听他的歌。
而同时也压缩了听其他歌手的时间。
对大部分的人来说,听歌是一种消遣,一种情绪上的抒发。
我现在听伯父跟着唱心情正好,滑个YouTube异乡人出新歌了,试问有多少人会点进去听呢?
其实也就占用你三四分钟的时间。
但很多人听习惯自己的舒适圈了。
把音乐当背景音乐做自己的事情。
听喜欢的歌手的旧歌,或是他出新歌了,亦或是这阵子广告打很大,大家都在听的歌。
没有时间去踏出听歌的舒适圈。
就音乐来说:
种类不只饶舌一种啊。
更别说日韩欧美,其他国家的歌。
再来,人生不仅仅是只有听歌这件事吧?
上班,下班,吃饭,睡觉。
扣掉这些你确定剩下的时间都会拿来听歌?
社交,出游,逛街,其他嗜好兴趣?
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
真正在听歌的时间又有多少?
又有多少人会用那些时间去听听自己没听过的歌手的歌呢?
派伟俊,如果不是i don't wanna lie一堆人推,然后观看次数超高。
我可能会因为还停留在功夫熊猫主题曲,就不去听了。
就跟吃饭很像:
平常吃习惯了,就都吃这家。
偶尔才会跑去吃一家没过的。
在那之前,你可能是因为大家打卡,美食部落客推荐,才决定要去的。
在茫茫人海中,被推荐才选择了他。
就像我一开始提到的,台湾欠缺一个曝光的指标性舞台。
让大多数的人,可以主动因为附加原因看到妳。
以前我也很常乱听,听一些没听过的,观看次数低的。
但真的很久很久才挖到璞玉。
台湾的大学cypher。
我当初也是找了一堆板上没po过的学校来听。
大部分的感想就是浪费时间。
真的不好听。
同样时间我为什么不再循环一次范特西呢?
你可以说我不够热爱饶舌。
虽然我自认听饶舌歌已经占我听歌时间的八成了。
但生命不仅仅只有饶舌。
工作,摄影,约会,马拉松,看书,影集等等。
真的:
我们听众,真的没有义务在你还没成名之前,主动去找到你。
顶多得奖,或是突然爆红的时候,我会搜寻听看看。
喜欢的话,循环清单又多了一笔。
就这样。
当然,粉丝陪着偶像一起成长,也是另一种过程。
看看台湾要接下来办的那个嘻哈节目,会不会让台湾的饶舌歌手有更棒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