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话说十一月初时我做了一个蛮大的决定
跟我同公司有个后来的同事实在太夸张了
进公司几乎每天必睡 还睡到打呼 又臭烟仔
我部门也就两个而已 还可以睡翻天
一气之下妈的我直接把公司炒了
唉……虽然听起来很不理智
但我毕竟出社会也一段时间了
感觉这家伙要是没法赶走最后吃亏的一定还是我
那在闲下来之后我自然就想到要找些事情来做
其实刚开始我是把目标放在环岛健走 or 樟之细路
樟之细路也是国家绿道一条 只是交通方面更麻烦而已
环岛就不用说了 就需要时间
但想想我像是还没有野营的经验
设备什么的准备起来还挺麻烦的
于是最终只好把目标改成 把剩下的淡兰北路走完了
老实说因为是做过功课的 北路对我来说只算兴致还可以
并没有把它放第一顺位
不过都决定要走了 就干脆点一口气走完吧……
简介:
0828 瑞芳车站 什么都有
-一般道路
0914 新柑桥 饮水/厕所
-一般道路
0941 苎仔潭古道口 旁边福德宫有厕所
-苎仔潭古道 原始山径
-琉瑯路 石阶/陡上
1014 流笼头
-琉瑯路 石阶
-九份 一般道路
1045 九份国小 什么都有
-一般道路 曝晒
1124 树梅坪古道口 厕所
-树梅坪古道 石阶/陡上
1140 树梅坪观景台
-一般道路
1200 金山福德宫
-一般道路
-碎石路
-原始路面/石阶
1300 柑仔店遗址
-原始路面
1334 灿光寮舖迹
-原始路面/石阶/湿滑 多处过溪
1411 黄吉祠
-原始路面 (一段钻箭竹丛)
-一般道路
1455 杨廷理古道续行岔
-百二阶古道 原始路面/石阶 (一段钻箭竹丛)
1531 慈愿寺 厕所 但有狗
-一般道路
-鸡母岭古道 原始路面/蜘蛛多
1620 福安庙 厕所
-原始路面/石阶 蜘蛛多
1632 杨廷理古道登山口
-一般道路
1709 澳底
20231107
0828 瑞芳车站
这天早早起床搭车来到了瑞芳车站
刚开始还不小心走错路跑去后站去了
由于瑞芳是个大镇 吃喝齐全 在这里用完早餐才正式出发
火车站出去之后的淡兰指标
看上去真有点不太起眼
往瑞芳第一市场方向前进
对面即瑞芳桥
官方路线指示则往下个瑞芳桥前进
前面这段三爪子坑路直行经过瑞芳国中
再来就是新柑桥
这里是淡兰北路两条主要路线:灿光寮古道与入兰正道的分岔点
0914 新柑桥
今天走灿光寮古道自然是过桥
往九份方向挺进
这里的路径稍微复杂
总之穿过民宅往明灯路方向移动
(话说直接走明灯路过来应该更快吧)
陆桥底下涵洞终于又见到指标
躲在禁止通行标志后面的指标
总之是靠右那条路
颂德隧道
北37这条路是通猴硐的所以车也是非常多
前方就是知名的员山子分洪
0941 苎仔潭古道口
北路的柱子真的有够多
苎仔潭古道这样短一条也有一根
爬上年代久远的水泥驳崁
大多都是这样原始的土路
裸露感还是有一些的
岔路往右接老土地公庙,另外还有一条往下的石阶路
接着就是穿行过竹林
这天气倒也不太泥泞
很快就见到精美的琉瑯路
接着就是一路陡上,650m
琉瑯路以前是做为台车轨道使用
所以路线几乎是一直线往上
在步道里可以说比较少见的
像这样的隧道让人印象深刻
也可以推测当时台车的高度大概如何
有条岔路往一个新盖的什么水金九园区
老实说封住也太可惜了
以观光为目的的话封路不觉得是什么好做法
由于有遮荫的缘故虽然是一直陡上倒也不会太热
1014 流笼头
路径转为平缓
这里的展望还算可以
不休直接开走
再往前一点明显展望就好得多
今天八斗子基隆屿都非常清晰
基隆山,这也是难度不高的一座
接回一般道路
想当年企鹅妹就是走这条路上九份
过隧道都是很有印象的
经过颂德公园/小粗坑古道口
基山街/轻便路岔
照理说两条路都是可通
基山街会快一点 少爬点陡坡
在企鹅妹气喘嘘嘘停下来休息的平台看了下
这里的夜景也是很棒的
九份道路真是非常之乱
不看地图老是不知道怎么走
从金山岩旁边楼梯上去终于看到一个指标
1045 九份国小
既然都来了自然补一下阿柑姨休息一下
话说今天应该是平常日早上
外国人还蛮多的
真不要怪这里房子为什么贵 呵呵
另一角度的基隆山,可见基隆山东峰和雷霆峰
九份的路实在太乱了
我觉得真不知怎么走就是往上爬
走到接瑞双公路
这里直接往右
远处茶壶山、锯齿剑龙都是走过了的
必须走公路就是比较闷
而且这里车还多 又曝晒
1124 树梅坪古道口
还好很快就接上树梅坪古道路线
这里的猫似乎对我挺有意见的
入口阶梯往里走就能看到
经过应该是以前的矿坑
又是陡上……还好并不难走
你这么短居然也一根柱子
如果是因为风景好的话那也无话可说
继续陡上
这已经是这段路最后的陡上了
1140 树梅坪观景台
非假日人还真不少
正对面就是接草山战备道 同时也是灿光寮古道入口
虽然时间来看还算是乐观
但我还是没休息选择继续赶路
这里的景自然更好
以灿光寮古道的知名度自然要有石柱的
话说事后我查资料才知道TNF越野跑也包括了这条路线
虽然草山战备道道路平缓舒适
但开放车辆通行的缘故
时不时就得让道
芒草花景观逐渐丰富
路上还看到清理杂草到一半的工班
季节真是太对了
不过这里变成有个问题
让后面在走草岭古道时觉得很无聊
1200 金山福德宫
这里是多方向岔路
左陡下往金瓜石地质公园
右往貂山古道
之前TNF越野跑在这里设置了补给站
貂山古道旁另有一条路往牡丹山方向,翻过山头就是不厌亭
记得杂草丛生(虽然人气不差)
从高处拍照下来,风真是强劲,让我不得不打消吃饭的念头
继续往前看到地上指标柱写着貂山古道?
经过本山地质公园石碑
越野跑路线好像是从这里上来
继续往前走
真的别怪我现在才来分享
我都觉得芒草季活动放错地点了
这样看剑龙棱真有点龙背的感觉
又一岔路通金瓜石地质公园
来到灿光寮古道岔路处
前面半屏山步道如果爬剑龙整段不从Y字窄口陡下茶壶山步道
往半屏山方向就会从那边出来
接下来变成碎石路了
弄得脚蛮痛的
不过风景无敌
这里岔路又好多
照理说照片里应该要往左
不过我看起来像都通就直走了
毕竟直走看起来路比较大条
结果下个岔路我就没那么肯定了……
刚好有个路过的山道ㄏ……重机骑士冒了出来
打听知道旁边树梅矿场是越野练习场地
往左的话有个柑仔店什么的指标
那就是了!
好心人当然要给予感谢
不知道为啥要缠封锁线……
让我还犹豫了一下
路径还有分岔
但就相对很好辨别
进入林区了
这分岔很有印象
以前还没指标的
只是直走到底通往哪里到现在我还是不清楚
接下就是频繁的陡下
原始人工复古路面肯定是不容易的
不过也因此比较湿滑一点
过一个小溪都得小心
这也有印象
横向是以前台电保线路
所以看起来就很宽阔
接下来不时有陡下石阶
但灿光寮古道是真的知名
路径基本都维护得很好
还有像这样做了护栏的
1300 柑仔店遗址
做为灿光寮古道中段的休息点 位置很好
我就在这里停下来吃东西
但没想到居然有野蜂出现
害我手忙脚乱收拾东西闪人
这指标还是比较容易让人混淆的
简单说灿光寮古道路线会中途切往牡丹
后面杨廷理古道则是直往外澳方向
话说TNF越野这几条都包括在内
很有识别度的小瀑布
三岔路
其实多数人 包括我才遇到的一团登山团都是从牡丹上来 走到树梅坪
杨廷理古道相对少人走
这次我就不打算走到牡丹了 这一段我也不打算走
大概以后有空再说吧……
过溪 比起中路小心一点都不是很有难度
算是很有记忆点的流笼座
同样这马达也是弃置了几十年
应该是早前台电人员遗留的碗盘酒瓶
萧家古厝遗迹,之前被做为工寮使用所以保存相对完整
里面还有很多不合时代的遗留
没想到还有上坡
1334 灿光寮舖迹
没想到这都有石柱吧,如果想蒐集整套就只能乖乖走过来哈哈
以前做为往来邮便使用
占地其实还颇大
接下来的路开始有点混乱
若不是有布条还蛮难看出路径
频繁过溪
路径变得比较差了点
古厝地已经几乎看不出模样
有布条才看得出西边石阶
奇怪这真的是越野跑路线吗……
一看就得小心走的陡上石阶
途经几处驳崁地
让人想起中坑古道也是类似这样的
只是个人觉得中坑古道还比较好走一点
难得有宽阔的好路
感觉有点不妙
办越野跑时应该没这树吧……?
又过溪
这里小溪流不少
总算恢复正常好路了
再见到指标是在岔路处
还有一条指往“灿光寮古道登山口”被扔在地上
不过这里的登山口是指牡丹方向的那个
这里自然往黄吉祠方向
黄土路的上坡还不差
好快就接到一条斑驳的产道上
1411 黄吉祠
实际上走产道也可通
但我们自然选择走山路
看起来也是很不错的山路
不过这里为什么淹水了……
只得小心绕过
岔路处石阶往下会接到灿光寮12号 简家古厝
继续往前也是通的
不过石阶又有钩人植物挺烦人……
和产道末端接起
简家古厝
也是难得很有心思才整理恢复成还基本保持原貌
直接续行屋旁路径
这里指标还贴了QR code XD
接下来跟指标走是要往右穿过竹林
只是这条路还真滑
不小心就蹭了一下
这段路有点差
真的是越野跑(ry
有布条还是比较能辨别路径
以前的灌溉埤塘
越野跑……?
这真的没法跑吧……
地上完全只有烂泥
只能靠倒竹硬踩着过去
后面简直是整人的箭竹丛
相较之下之前南路那石嘈碧湖路真是好太多了
好不容易稍微能休息一段
然后又给你钻 钻到说不出话
这段阿杂路好险是不长
后来看TNF100路线 这里出去就马路往上草山雷达站了
接着又是开始踢马路
这岔路还特别放了指标避免你走错
稍微看了下是保线路
过往经验一定是好的
才不像刚才那种兽径
不多久看到 不知为何设置在这里的指标
1455 杨廷理古道续行岔
看看时间其实挺晚
实在无法就这样停下来休息
要不是刚才的钻竹丛……叹
还好这样的路径给人很有信心,开始加速
呃……
结果又钻了好几分的竹丛
我就不信杨廷理会钻这种洞
这就是资料里说的百二阶步道
确实是条石板阶梯路
继续一路陡下
另有岔路往所谓游家古厝
跳过不取
感觉绕远路
真的感动不用再出现竹丛了
又有岔路好像往什么太子宫,跳过
接下来路面许可,加速
又岔路,右边保线路,左边才是正路
二路都通
老实说我实在很想走保线路
被竹丛吓怕了
好在这次没让我失望
竹林穿行
1531 慈愿寺
最后这段阶梯又湿又陡好危险啊
远远就碰到寺庙的狗狂吠
害得我连借厕所都不想了
双溪的凶狗北部第一
无奈,继续上路吧
左边有条小路算是捷径
不然走马路就得绕个弯
此地名为鸡母岭街
过一小桥就能见到指标
正确的路是得要走水管路
真的很少人走 蜘蛛丝有够多
又有传统古道的样貌
还好接下来的路就舒适多了
这抽水水箱让人很有印象
多个指标在这是不是怕人走上右边那条明显好很多的路
这一段又称鸡母岭古道
好时髦的招牌
真的好时髦
这刻字就有点不必了……
整体还是不错的
就蜘蛛有点多
历史交会点……?什么玩意
我只知道左边是水梯田路线
竹林就是人迹的证明
没想到还有这种走在溪上的路
又一以前的灌溉池塘
比上个大得多 应该还有在利用
尾段路迹差了一点
这段真棒开心
因为是农场被整过地
路径变得很好
进入社区了!
不过杨廷理古道还没完
这时先切去福安庙上厕所
1620 福安庙
只记录时间
正对面就是续行路 没有错
虽然时间很晚接近入夜
但已经来到有人烟的地方
难免心理上会比较踏实
入口有绑布条还是比较明显的
在这里被两大只人面蜘蛛……哎呀
路径不是挺好的吗?
满脸蜘蛛丝痛苦不堪
不过后面都是农园路
路径还是比较好的
开阔的路径真棒
原本应该是杂草丛生
被整理过就是舒服
最后的石阶
已经能听见车流声
1632 杨廷理古道登山口
总算是……出来了
不过到外澳还是有很长一段距离的
这时间已经没有公共汽车了
不然从双溪火车站可搭F811到文秀坑站
这里只有列出到吴沙墓的距离
不过到澳底大概就是两公里多一点
只能乖乖踢马路
经过核四厂地
最后总算在完全天黑之前到了澳底……
1709 澳底
这个站叫澳底臻信福……?好怪
不过让我惊讶的是居然能从湾潭串到这?
之前中路查资料应该没到澳底才对?
不管怎么说今天应该只能到澳底
虽然接下来澳底到福隆走自行车道
但摸黑走难免还是觉得不妥
更何况福隆到石城有够短
还不如把路程加过去走
比较麻烦的是时间太晚的话 澳底的公共汽车去到福隆还是比较少的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