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3/31已收齐,感谢受访者们&协助分享的朋友们!!

楼主: NChewinggum (嚼不尽的口香糖)   2019-03-30 19:01:32
目前研究尚须一名受访者
以迷途/独攀失踪或死亡山难者的“亲属”或“山友”为优先!
为讲求研究伦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打扰,不会主动联络山难者亲友
所以跪求多多牵线与分享<( _ 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爱的朋友们,您们好,我是台湾大学心理学研究所临床组的学生,
诚挚地邀请有兴趣者接受敝研究的访谈,邀请您畅所欲言,聆听您在亲友于山难前后,您
的各种生命经验,包含想法、心情、人际相处等,尤其特别想了解当您在亲友山难过世后
,您与失落相处、与生活中的人相处是怎么样的情形;最后,希望能借由本研究,让研究
者、助人工作者及社会大众更了解您,帮助众人在对于登山陌生的氛围中,更贴近山难中
丧失亲友的登山者的生命经验。您们的宝贵资讯也将帮助临床工作者更加理解山难者亲友
与山友的需要。
以下连结为访谈相关说明与报名方式,也万分感谢您们的阅读!
征求人数:5 名(缺一名)
目前为求经验饱和性,以迷途/独攀死亡或失踪山难的“亲人”或“山友”为优先
亲友定义:山难过世者亲人或当次事件前仍有联络的朋友
参与费用:每位受访者可领取新台币500元
所需时间:依受访者方便的时段,受访60至90分钟
所在地点:以台北、新北、桃园、宜兰地区为优先,依照受访者方便的地点
受访条件:
(一)有高山或中级山长程纵走的重装经历,曾连续两年以上频繁登山者(至少每个月爬一
次山,或一年有至少两次过夜登山行程),且频繁登山期间,有亲友于山难事件中过世。
(二)20岁以上之成年人,性别不限。
(三)排除条件:
(1)具精神科诊断且正在接受治疗者。
(2)台大在学学生。
访谈内容:受访者在亲友山难事件发生当时与之后的各种看法、情感、及想像,尤其是
与他人谈论该事件的感受与经验。
访谈方式:研究者以面对面且开放式的问题访问受访者,访谈内容全程录音。如参与者
同意,则寄出初次访谈逐字稿与再访大纲,于访谈后约半至一个月进行延伸访谈。
研究潜在风险、发生率及救济措施:本研究对参与者之危害风险极低,于访谈当下或后
续可能引发无法于访谈中缓解之负面身心感受或情绪反应的可能性极低,研究者会于访谈
中与访谈结束时确认参与者的情绪状况,若仍有情绪波动,研究者会提供可寻求协助之管
道及资讯,如各县市社区心理卫生中心、张老师基金会等辅导资源,并于后续致电关心。
研究之退出方式及处理:您可自由决定是否参加本研究,研究过程中不需要任何理由,
可随时撤回同意或退出研究。如果您拒绝参加或退出,将不会引起任何不愉快,或影响日
后研究计画主持人对您的评价,更不会损及您的任何权利。若您决定撤回同意或退出研究
,可透过电子邮件告知研究协同主持人,计画主持人将会把您的资料移除并销毁,不会将
之纳入分析。研究计画主持人或研究计画赞助或监督单位,也可能于必要时中止该研究之
进行。
保密协定:受访资料仅作敝研究用途,且将受访者身分匿名,亦隐藏任何可辨识受访者
身分的资讯,研究资料将于论文发表三年后销毁。将来发表研究结果时,参与者的身份将
被充分保密。以上的保密条款,会在访谈前再次与受访者说明及确认,并请受访者签署知
情同意书。此外,受访者在访谈途中可随时表达疑问或担忧,也可不具任何理由提出中断
或结束之要求。
有意受访者,请至报名网页填妥报名资讯,我将主动与您联系。
报名网页:http://0rz.tw/rjQ7u
若您有任何疑问或其他考量,也欢迎来电、来信、或私讯洽询。
研究生/联络人:邱壬贞
电话:0939-377-408
信箱:[email protected]
指导教授:林耀盛 教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