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美丽的帝王之山:南湖大山

楼主: roylu91 (Roy)   2020-10-28 20:36:55
完整图文游记:https://roylu91.blogspot.com/2020/10/blog-post.html
南湖大山,台湾代表性大山。山型雄厚而有“帝王之山”称号、南湖圈谷则是台湾罕见冰
河遗迹、此外可近距离欣赏一枝独秀的中央尖山。南湖大山美丽独特的景致,成为热门登
山路线。另南湖群山与中央尖山合称中央山脉“北一段”,走一趟“北一段”可入手8座

湾百岳。
一、“北一段”行程规划与准备
(一) 原定计画与准备
这次成员共三人,原行程包括:南湖群山、中央尖山,就是所谓的“北一段纵走”,时间
安排宽松的8天。没在爬山的人可能会以为8天很厉害,而高手看到北一段8天则会以为是

烂行程,但8天规划,纯粹就是依据自己实力设计。行程未请协作,部分天数必须扎营。

此除了基本登山装备,包含睡袋、帐篷、食物、炉具,最后平均每个人还是背了17~20公

装备。队友上,我们三人虽皆未走过这条路线,但因一起爬过多次山,彼此熟识,相互了
解实力,包含公有装备的重量分配、行进间的配速、行进时人员前后安排,都考量到彼此
程度。对我这种身为最弱的队友,让我走在中间,整趟行程几乎都走在一起,顺利完成这
次登山。
(二) 体能训练
由于原本行程计画达8天,除了南湖群山,中央尖山则是比较具挑战性的一座山,因此行

也拟定了自己的体能训练计画。大约出发前三个月,每天下班从桃园骑20公里Ubike回台

,遇雨就到运动中心跑步、做重训。我想持之以恒一段时间的体能训练,即便只是简单骑
脚踏车,坚持一段时日,都会不知不觉增强登山时的体能。
(三) 计画与变化
这趟行程,最终未依我们原订计画。在出发前气象预报,除了前2天好天气,接下来因锋

会下一整周的雨。但因为仍有2天的好天气,最终仍决定出发。原计画第一天是中午从宜

搭国光号前往胜光登山口,改为自己开车凌晨4点从台北出发。我们想法很简单,就是趁

气好尽快赶到南湖圈谷。原本糜烂的行程,就变标准行程,第一天到棱云山屋,第二天到
南湖圈谷,再视天气,决定是否去中央尖山。最终我们放弃了中央尖山,北一段行程缩减
一半,变成标准的南湖大山4天行程,但运气好,南湖大山给了我们4天好天气。
D1:胜光登山口~云棱山屋(扎营云棱山屋旁)
D2:云棱山屋~南湖山屋(扎营南湖山屋旁)
D3:南湖东峰、南湖主峰(宿南湖山屋)
D4:南湖山屋~胜光登山口
二、南湖大山上山路线
(一) D1:胜光登山口~云棱山屋
1、 胜光登山口-6.8K登山口
海拔落差:约500公尺
距离:4.5公里
上河参考时间(思源哑口出发):2小时20分(去程)、1小时40分(回程)
实际行走时间(含休息):2小时20分(去程)、2小时(回程)
(1) 胜光登山口(海拔约1800公尺)
南湖大山目前不外乎从“胜光登山口”或“思源登山口”起登,这两处皆位于“台7甲”
线
路旁(思源哑口-武陵农场间)。步道每100公尺设有里程指标,里程数是从“思源登山口

起算,目前多数人从胜光登山口开始。不过这两处登山口,其实差别并不大,两者会在里
程指标“4.8K”叉路处交会,从“胜光登山口”会少走2公里的路,但坡度比较陡,而我

这次就是从胜光登山口开始行程。
(2) 果菜园、胜光山、4.8K叉路
胜光登山口起登,一开始沿着果菜园的产业道路上山,产业道路的终点是一处蓄水池,随
即会走进笔直的针叶林中。从胜光登山口到“4.8K”叉路口,会先经过此次行程的第一座
山头-“胜光山”(海拔2285公尺,无展望),由于这是条非常大众的登山路线,即便走在
茂密森林里,路径清早已被踏的清晰可见。
从“4.8K”叉路开始,到“6.8K”登山口,这2公里的路,可以说是南湖大山最好走的一

,除了一两处小崩坏路段,几乎是没有起伏的平坦步道。
但如果说这登南湖大山的第一段路程有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去、回程的感受怎么差那么
多。去程,可能刚起登,体力充沛、心情愉快,不论是蔬菜园的产业道路,还是后来林间
的上坡,留在记忆中的就是轻松愉快的走,岂料最后一天踢了20公里下到这里,怎么没印
象,树林中的路有那么陡,菜园中的路怎么有那么远。
2、 6.8K登山口-松风岭-多加屯山
(1) 6.8K登山口(海拔2310公尺)
6.8K登山口,是个宽阔的平地,目测放个十顶营帐应该不成问题,从行前搜集资料中知道
这附近有活水源。若从宜兰搭乘中午出发的国光号,下午三点多从登山口起登,5点应可

到6.8K处,在6.8K处扎营是我们原本计画的选项。但6.8K处就登南湖大山而言,其实还在
很下方,若下午才出发的人,亦可选择到松枫岭扎营,或多加屯避难小屋过夜。不过我想
爬南湖大山,多数人都是一早出发,并不会在6.8K处扎营。
(2) 松风岭(里程指标8K附近)
6.8K登山口后,路径开始陡上,这段路程,笔直针叶林长满山头,而我们就踩着脚下的树
根努力向上。撇除辛苦的向上走,或下山的赶路匆匆,若能不赶路悠哉在这森林漫步,应
该会很享受。从6.8K出发,大约需1个小时,爬升300公尺后,可抵达8K“松风岭”。这是
一处棱线上的松林防火巷,地形平坦,地面一层厚厚的松针,宛如一张柔软的地毯,看着
阳光穿过树木撒到地上,好想慵懒的赖在这里,只是前方还有遥远路途,还是必须揹起重
装继续向前走。
(3) 多加屯山避难小屋(或称:多加屯铝屋,约8.55K处)
经过松风岭,不远处即可走出这片针叶林,大约距离松风岭500公尺,即可抵达“多加屯

避难小屋”(须从叉路走进去约30公尺处)。这间小小的山屋,整理的蛮干净,这次来就遇
到2组山友住这小屋。
(4) 多加屯山(海拔2795公尺,里程指标9.3K)
过“多加屯山避难小屋”后,即会进入比较低矮的箭竹林,林中先会遇到“多加屯水利三
角点”(指标8.6K处,海拔2723公尺),然后再往前到9.3K处附近,从箭竹林的小叉路钻进
约1分钟,即可抵达“多加屯山三角点”(无展望视野)。
3、多加屯山-木杆鞍部-云棱山屋
(1) 木杆鞍部(海拔约2500公尺,里程指标11.1K)
标准南湖大山行程,多数人第一天会从胜光登山口走到云棱山屋,而这第一天路程的最高
点就是多加屯山。多加屯山后会有近2公里的下坡(高度下降约300公尺),直到“木杆鞍部
”。木杆鞍部,对爬南湖大山的人,意谓著棱云山屋已快到了(约20分钟路程),而若要单
攻“中央尖山”的朋友,则会从木杆鞍部叉路继续往南湖溪山屋方向前进。
(2) 云棱山屋(海拔2615公尺,里程指标11.7K)
云棱山屋,位于前往南湖大山的中央位置,也是多数人登南湖大山第一天选择过夜的地方
。云棱山屋内有55个床位,山屋外可扎营,山屋有厨房、有供水,不过云棱山屋的水,来
自集水器储存雨水、露水,严格讲水源并不稳定,我们这次来就处于水源吃紧状态,一来
人数爆满用水量大,二来是前2~3天并未下雨。不过运气好的是,水量虽吃紧,但仍够我

料理简单晚餐,还有隔天所需饮水。但如果山屋真的没水,依据行前搜集资料,另可下切
至旧云棱山庄取水(活水源)。
(二) D2:云棱山屋~南湖山屋
1、 云棱山屋-审马阵登山口
爬南湖大山,我个人感觉比较累的一段路,就是从云棱山屋上审马阵。云棱山屋(海拔261
5
公尺,里程指标11.7K处),审马阵山(海拔3140公尺,审马阵登山口指标14.8K),两地距

3.1公里,海拔落差约525公尺。但从云棱山屋出发后,一开始并不是爬升,而是一路下降
,到指标12.4K处才开始向上陡升。这一段路并无危险路段,但感觉就是走不完的陡升。

果遇到天雨路滑,由于脚下经常踩着树根,可能要注意避免滑倒。下山时,我就在这路段
滑了5-6次。
2、审马阵大草原:审马阵登山口-南湖北山
前往南湖大山,在审马阵之前,多数时候走在森林中,直到接近审马阵,会走出高大茂密
的森林中,印入眼帘的是无阻碍的高山展望,每一座看的到的山,都是我们台湾名号响当
当的大山,虽然审马阵登山口距离南湖圈谷仍还一段路,但走到审马阵山,不论视野上、
心情上都很明显感受,南湖大山就在不远处,对辛苦走到这的山友来讲,这视野是一支激
动人心的强心针。
(1) 审马阵山(海拔3141公尺,里程指标14.8k)
审马阵山,台湾百岳排名83,三等三角点,严格讲审马阵山顶展望并不特别,但审马阵山
顶距离审马阵登山口仅约100公尺,把装备卸在登山口附近,走个5分钟即可登顶。审马阵
山就是登南湖大山顺路轻松捡取的一座百岳。
(2)、审马阵大草原
从审马阵登山口后一直到南湖北山,这一带就是所谓的审马阵大草原。网友莫名曾如此形
容“曾经站在审马阵草原近距离看过南湖大山,绝对忘不了那极具震撼力的雄伟景观”(

阅:审马阵的一片银白)。南湖大山耸立在审马阵山的对面,中央尖山则在南湖大山的后
方?
远处,新台币两千元纸钞上的南湖大山,就是从审马阵草原这一带拍摄。从审马阵登山口
,穿越审马阵草原,到南湖北山登山口,坡度起伏不算大,沿途美丽景致相伴,虽然距离
也有4.5公里,需花1.5~2个小时,但走这一段路就在不知不觉中走完,完全不像前一段上
审马阵山那样累人。
(3) 南湖北山(海拔3536公尺,里程指标19k)
南湖北山,台湾百岳排名21,中央山脉上最北的百岳,三等三角点,也是兰阳溪发源地,
山顶展望良好,天气好可从山顶直接看到宜兰出海口,亦是拍摄南湖大山、中央尖山的好
地方,若能将这两座经典的台湾大山,以合适的比例放入镜头,搭配黄昏时的光线,相信
会是一张绝美照片。
南湖北山登山口(19K),是爬南湖大山一个重要的指标地点,往叉路走个200公尺(约5分钟
)
即可上南湖北山。而再往南湖大山方向,就会进入危险路段“五岩峰”。
3、五岩峰断崖 (危险路段)
五岩峰,可谓是前往南湖大山的最后一哩路,也是前往南湖大山的途中比较危险的一段路
。全长1.2公里,大约需费时1~1.5小时翻越。翻过五岩峰,南湖最美丽的圈谷即立刻的出
现在我们眼前。
五岩峰,就是南湖北山、南湖北峰间的一段连续断崖。需上上下下翻过五座断崖,一侧是
断崖,直下山谷。有惧高症的我,行前就知道,这会是比较辛苦的一段路,为此今年还特
别到剑龙棱、五寮尖进行克服惧高的训练。不过实际走来,五岩峰并没有想像中困难,危
险路段都有架绳,真正裸露感高的地方也没几处,虽然免不了还是会肾上腺素飙高。但我
想有惧高症的人,顶多就是在此与网美照绝缘,稍为慢一点、小心一点,通过应该都不至
于有太大困难。
穿越五岩峰后即抵达南湖北峰(海拔3592公尺,非百岳、无基点),此时美丽的南湖圈谷即
出现在眼前。不过南湖北峰距离圈谷下方的南湖山屋仍有700公尺距离,必需沿着碎石坡

降210公尺的高度。这段路去程就一路滑下南湖山屋,而当走下圈谷回头看南湖北峰,会

觉回程时应该不太妙。
三、南湖圈谷、南湖山屋
(一) 南湖圈谷
南湖大山除了以帝王般气势的雄厚山型闻名外,最迷人的就是台湾少见的圈谷地形。圈谷
对我这种“圈谷控”,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魔力,试问大自然中要有多少完美条件的偶然配
合,才能在造山运动及冰河侵蚀所蕴藏的庞大力量中,形成这完美的U型谷。
当然我不是地质学家,仅知道学界对南湖圈谷是否为冰河遗迹仍有争议,甚至对冰河地形
中的:冰帽、冰斗、U型谷、圈谷等名词定义,也搞不太清楚。顶多知道河流的下切会形

V行峡谷,冰河缓慢但庞大的移动力量会形成U型峡谷。但一知半解的地球科学知识,并不
影响我对这种完美壮观地形的迷恋。
南湖圈谷,山友们都以上、下圈谷称呼之。这代表着有两条明显、且一般人可辨识的圈谷
地形。这两条圈谷主要就集中在南湖主峰、东峰鞍部,向北延伸到南湖北峰、南湖东北峰
。此即战前日本学者田中薰与鹿野忠雄命名的 1号圈谷(上圈谷)、 2 号圈谷(下圈谷)。

中薰与鹿野忠雄发现南湖大山区共有19个冰斗,其 中 12个密集分布在上、下圈谷周围(

究主持人:王鑫,研究人员:杨建夫、郭彦超,“南湖大山圈谷群古冰河遗迹研究初步调
查”,研究机构:台湾大学地理学研究所,执行单位:内政部营建署太鲁阁国家公园管理
处,页9、10 )。
(二)南湖山屋(手机讯号点、水源)
南湖山屋,位于“下圈谷”北边、南湖北峰斜坡下方,路程指标21k处,海拔3394公尺,
2001年11月启用,室内有40个床位,另南湖山屋已抵达圈谷,附近地形广阔平坦,若没抽
中床位,附近亦可就地搭帐篷。
南湖山屋西南侧有一个小山坡,从山屋走过去约5分钟,当地协作称这里是“网咖”,这

坡的西侧可一路望向西边的圣棱线,是南湖山屋附近欣赏日落的地方。而这里会被称做“
网咖”,就是有良好稳定的手机收讯。此外,行前资料说山屋旁5分钟路程即有活水源,

过我们来的这天,在场的协作、山友跟我们说,水源必须从“网咖”下切南湖溪去取水。
我们沿着“网咖”西侧的碎石坡下切,在穿越一片森林后,即可看到南湖溪上游。这段下
切取水路程,大概就是60~70度的陡坡,虽无危险路段,但来回大约需要30-40分钟,背个
5~10公斤的水回来,也是满头大汗。不过下切取水也不是没优点,这水源处就是南湖溪谷
,水源直接取自清澈的溪水,溪水冰凉、丰沛,附近环境清幽,用这冰凉干净的溪水,洗
洗脸、擦拭身体,很享受的一件事。前往溪谷水源处,由于并无指标、亦无明显路径,所
以要注意地面上的叠石,基本上沿着叠石一路往下走即可,如果是傍晚时前往,记得带头
灯。
四、南湖群山
南湖大山一带,除了在来时已经过的“审马阵山”、“南湖北山”,另有“南湖大山”(

峰)、“南湖东峰”、“马比衫山”、“南湖南峰”、“巴巴山”,共7座台湾百岳。此外
从五岩峰过来时经过的“南湖北峰”、还有南湖东峰前往马比衫山会经过的“陶赛峰”,
这两座也都是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虽未名列百岳,却都有迷人景致。
(一) 南湖群山两条完整路线
抵达南湖圈谷后的路线安排,一般体力的山友,若要走完这南湖群峰,可能需要2个整天

间。如果时间不足,亦可仅安排主峰、东峰,大约半天时间,即可欣赏到南湖大山代表性
景致。
路线一:向东沿南湖东峰棱线延伸路线
南湖山屋-南湖东峰-陶赛峰-马比杉山 ,需费时一整天,当日往返南湖山屋
路线二:向南的中央尖山路线
南湖山屋-南湖主峰-南湖南峰(巴巴山、中央尖山叉路口)-巴巴山,这路线也是北一段
前往中央尖山的路线,会安排此路,多数应该都会再从南湖南峰叉路口下中央尖溪山屋,
原路往返南湖山屋、或前往中央尖溪山屋,都是一日路程。
(二) 第三天:南湖群山实走的简易路线(南湖东峰、南湖主峰)
花了2天上到南湖圈谷,根据气象预报,这第三天开始,锋面会通过台湾,但半夜起床看

繁星满天,看来我们有机会不用只是在山顶看一堵白墙,但如何利用天气转坏前的时间,
我们也就只能且战且走。
1、南湖东峰
凌晨4点即摸黑前往东峰,从南湖山屋侧边的小路先上到上圈谷,再沿着溪沟走向南湖东

鞍部,这一段路虽然摸黑,但不难走,跟着离线地图,还有地面不时出现的叠石,快速顺
利的抵达东峰鞍部。
南湖东峰是由板岩地形构成,从山腰到山顶都是大片的碎石坡,路径不是很明显,又是摸
黑上山,然后不时飘来一阵阵的雾,结果我们稍微往陶赛峰方向走过头,但在微微曙光下
,云雾也散开,队友忽然看到后方的山顶,有一根柱状物,那应该就是南湖东峰的牌子,
此时南湖东峰就在眼睛可见到的不远处。
南湖东峰,海拔3632公尺,台湾百岳排名14。坐在这冷冽宁静的山顶上,屏息等待日出,
空气仿佛要将世界冻结,就是这一瞬间,让所有爱山者感动莫名、激动万分。随着阳光洒
上南湖大山、中央尖山,配合忽影忽现的云雾,光影变化万千,整整在南湖东峰顶上待了
一个多小时,享受美丽家园的日出飨宴。站在这万籁俱寂的山顶,身为这片土地上的子民
,那是我无比的荣幸。
2、迷路的失败陶赛峰乱走
南湖东峰后,要去哪边,我们三个人都没有个底。这时候变成一场路线选择赛局,想往陶
赛峰、马比杉山,回程再绕去南湖主峰,这会让行程变的艰难,南湖主峰也势必很晚才能
走到,而好天气能否撑到那时候,我们也都没把握。另一个选择就是趁天气好先上主峰。
最终我们选择了妥协方案,先到陶赛峰。
南湖东峰前往陶赛峰,并无指标,亦无明显路径。一般前往陶赛峰、马比杉山,去程会从
南湖东峰走上方接近棱线的路线前往,回程会走下方从石洞猎寮、陶赛山屋遗址路线回南
湖圈谷。我们与另一队3人一同出发,当走入云雾中,然后钻进森林里,在山腰绕了一会

拿出离线地图,发现自己正处于上、下两条路径的中间位置,原本想直接往上接回应该走
的路径,但前方等高线非常密,又在完全无路径的森林里,浓雾一阵一阵覆蓋着我们。最
终我们决定放弃陶赛峰,往回先去重要的南湖主峰,也就是这决定,让这一天最后变成轻
松惬意的行程。
3、南湖大山主峰
南湖主峰登山口,位于南湖山屋往南湖南峰的路上(距离南湖山屋1.4公里,上河参考时间
55分)。另外南湖主峰、东峰鞍部间亦有一条平缓好走的路线,接到南湖主峰、南峰步道

我们这一天即是沿主、东峰鞍部前往南湖大山。在抵达南湖主峰登山口(主峰、南峰叉路

)后,大约就是20~30分钟的陡升攀爬,其中仅有一小段比较有裸露感(有架绳),对能走到
南湖大山登山口的人而言,这段最后登顶之路,应该都不会有太大难度。
南湖大山,海拔海拔3742公尺,台湾百岳(排名第8),台湾五岳的最北岳,山顶设有一个

等三角点,路程指标22.9K。南湖大山登顶,除了一种象征意义外,更有极佳的视野,还

俯视壮阔的南湖圈谷。这一天上午就抵达南湖主峰,接下来也没有要去哪,虽然太阳大了
点,但我们就赖在南湖大山山顶上。跟我们一起走的另一队山友,果然是完百高手,连炉
具、可乐、水果全带上山顶,有幸在3742公尺的南湖大山上喝一杯可乐
南湖大山,海拔3742公尺,台湾百岳(排名第8),台湾五岳的最北岳,路程指标22.9K,山
顶设有一等三角点。南湖大山登顶,除了一种象征意义外,更有极佳的视野,可俯视壮阔
的南湖圈谷、邻近的中央尖山、远处的圣棱线。这一天上午就抵达南湖主峰,接下来也没
有要去哪,虽然太阳大了点,但我们就赖在南湖大山顶上。跟我们一起走的另一队山友,
果然是完百高手,炉具、食物、可乐、水果一样不少的带上山,在3742公尺的南湖大山顶
上,大伙一起干了这瓶可乐。
花了2个小时在山顶,再花了2个小时聊天打屁的慢慢走回南湖山屋(正常回程约1小时),

时间足以再多走1、2座山头。甚至另一队的一名队友,已经第6次来南湖,这次连登顶也

登,直接在山腰等我们,拍摄他心爱的“玉山圆柏”。“山,永远都在”每一位山友都能
朗朗上口的一句话,但意境的体会、语意的解读、甚至价值的取舍,却是每个人独一无二
的经验累积,我也还在慢慢体会这句话的过程中。
五、返家
行程的第四天还是风和日丽,但我们还是根据最后的气象资讯决定下山。把身上多出来另
外4天份的粮食送给山上协作,凌晨4点从南湖山屋出发,摸黑走过五岩峰,依来时路走回
胜光登山口,用了近13个小时、踢了20公里,终于下山。
后记:
山,如此迷人,吸引那么多人前往,但山也是如此危险,最终不是每个人都能安全走回
家。
在束穗断崖坠崖身故的前台新金控总经理林克孝曾在日记写道:“我对山的浪漫想像使我
走上这条路,希望大家在怪罪我之余,也能因为这个浪漫本质而用另一个角度欣赏我的莽
撞”。我相信不只林克孝,每一位爱山者,DNA中或多或少存有这种冒险、浪漫因子。
每当有山难发生,排山倒海的批判多数未必有错。但实际在山上,每一个状况发生,都涉
及到下一步的应对,有时候所处环境是远比想像复杂。
还记得这次上南湖大山,在抵达南湖圈谷那天,听到直升机的声音,后来再听到山友说,
中央尖山那边失踪2个星期的山友遗体找到,直升机戴下山了。当听到这消息,虽然感到

憾,但也松了一口气,终于找到了。王先生9/16独攀北一、北二段,在中央尖山顶与家属
通联后失踪,最后被发现在北一、北二段间的死亡棱线坠崖。
王先生与我素未谋面,仅于fb社团相约,及私底下聊了几次,知道他是完百及走过多条高
难度路线的高手。9/16我原本要前往罗马纵走,做为此次南湖的行前训,因顺路原本要戴
他前往登山口,因此让王先生原9/15要出发的行程延后了一天,但我最后因公司事情而必
须取消行程,原本对他即非常不好意思,本来还期待他下山后分享极少人攀登的北一北二
段连走,直到噩耗传来,在这件事情上,总觉得有些罪恶感。我也仅能将王先生跟我谈话
的内容转知他儿子,以减少可能搜寻的范围,并祈祷他平安。
当然结局不是很完美,在事情告一段后,有一天他儿子传了讯息给我“请你别自责,爸爸
的事情也是天意,也因为你临时有事,我才能尽最后的孝道,送爸爸最后一程,戴爸爸去
爬山。……爸爸也很奇妙,没有任何兴趣就唯独爱爬山!至少爸爸待在他最喜欢的地方!也
希望这件事情可以让很多人学到跟爬山有关的资讯”。最后以同样是爱山者的身分,感谢
最辛苦的救难人员,在那么危险辛苦山区,不论生死,都要带回每一个人(【中央尖山死

棱线山域事故】台中市政府消防局第二救灾救护大队梨山分队)。
作者: jolyhsiao   2020-10-28 21:54:00
辛苦长篇用心文,不过南湖大山的高度写错了!是3742公尺!
楼主: roylu91 (Roy)   2020-10-28 22:15:00
感谢指正,已更正4处错误
作者: xxctsd (喔.....也还好)   2020-10-28 22:59:00
作者: jj1993620 (傻傻傻蛋)   2020-10-29 09:27:00
详细给推 十月初也才刚去完四天七座
作者: shengder   2020-10-29 09:46:00
推,写得不错
作者: ok032898 (000000)   2020-10-29 10:02:00
作者: jxigjll (jxigjll)   2020-10-29 11:39:00
推推
作者: jean108p (jean)   2020-10-29 12:36:00
感人推
作者: becker1124 (becker)   2020-10-29 16:27:00
推,写的很好
作者: yenchun (98degrees)   2020-10-29 19:29:00
作者: antx (哈~)   2020-10-29 21:27:00
推,好看
作者: jheart   2020-10-30 07:25:00
作者: yf90047 (阿冠宇)   2020-10-30 10:24:00
推推 上礼拜完成四天五座
作者: n0029480300 (NicK)   2020-10-30 15:04:00
推推,上次走5座,马比杉山来和回虽然累,但途中的景色真的很赞,陶塞峰、南湖东南峰非常值得去看看
作者: ethen008 (样本跟样本)   2020-11-12 12:55:00
推心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