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商业圈杂感
(本来还想打一下多角化经营跟异业合作的部份,
不过自觉对这方面认识不深,等之后累积更多资料再纪录看看。)
我对台湾登山商业圈的粗浅认识,从其商品分类与收入来源大概可以分成3个方面:
一、 销售行程
二、 销售技术
三、 销售装备
一、销售“行程”:
就是大家常看到的商业登山团,行程从“三天两夜玉山行”、“两天一夜加罗湖”
这种国内简单行程,到“七顶峰-南美洲阿空加瓜峰21天255000元”、
“尼泊尔EBC+GOKYO直升机下山15日125,000元”等等国外健行,都可以归类为
“销售行程”的范围。
这比较像是旅行社的商业模式,只是差别在于地点基本上以登山健行为主,
客群也是登山客。所以概念上来说,这一类型的商业模式,其公司营运的成熟度、
领队/工作人员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能、以及队伍对国内外行程的规划能力,
应该要最广泛全面。因为这一范围并非要求登山的“技术能力”,
而是需要具备与客人沟通、规划行程、外语翻译、观光导游的这类导游技能。
这一方面应该也是最容易赚到“观光财”的来源。
二、销售“技术”:这一环基本上是最受户外人尊敬,
但似乎也最辛苦、最难赚到钱的一环。
何谓“技术”?
在商业登山团中可能只是带过观念,或以观光导览的方式,照顾客人走过的行程。
但具备专业技术的登山者,更有“技术教学”、“观念建立/引导”、“经验分享”
的整体感。而其中佼佼者不只有自己的户外生活观,有对整体自然界的生态观,
甚至有以自然界/人类行为/文明发展等等深入思考议题的价值观。
但由于在台湾教育中,“户外生活”一直是国民教育中失落的一环,所以官方没作的,
就由这些顶尖的专业户外人士来补足这一环。
只是因为政府的漠视,大众自然也就缺少关注与理解。导致专业的户外“技术教学”,
并未能得到“价值”与“价格”的相对平衡。
举凡溯溪、攀岩、雪地训练、高海拔医疗、野外紧急医疗等等领域,
无一不是需要经年累月在山域峡谷中,观察四季变换,累积对云雨风雪的经验,
并学习领导组织、医疗照护等等的知识,在多年的户外生活之后才能有所成果。
因此,这是极少数有志向的人士才能投身的领域,但由于光是在学习中所付出的金钱与
时间成本,以及到开始回收后的利润之不稳定与不丰厚,
基本上也是最难赚到钱与最小众的的领域。
三、销售“装备”:
这是整个户外产业相对稳定,风险较低,但需要大量资本才能撑起来的一环。
或是除非原本自有店面,可以耐的住库存堆积,以及景气或气候等大环境的不友善。
这一环又可分成“制造商”、“代理商”、“经销商”、“水货商”、“二手货交易”、
“维修商”到“消费者”等基本角色。当然,也由于是销售商品,
其主要的营运管销等方面,也比较类似批发零售业的运作模式。
在台湾也由于这一产业的老字号店家互相熟识,维持的价格就相对稳定。
除了极大的企业如资本额14亿的星裕具有拉高品牌价格的优势。
或是跨国企业如迪卡侬,有能力自产自销,所以能以极低的价格抢占低价格带。
否则,一般常见的户外品牌,除了国外网站少数特价折扣的时候,
其实对比国外原价并未太过高昂。
许多户外代理商在平衡国外售价与国内店家利润,
到消费者可接受的价格之间都有为此努力的趋势。
但是户外装备销售这一环,由于还是要从整体大环境与产业结构的改变来看,
所以在近10年来,网络电商兴起,廉航使得跨国旅行的成本降低,导致水货商增加。
而实体店面的人事成本提高,但国内经济的消费力无显著上升,
以及夏季冬季气候的不稳定(不明显),这多种因素都使得国内商家的经营困难提升。
虽然2014-2016左右有一波露营热潮,使户外装备产业看似有欣欣向荣的一段时间,
但过了那波热潮后,虽然品牌与商品越来越多元化,
但整体的消费力道似乎已不如前两年的兴旺。
小结:
多数产业都依赖整体大趋势,而大趋势下的种种面向:
政策/商业/社会/科技/人口/消费习惯等结构的变化,
会是引导各个中小企业兴衰的主要因素。猪在风口都会飞,
潮水没退大家就继续游泳,至于功课没做好就开公司,
自己弄垮自己的就不在讨论之列了。
总之,我个人是觉得台湾户外产业也像很多前辈所见,
明明是座可以吸引国外观光客来参访的宝岛,明明自身有诸多美丽的宝藏,
却不见政府有远见的开放与规划。只有漠视的中央政府、搞不清楚状况的地方政府,
还有营建署国家公园、交通部观光局、农委会林务局,
内政部消防署各个主管机关互踢皮球,或是只想推托闪躲不沾到麻烦就好。
虽不可否认,在大众不关心且有限的人力物力下,要推动台湾山岳观光规划非常困难。
但真正有价值的事情,往往正是因为它困难,而非因为它容易。
容易又有功劳的事大家早就抢去做了,但困难而有价值的事情,
才是引领台湾方向的政府机关,政治人物该去正视与努力的地方阿。
期待未来有一天,台湾的山岳旅游环境能与世界各国比肩,
从而也创造出新一波在户外产业中的绿色经济与观光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