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 山是最好的老师,让高山照亮青少年心灵

楼主: icandoit (向远方走去)   2020-04-23 13:22:15
https://reurl.cc/Y10XVl
山是最好的老师,让高山照亮青少年心灵,实践“永不放弃”的野地精神
──专访台湾生态登山教育协会 创办人 连志展
在故事之前
曾率队攀登多座八千米高峰的连志展,在少年时期是个自卑的孩子,走入山林后,他找到
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用心聆听来自大自然的野性呼唤,正因感受到登山给人带来的正向能
量,婚后他决心与妻子将登山的美好推广给更多人,期待为社会带来不一样的改变。
2010年推行“亚成鸟青少年野地教育计画”迄今,透过登山,帮助许多高关怀的青少年发
觉自身的独特,克服来自人际、家庭、学校等障碍,在成长阶段中最徬徨无助的时刻,成
为照亮许多迷茫少年少女的一盏明灯。
行驶于宜兰县三星乡的阡陌之间,我们在一栋木造农舍前停了下来,身形高挑而精瘦的男
子早已在门口守候。
他是人称“展哥”的连志展,初次通电话时,就能从言谈间感受到他从容而优雅的气质,
与本人相见后,更被那股踏实且温柔的磁场给深深吸引,仿佛是隐身于农田间的潇洒居士
,个性不喜张扬,隐隐间却透出温暖的光芒,相处起来相当舒服自在。
隐居乡间、衣着朴素的连志展其实大有来头,他曾在三年内统筹团队、完成攀登世界七顶
峰的壮举,协助台湾登山者征服多座八千公尺以上的高山,大幅提升台湾登山者在国际上
的能见度,让“永不放弃”的在地精神被世界所看见。独特的经历让他获邀至2012年TED
x Taipei 演讲,在短短18分钟的演讲中,他分享自己登山探险的故事,在台上举手投足
都颇具舞台魅力,让人很难想像,以前的他其实是个害羞自卑的小孩。
儿时的他并不像现在这般落落大方,求学时期父亲生了重病,无法像一般人一样出外工作
,回想起那段时日,连志展苦笑,“小学的时候填写家庭基本资料,看着父亲的职业栏,
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写,老师问起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日常生活的捉襟见肘及根植于心的家暴记忆,让他的成长之路充满了荆棘,无形之中更磨
损了他的自信心,不仅不敢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还经常觉得同侪都比自己
优秀,因而型塑出自卑而退缩的性格。
山林中的连志展(前排右一)与协会伙伴。(图 / 台湾生态登山学校 脸书)
回想起人生第一次登山,连志展笑着分享:“高中的时候看哥哥去爬山的照片,在一整片
原始的森林中行走,一边想像着他披荆斩棘的模样,觉得真是太帅了!”
深受启发的他,为追随哥哥的脚步,他报名了建国中学的登山社,不顾母亲出于安全顾虑
的反对,迈出了人生登山的第一步,硬是去了一趟两天一夜的登山之旅。尽管回家后被骂
到臭头,甚至母亲禁止他再去登山社,也没有让他心里的登山魂因此消失。
克服自卑 在山里找到充满自信的自己
到了大学的注册日,连志展兴冲冲地报名了登山社──这回再也没有人可以阻挡他对山的
向往了。大学第一次出行,他和社团的伙伴踏上了为期七天的山林探险,也遇见了令他意
想不到的风景。
“看着土地上清晰无比的动物脚印,内心很激动,虽然没见到脚印的主人,但那种感觉就
像是站在非洲大草原上,看着一整群野生动物从你面前经过。”大自然强而有力的鲜活生
命力,让他深着迷于大山的魅力。
登山有其迷人之处,却也存在许多风险。回程的路径因为人烟罕至,山径中又高又壮的芒
草,阻碍了动线也让他们迷失方向,一群大学生就这样在山上多走了三天。当时没有手机
可以对外联系,山下的家人们无不急得跳脚,还有人拜托警队展开搜救,而他的哥哥也做
好准备要上山找人了。
“我永远忘不了当时的情况,我们十几个人在山上一起吃一包方便面,因为已经离开溪流,
饮用水也所剩无几。大家又饿又渴又累,但是我们深知有彼此可以相互照应,所以并不害
怕。路就在前面,只要坚定地走,总会有走出去的时候。”
最后,凭借著坚毅不拔、相互扶持的精神,众人顺利地返回平地,也在连志展的青春岁月
里留下难忘的一页。
即便第一次登山有惊无险,后来连志展又挑战了好几座山,累积了几次成功登山的经验,
成为学长的他开始带领社团新生,并在练习成为一名领队的过程中,逐渐找回遗失已久的
自信心。作为一个典型的都市孩子,大学以前的生活全由家人照料,父母唯一的要求是好
好读书,课业至上的单一价值,让形色各异的孩子被迫屈就于同一套标准之下,就算是进
了台北地区第一志愿的他,也没有因此对自己感到满意。
“成绩好只能说是我比较幸运。我是在爬山以后才找到自己的,因为在山上什么事都得自
己来呀,没有人帮得了你。”连志展说,“像我以前没自己煮过饭,上山后竟然学会了做
料理,特别是身在什么都没有的山中,能够克服恶劣的环境,当下觉得自己真的好棒!”
出发前也有许多准备工作,规划路线、预想可能遇上的困难,成为领队后还得学会与人沟
通,面对不再只是自己一个人的问题,也要承担一群人的安危与压力,无形间锻炼出强大
的心理素质。
连志展把这一切归功于山,“山的环境很单纯,你付出什么,最后就会得到什么结果。”
开启以“山”为起点的珍贵缘分
登山不仅带给连志展健康自信的心态,也让他遇见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大学时期同为登
山社社员的陈贞秀与连志展相识十余年,山友来来去去,他们却对彼此不离不弃,携手走
过一座又一座的大山,最后决定以为期五十天的“中央山脉大纵走”计画为目标,决心踏
入彼此生命中的下一个阶段。
两人以高雄为起始点,一路向北行走,将对心爱之人与台湾这片土地的热爱合而为一。第
五十天抵达终点站宜兰后,于南湖大山上结为连理,更邀集各路亲朋好友,上山见证他们
平实而浪漫的爱情故事。
婚姻关系的开启并没有为登山的共同嗜好划下句点,反而促使两人积极思考该怎么把爱山
的精神延续下去,“当时觉得事情就这样结束实在太可惜了,我们很想把登山过程中体验
到的美好,分享给更多人!”陈贞秀的眼中散发出纯粹而炽热的目光。
婚后的三年间,两人努力奔走、召集一群爱山伙伴,最终于2005年正式成立“台湾生态登
山教育协会”,开始以课程与活动等形式,向社会大众推广“生态登山”的动人与乐趣。
“生态登山”一词启发于美国1960年代兴起的“无痕山林”(Leave No Trace)概念,展
哥认为登山者不仅该带走自己制造的垃圾,也应极力降低人在山中活动时对生态带来的影
响。
山是一所学校 带“亚成鸟”飞得更好
连志展在山里找到了自己生存的意义,而今他希望能帮助拥有相似经历的青少年,勇敢面
对生命中的挫折与徬徨,从登山时“靠自己”的成就感与自我肯定中,挖掘连自己也意想
不到的优点与特质。
协会于2010年推出“亚成鸟青少年野地教育计画”,聚焦于高关怀的青少年族群,期望让
更多孩子受惠于“山”这所自然学校的好。喜欢赏鸟的连志展表示,“亚成鸟”是介于雏
鸟与成鸟之间的特殊阶段,好比人类之中的青少年介于孩童与成人间,在那样青涩又充满
生命力的年纪,任何事件与经验都容易引起意想不到的巨大变化,进而影响他们的一生。
陈贞秀接着分享,有一回带领孩子们上山,众人走到半山腰时,一个孩子突然喊说胃痛走
不动了,小小登山队被迫停了下来。由于协会带团向来同进同出,只要有人要终止行程、
返回平地,全员必须一起行动,确保大家的安全。“不管是不是真的需要下山,我们认为
只有当事人才有办法衡量自己对疼痛的耐受程度,所以我们能做的是全然相信他说的话,
并且同理孩子的感受。”
站在杳无人烟的山林里,最坏的选择是停在原地不动,既看不见后头壮丽的美景,也无法
立即回到平地的舒适圈。正当大伙儿为是否继续登顶而僵持不下时,另一名孩子提议:“
我可以帮你多揹一点东西!如果你还撑得住,我们继续走好不好?”
其他孩子们听到了伙伴的声音,纷纷转而表示自己可以为受伤的成员多分担一些。感受到
来自大家的关心,原先走不动的孩子表示愿意继续前行,最后一行人成功的登上山头,孩
子们也在过程中收获了同理他人与团队合作带来的甜美果实。
从自身经验出发 同理青少年的内心需要
对许多登山者来说,行走在充满野性的山林里,从都市生活的盘根错节中抽离,置身于大
自然的怀抱是最令人感到放松的事。它是一趟特别的旅程,也是充满惊喜的冒险,可以看
见不同于都市丛林的壮丽风景,更能让人看见更多面向的自己。这样的疗愈过程,让山成
为了一面镜子,映照出人们内心的真实模样。
每一次带领血气方刚的青少年上山,总少不了争执与冲突的极端情况,一言不合就大打出
手、恶言相向的情况从不少见,爬到一半喊累就不走了也经常发生。
“情绪上的愤怒或意志上的薄弱只是最后呈现出来的结果,一定是面临心中的某些缺乏,
也许是不被关心,也许是不断遭受否定,让这些孩子选择用各种反社会的行为来表达。说
到底其实非常简单,他们只是需要大人的鼓励和关爱、看见他们好的一面而已,而且有时
单纯真挚的模样,甚至比一般的孩子还要可爱。”连志展说出这些话时,眼底尽是满满的
温柔。
台湾长久以来“课业至上”的教育观念,让许多课业表现不佳的孩子走向边缘,这并不代
表他们的身上没有值得被看见的优点。为了和孩子建立起长期的互动关系,2019年秋季协
会开始执行“青鸟壮游共学计画”,只要孩子表示喜欢登山、想要和团队完成更多山林壮
游,协会便会安排学期间的常态课程,利用周末时间上课、训练团队沟通等技巧。
例如三月底的周末,协会安排七个孩子以自行车队的方式,从位于忠孝东路的办公室骑往
国立故宫博物院。中途一名小队员表示自己头痛,车队不得不暂时停下,开始协调该如何
进行计画。当天担任实习领队的青少年,过去在爬山时总是落在最后,出发前志工们还有
点担心此次由她带领,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意料之外的是,这位令人担心的小女孩摇身一变,成了一名颇有风范的领导者,有条有理
地主持了临时会议,一一询问每位小队员与随行志工的意见,积极而成熟的处事态度,让
在场的大人们眼睛为之一亮,结束后更受到同侪的大力赞赏。
“这些孩子平常太少被赞美了,一般他们生活中的大人都看到比较负面的事,却忽略了值
得鼓励的部分,所以我们会刻意把这些机会放大,让他们得到一些成就感。”看见孩子成
长的点点滴滴,再再鼓舞了连志展夫妇,确信自己做的是正确的事。
每一次相遇 都有可能让“爱”延续
自“亚成鸟青少年野地教育计画”发起后,协会陆陆续续与许多社福机构合作,资金来源
大多依靠募款来取得,在讲求效率与产能的社会价值观中,“登山”被视为没有生产力的
一件事,对此连志展却有不同的看法:“想要让生命充满力量,有时候就必须要有取舍,
你会发现放下一些东西后,自己反而获得更多。爬山能让你练习放下一些执著,因为在山
上不是说你要怎么样就怎么样,爬山也需要面对一些生命的风险、危险的情况。在近距离
靠近死亡后,你会去思考除了赚钱以外,生命是为了什么?”
也许登山无法创造实质的产出,然而经历了最没生产力的过程,人们回到社会中工作,反
而更有效率与冲劲,因为对人生有了新的体悟。
谈及协会与青少年的互动关系,陈贞秀坦言并没有固定的维系方式,因为在资源有限的情
况下,就算是多次合作的社福机构,社工也希望让不同的孩子有体验登山的机会,因此也
许这个青少年爬完一次山,下次就再也不会相见。然而,经过十年的默默耕耘,过去在青
少年心中撒下的种子逐渐结出甜美的果实。
“前阵子有个‘亚成鸟计画’第一年带的孩子回来看我们,没想到他变成了照顾高关怀孩
子的社工,真的非常非常令人感动!他还表示希望能与协会合作,让更多孩子有机会在山
里找到新的自己!”说起这段故事,陈贞秀脸上有着满满的欣慰。在任何教育者的眼中,
看见正向能量能在世代间一直循环下去,大概就如同在山中感受到大自然源源不绝的生命
力那般令人动容。
傍晚时,站在田埂边的连志展与陈贞秀夫妇。
站在田埂边,连志展夫妻俩微笑着与我们挥手道别,水田中的稻子随着晚风缓缓飘摇著,
绵延不断的波形像是一整片绿油油的柔软毛毯,飒飒声舒缓了都市生活中的紧张焦虑,相
信也像这对可爱的夫妻,包裹住一个个青少年心中的不安与寂寞。
作者: riderrnsr (老黑)   2020-04-24 08:27:00
好文给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