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yuhui6666 (派大星教授加博士先生)
2021-03-13 19:12:32各位前辈好,我是入门不到半年的新手,喜欢在登山时,观察周遭地形来培养对路的感觉
。登山时,我都会好奇路究竟是怎么被开出来的,甚至会好奇为啥前辈会想选择走这条路
的原因~
看到台大山社苏文政医师以多年对于路的无数观察,最终整理出来关于路的三大定律:
1. 每条路都有一个主要目的。
2. 每条路都以最省力的方法达到该目的。
3. 越常用的路越明显。
看完觉得颇有意思的~好像可以解释路选择的逻辑,举例来说,棱线纵走(展望好,容易判
位,不容易迷路),腰绕(可以绕掉小山头,较为省力),高绕(前方可能有危险地形如崩壁
之类的)
但有些情况如下切或上切,我不太清楚如何去判断适当的下切点或是上切点?
感觉下切到溪底就有风险在,陡+滑,又或是切错了,上不来的窘境
我好奇有没有一个选择的逻辑(像判断的条件,风险评估)?也好奇前辈开路时,是先在地
图上去规划呢?还是现地去判断呢?
想听听大家的经验与想法,谢谢~
作者:
PsMonkey (痞子军团团长)
2021-03-13 19:26:00我只想说:不要再自删了
作者: kuo1680 (badouzi92) 2021-03-13 19:48:00
蛮有趣的问题
我自己在开队选路线之前,一定是从翻地图、看等高线、看空照图开始的就是了
作者:
wave1et (百分百殖利率)
2021-03-14 10:04:00有些路是动物走出来的,或是大自然产生的!高度不变,省时间一定不省力!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21-03-14 13:27:00问完删文是蛮自私的行为,以后会有人有类似问题,况且删掉也不尊重花时间认真回应你的网友们有些溪不得不过,当然就得切到溪底,而过溪点正如换棱点会尽量寻找比较不危险的路线,虽然只是从很难挑比较不难
公共论坛所有的分享都是有价值的 如果得到答案就删那就变成群众的贡献只服务你一人了
推推,现在大家习惯走已开发好路线,少有了解路思维,虽我也不是老手,但先前学习到一些前辈指导,大概略知一二,像你说不知道下切点、或遇到危险地形这之类的等等,可以参照路>>鹿,人在走之前,早有动物们帮我们走了,所有仔细观察,可发现水鹿大爷踩过的痕迹,事前也可以去地图产生器叠图,确认危险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