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长近几年来一直在翻译日人在台登山的文献
最近他翻译到儿岛勘次的文章,觉得很惊艳,甚至告诉我
他往昔崇拜的三雄要改为四杰了(鹿野忠雄、千千岩助太郎、沼井铁太郎)
刚好有一篇儿岛勘次写的素密达的文章
我几个月前才刚走过圣棱,也是跟泰雅的伙伴们一起去的,看了十分有感
觉得我们住在这块土地上,也跟前人爬著一样的山
却对前人爬山一无所知,实在是太可惜了!
这篇游记里面还附有许多表情与角度都很精彩的图片
泰雅族人吆喝与欢乐的歌声仿佛都还历历在目
我记得跟巡山员O一起爬山时,他很喜欢放一首泰雅的歌
旋律就跟我在网络上找到的"泰雅织布歌"一样,但是节奏轻快得多
大豹社的泰雅织布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aYcuiKrZI
O告诉我,这是他母亲最爱的歌,所以他也很喜欢
歌词是"尤大斯、亚ㄍㄧ、亚发、亚亚..."
我问O是不是歌词里写的是思念已逝的家人,他说是
看到这篇来自五峰白兰部落的泰雅族人跟日本人一起爬上素密达的游记
(O是隔壁尖石的基纳吉群,其他巡山员则泰半是五峰的霞喀罗群)
我心中的感动难以言喻,这阵子跟泰雅族人一起爬山,真觉得他们是那么强大与乐天
他们一定也很想知道自己的先祖们是如何爬山的纪录的吧!
原文连结:
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6384685
以下附上全文:
(下素密达北壁,翻拍自儿岛堪次‘台湾の山’)
译注:本文译自儿岛勘次‘台湾の山’中的‘シミタの断崖’一文。当时23岁尚是大学生
的儿岛勘次,和盐见正、入江保太等三人于1933.7.10从京都出发,搭蓬莱丸抵基隆后,
展开近二个月的台湾山旅。他们在沼井铁太郎的协助下,攀登南湖大山 、玉山、玉山东
峰、南峰东棱、西南棱及东峰北侧的岩攀与大水窟山,之后陆续攀登圣棱线、关山越岭道
及关山。
本文‘素密达断崖’系儿岛的圣棱线山行中的一个片段,儿岛于攀登玉山诸峰后,8月9日
由竹东经上坪、清泉,再由田村台往桧山,登顶大小霸后,走圣棱线下志佳阳大山,8月
19日抵环山部落 ,再由四季返北。
儿岛勘次(1910-1979),在同志社大学山岳部期间即非常活跃,1933年3月完成积雪期的劔
岳早月棱线的首攀,其登山足迹遍及日本南北阿尔卑斯、千岛列岛北部、台湾、北朝鲜、
中国东北部、大兴安岭等。1966年6-12月担任同志社大学Saipal(尼泊尔/7031公尺)的登
山队队长,并带领首登。著有‘台湾的山’、‘登山历程’等
像用锐利巨斧狠狠砍下切口般的赤裸裸岩石
像牙齿般光滑的岩肤毫无预警地峭立于青黑森林及绿色草原之上
停下脚步的泰雅人指著说
‘素密达、素密达’
鹿被追赶进这断崖后无法前进而惊恐伫立
最后落得变成猎人囊中物的下场
所谓素密达听说就是‘猎物多的地方’、‘猎物聚集之处’的意思
相较于北侧险峻的景观
南侧是大森林
在有稳定水源的岩石下把地弄平
泰雅五人睡在较高的地方
低的平坦地则由长野巡查、盐见和我放松地伸直双脚地熟睡
晴朗的早晨
一知道今天要滞留
两个泰雅人随便吃完饭后就外出打猎
肥胖而一副头目架势的‘泰摩’(タイモ)
因为体格堂堂
所以叫他‘大泰摩’(カラホ タイモ)
长相端整而有开朗脸庞的‘比林’(ピリン)
内向话不多但常常笑意挂脸上
IMG_2737.jpg - 山行九年
跟随我们来的三个人
是‘武陶’(ウタオ)、‘哈韵’(ハユン)、‘犹民’(ユーミン)
武陶的身材一如‘精悍’两字所形容
脸庞精瘦而胸膛鼓突
在他精神十足的声音下
我们每晚都唱着:
‘今天是开心的小米祭
大家出来跳舞啊
来吧 来跳舞
Ranrara Ranrara’
IMG_2738.jpg - 山行九年
哈韵年纪轻总是笑嘻嘻
但感觉哪里带着ㄧ点狡猾
IMG_2739.jpg - 山行九年
年纪最小的犹民转着灵动的双眼
眼眸中浮现出滑稽与求知欲的神情
为监督他们而来的长野兄是温厚的人
因为经常驻在他们的白兰(パスコワラン)部落
所以大家都很熟且心服口服
在他的一声令下任何事都使命必达
所以非常难能可贵
今天之所以在此停留
是因为我胸中燃起想抚触素密达的岩壁
但这一企图很难对不了解攀岩乃至新登山方式的长野说
从宿泊地出山棱
穿越玉山圆柏的树丛
来到素密达的山顶附近时
吃了中餐
在饭后的小休中
‘我去探下面的状况,请稍等一下’
就拿着绳索和盐见、犹民一起下碎崖地
当然这个时候还不知道能否下得了断崖
岩壁间粗糙的陡斜坡约30公尺
然后右转在稀疏长草处用绳索确保后下降20公尺
下面断掉而见不到底
由此横攀的话
似乎可以抵达昨天见到的岩壁上部
但这6公尺的岩石很脆弱
一副要我放弃般地拒绝我的抓附
第一次尝试失败
第二次稍稍爬到上面
在两三踌躇后勉强抵达稍硬的岩石凸角
在岩襞时看不到的断崖四周
如今清楚可见
简直是另一个世界
长一百公尺以上的斜板(Slab)
宛如岩石的铺设道路般纵向流泻
然后是接续著低矮的灌木斜坡
其下的斜板闪著亮光
谷底的遥远下方有岩屑高高堆积
昨天从正面看时似乎非常垂直
但俯瞰的倾斜角度
上部超过50度
下部大约是40度左右
手搆点很少的一枚岩上面虽是逆层
但我确信可以下得去
不过没法单独一人下去
内心想着叫盐见与犹民回到长野兄身边以免他担心
然后我和勇敢的武陶两人下去沿着山棱行往品田山的三叉点鞍部
于是用手招唤武陶过来
但他摇头不听使唤
‘泰雅,没有路 。没有(オンガツ)啦!没有啦’
我尽可能用快活、命令与妥协的三种表情在脸及身体姿势上
但因为我不懂泰雅语
化成语言的只是
‘来’
‘来这里看看啊’
‘走吧(マウサ ラ)’
但武陶丝毫没有起身的意思
我内心有点要放弃地觉得‘似乎没办法了’
但还是再一次热心地招手
不是乾坤一掷而是乾坤一‘招’吧
他竟然动了起来
他脱掉‘地下足袋’变赤脚
绳索虽有垂下
但他不抓反而用比我安定的平衡感俐落地登爬到凸角来
不过还是一直重复说
‘没有路啦!没有’
我展示绳索并稍稍示范陡峭的地方用垂悬下降(Abseilen)的方式给他看
在逆层面中抓到些微出现缝隙的手搆点
两人前进了10公尺
但绳索绊到岩棱的大岩角而卡住
于是再攀登上去解开
终于到了连岩角都没有的地方
只好就相互结绳了
自己亲自向一脸狐疑的武陶示范将绳索做成圈套
并比手画脚说明相互结绳的安全
终于让他首肯
因为武陶的平衡感比我好
最初打算是让他押后
但感觉他不时想走回头
为了能够安全下降
不得不由我确保好让他下降
他的赤脚底部好像壁虎吸附般无阻碍地下降
等在后头的我却变成是四脚趴壁或向外仰的四脚朝天的下降
实在无法像他那样顺利
想到万一手滑的话
下面武陶的确保因为没有可挂的岩角
所以也于事无补
因此必须更确实的处理而快不得
明明要说等我一下
但只知道‘休息一下’(マハンガオ)这句话
稍微太往右边靠的他
进入了前面的岩壁日荫
他连呼
‘好冷好冷’
在3700公尺高的山里只穿一件薄上衣及黑色丁字裤当然不会暖和
另外恐惧的心情也让寒冷加剧吧
这个时候我突然浮现志佳阳社(译注:环山部落 )的少女教的歌词里有‘稍等’的用语
那就是
‘ナーガ ナーガ チッカイハ キワウイン トキクニホタヤン キワウイン’
(稍等 稍等一下 情人啊 我也要跟你一起去)
于是我突然重复说著:
‘ナーガ ナーガ チッカイハ’
结果看到他可能觉得绳索太碍事
就把绑在身上的绳索松开改圈成小圈用单手拿着
我想万一我手滑的话他就会放手让我坠落吧
于是又说
‘ナーガ ナーガ チッカイハ’
想起那情歌带来的温馨回忆与眼前的危险感觉奇妙地纠缠脑海
真是令人苦笑
终于挨到有灌丛的地方
奔跑般钻潜进有草地的稀疏矮林后向右攀附一看
前头悬挂著比之前还高的斜板
就这样一直沿着草地
在岩石隙缝中长有箭竹或树木的斜坡中勉强抓住箭竹向右攀附而下
开阔的沼泽中有少量的水流着
润喉后回头仰望
刚刚下来的斜板一带
整片从正面反射出辉耀的太阳光
泛著亮晶晶的金色与铅色的光芒
接着越过岩石与灌丛交错的岩壁棱线
抵达由三叉点与素密达山顶上最低鞍部横出的满满碎崖地的下方
上部很陡峭看不到
但却是昨日通过上方时预想的地方
‘这里可以下吧?不!除此之外别无下降的地方’
用头圈止住喷出的汗
一面想着不早点让长野兄安心不行地一迳加快速度
登尽岩石区块
绕过干凅瀑布
爬上粗糙砂石的地方时
鞍部就幽然地出现眼前
盐见与长野兄也是刚刚才被棱线的玉山圆柏纠缠完地抵达
大家高兴地相互祝贺平安
武陶好像被尖的岩石割伤
脚底有一寸以上的伤口而渗著血渍
他一面忙着处理伤口一面热情地不知向长野兄说著什么
根据听完笑咪咪的长野兄翻译
听说是说这样的事:
‘到目前为止没有泰雅人走过素密达断崖,连鹿也逃不掉。走通该处的日本(Nippon)很强
,而我一起走通,所以也很强。但不知道谁比较强,所以下到志佳阳时用相扑决胜负,又
,如果比赛相扑的话,这个回忆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我们被他纯真的语言逗得放声大笑
(完)
后来,我打开这篇文章,问O:"哈韵是男生的名字吗?"
O告诉我:"应该是哈勇。"我知道,是庄主的族名,二叶松,火种的意思,他曾告诉我
一起走圣棱时,雨鞋磨脚,把一位伙伴D的脚整得很惨
他告诉我:"以前我们的祖先还没有穿鞋子爬山哩!不知道他们怎么能够?"
O告诉我,部落里的长辈就有人脚上长满厚厚的茧,可以表演用脚茧开啤酒的绝技
太猛了吧这个!
学长的日文能力加上巡山员们的族语能力,勾画出一则则令人向往的故事
就在我们习见的山径上
我们的圣棱-素密达:
https://cor.nidbox.com/diary/read/982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