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菜鸟差点爬不上去:南台第一高山 北大武

楼主: roylu91 (Roy)   2018-12-27 22:25:35
图文游记:https://roylu91.blogspot.com/2018/12/2018-12-17.html
“壮丽的铁杉、台湾尾巴的屏障、排湾族的圣山,云海壮观。”国立台中科大文学院院长
退休的林金龙老师几句话归结出北大武山的特色。北大武山,位于屏东、台东的交接处,
与玉山、雪山、南湖大山、秀姑峦山合称“五岳”,不仅是台湾最具代表性的高山,也是
南台湾的最高峰,尤其在冬天时节,不仅南台湾气候稳定,高山上也不容易结冻积雪,此
外这时也是观赏云海的好季节,因此跟其他台湾中北部高山相反,冬季反成为北大武山的
登山旺季。
一、北大武山
台湾五岳,虽然不是指台湾最高的五座山,但其实在地理上的记忆也不困难,就台湾主要
山系中最高的五座山,玉山山脉同时也是台湾的第一高峰的玉山(3,952公尺)、雪山山脉的
最高峰也是台湾第二高山的雪山(3,886公尺)、另外就是贯穿台湾南北的中央山脉,一般我
们可约略分为北、中、南段,北段最高峰就是南湖大山主峰(3,742公尺)、中段最高峰就是
秀姑峦山(3,825公尺)、南段最高峰就是北大武山(3,092公尺)。北大武山尽管只刚好过
3,000公尺一点点,但具指标性,形势孤拔,山容挺秀,40公里内,没有其他三千公尺高山
,这点当你踏上北大武山时感受会更深,视野望出自己一枝独秀,旁边的山全部都小一号
,也因此北大武山还有“南台湾屏障”的名号。
北大武山也是排湾族、鲁凯族的圣山,在北大武山山顶的三角点有个标示北大武山名称及
高度的牌碑,其中一面北大武山即用排湾族语KUVULUNGAN、鲁凯族语TAGARAWSU并列呈现。
北大武山在排湾族人称之为“卡夫农安”(kavulungan),而“排湾”不是人的意思,
Paiwan 原是指他们祖先发祥地—大
武山的一个部位,子孙繁衍后从大武山向各处分布,他们取灵地的名称作为族名。北大武
山是排湾族人最早的生命摇篮,排湾族人也相信死后灵魂将回大武山顶永住。排湾族最重
要的祭典“五年祭”也也连结起排湾族与北大武山间的情感与认同,祖灵为子孙每隔五年
就从北大武山顶下山巡视各社,而各社举行隆重的迎灵、娱灵和送灵祭典。对排湾族人而
言北大武山不只是原乡、祖灵的居住地、神的居所或一个有形的物质环境,北大武山也代
表赐予福分之地;是生命的起源也是终结之地,是祭仪的中心也是排湾族人学习生活规范
之地。屏东县政府自1998年起即举办“大武山成年礼”,让部落的泰武国小六年级生攀登
北大武山的活动,成为毕业典礼的一部分,借由这活动,让族人亲近自己的圣山,找回敬
山护山、共享共存的文化。(参阅:邵定国、杨维琳著,卡夫农安 kavulungan(北大武山)
~排湾族圣山文化初探,2017 全国登山研讨会论文集,页247~258。)
关于山,只有它愿意让你一窥面纱,你也才有机会一亲芳泽,在这次爬北大武山的过程中
,自己才更深刻体会这句话意涵。我以一个菜鸟之姿,仅4个月前一次奇莱南华的登山经验
就来走北大武,平日未有特别运动习惯而行前又未进行体能准备,自认能登顶已达体力极
限,靠着是队友支持、其他山友加油、自己意志力、还有良好舒适的天候、吃好睡好、没
有任何高山症状的完美配合下才勉强争取到机会完成。这其中只要任何一项出点小状况,
我都可能无法登顶。站在山的面前,登顶,纯粹是北大武山愿意让我上来而已。
二、北大武山行程规划
这一次我们“山林凉登山队”队员共有七人,有几个人登山经验都不是很丰富,又是从台
北出发,所以领队安排的是三天两夜的行程,12/17(一)一早搭高铁前往高雄,8:50在左营
高铁站集合,然后包车前往屏东泰武的新登山口,从左营高铁站到新登山口车程约需2小时
,包含在万峦进行最后的物资采买补给。相较其他台湾知名大山的登山口,北大武山登山
口算是离大城市近,且容易抵达。
登北大武山,从海拔约1,520公尺的登山口,走到标高3,092公尺的北大武山顶,全长9公里
,然而前往登山口的汽车道路在八八风灾被摧毁,因此现在需要再多走2.8公里,从海拔约
1,200公尺处开始走起,也就是现在登北大武山,须走约近12公里,爬升1,900公尺,而12
公里原本我觉得还好,但这1,900公尺的爬升,就让难度高上很多,想想看阳明山最高峰七
星山主峰也才1,120公尺。因此北大武山的一般人标准安排是三天两夜,当然也有高手安排
两天一夜、甚至看到神人级的轻装当天来回单攻行程,但这可能需要很好的体力与经验。
北大武行程安排:
1.三天两夜
DAY1:新登山口—旧登山口—桧谷山庄(宿)
DAY2:桧谷山庄—北大武山三角点—桧谷山庄(宿)
DAY3:桧谷山庄—旧登山口—新登山口
2.两天一夜
DAY1:新登山口—旧登山口—桧谷山庄(宿)
DAY2:桧谷山庄—北大武山三角点—桧谷山庄—旧登山口—新登山口
3.单攻当日往返:
新登山口—北大武山三角点—新登山口,这应该是有相当登山经验的山友才会挑战,所需
时间网络上从8小时~15小时都有,其中最知名人物就是七十岁杨天攒的千次单攻纪录(参阅
:自由时报《人物速写》70岁山友 迈向北大武千次登顶)。
三、北大武山亲身体验
(一) 新登山口—旧登山口(距离2.8K,爬升约300公尺)
北大武山有新、旧登山口之分,前面有提及,主要是前往旧登山口的汽车道路在八八风灾
被摧毁,因此现在必须从新登山口(约海拔1,200公尺)起登,徒步多走2.8公里,爬升300公
尺先到原本旧登山口,而从新登山口到旧登山口就是走在中海拔的山区林道中,途中有几
处高遶,较陡处有架绳,而于距旧登山口1.5K处,有一叉路前往日汤真山,日汤真山海拔
1,702公尺,是个适合规划一日往返行程的台湾中级山。而这次我也遇到有些人,就只规划
当日从新登山口走到旧登山口往返的行程,这段新、旧登山口的路程,我们从11:30起开始
走,约略走了1~1.5小时抵达旧登山口(海拔1,520公尺),相较从旧登山口后的路程,这段
新旧登山口间2.8公里的路程,就像开胃菜。旧山口这边有个管理站,需要进行入山登记,
大伙顺便在此稍事整装,准备开始北大武山的行程。
(二) 旧登山口—喜多丽断崖、桧谷山庄(距离4.2K,爬升约600公尺)
北大武山国家步道路标的里程数,皆是从旧登山口计算。譬如桧谷山庄是4.2k、大武祠是
8k、北大武山顶9K,皆是与旧登山口的距离,每隔500公尺,会有一个里程数的标示。另外
比较特的是,沿途另外会看到一些有编号的木桩,除了编号外,还有经、纬度座标,这些
突兀的木桩是自导式步道解说资讯,木桩必须配合解说资讯,而解说资讯则可能必须先做
功课,若未先了解每个号码代表的意义,则这些号码并不太能对登山者产生太大意义。
从旧登山口(海拔1,520公尺)走到桧谷山庄(海拔2108公尺),路程约略4,2公里,爬升近
600公尺,主要也是走在中海拔的林道中,越往后坡度越陡,较陡处都有架绳,也有几处接
近垂直爬升,则设有ㄇ字型铁条供人踩上去,另几处崩壁旁也设有护网,在这原始山林中
,这些细微的人工举措,确实大大增加了登山人的方便与安全。约略下午1:30离开旧登山
口管理站,我们这队走的快的人约4小时就到桧谷山庄,而我这种体能落后的,则走了约5
个小时才抵达喜多丽断崖。
1、喜多丽断崖(海拔约2100公尺,3.8k处)
喜多丽断崖位于桧谷山庄前约400公尺,又有光明顶的外号,这里有良好的视野,可欣赏
云海、欣赏落日美景,是北大武山上一个重要的地标,我想喜多丽之所以有名,不仅是其
视野,更因其所在位置,就在桧谷山庄附近。这不是说北大武山没其他地方可看落日云海
,只是一般人不太可能行程安排上,黄昏时刻还在北大武山顶附近,因此日落黄昏时刻身
处于住宿地点附近的喜多丽断崖,就成为登北大武山时很正常的选择,黄昏时刻所呈现出
来的光与云海,是更为迷人与美丽,喜多丽断崖就占了这种位置上的优势。
2、桧谷山庄(海拔2108公尺,4.2K处)
北大武山国家步道范围内禁止于指定以外之地区露营,步道约4.2公里处设置有桧谷山庄及
营位,以开放民众申请床位数计42床,周遭营地数15处(4人帐营地)可容纳60人露营,每日
共可提供住宿人数102人。桧谷山庄另外有外包提供订餐800元/人(早、晚两餐),也有提供
租睡袋服务(每个200元),对于像我们这样属于菜鸟级的人,能够不用自己背睡袋、粮食,
差别真的很大。
桧谷山庄其实就是一个很简单的山屋,40个人可睡在一间大通铺中,外面的走廊就是用餐
的地方,比较须注意的是会有黄鼠狼出没,山庄方面体醒我们,自己带的食物最好挂起来
,不要放在登山包里面。至于爬山时的睡眠,我觉得应该也是很重要吧!有好眠才会有体力
,我个人是睡得又深又好,不过一群人睡大通铺,有人可能怕睡不好吃了安眠药,我就在
半夜起床上厕所时,遇到有人因为吃了安眠药摇摇晃晃的,因为桧谷山庄的厕所必须走出
山庄,再走下一段石阶,我原本还在疑惑那个人是喝酒、还是爬山爬到腿软,但看他摔了
两次后觉得不对劲,才赶快护送她下去跟上来,也才知道是吃了安眠药的原因。
1、红桧神木(约5.4K处)
大概位于5.4K处,也就是距离桧谷山庄叉路1.4公里的地方,有一颗红桧神木,高度约25公
尺,胸围有11.7公尺,推估超过1,000岁,神木巨大,但就仅能匆匆与之合照一下,毕竟这
一天还有好大一段路。
2、最后水源处(约6.3K处)
最后水源处,约位于步道的6.3K处,就是从岩壁中渗出的水,这水我个人觉得是冰凉好喝
,基本上从桧木山庄到大武山顶这段路,除了这最后水源处,大概也没其他装水的地方,
不过一般人应该都会从桧谷山庄带足够的水才是,我自己则是装了一些来喝,毕竟渗水量
不是很大,要靠渗水装满水壶也会花上一点时间。
3、台湾铁杉
台湾铁杉的树高可达30公尺以上,生长于2000-3000公尺的山区,北大武山是台湾铁杉分布
的最南界,也是台湾最大的铁杉原始纯林。随着高度的上升,周围的其他种类树木逐渐变
少,仅剩下台湾铁杉与北大武山互相辉映,难怪林金龙老师会说:壮丽的铁杉。
4、悬崖断壁
从大武神社前方不远处开始,一直到大武山山顶,经常会走回到陵线上,两侧有时候就是
悬崖峭壁,虽然不到像锥麓古道那种90度直抵山谷的地步,但如果有惧高症,可能多多少
少还是会被惊恐到,偶有会感觉需要飞簷走壁的时刻,但其实岩壁上也都会有采点,小心
就是了。我想这段比较惊险的路段,也应该是北大武山最漂亮的一段路了。
5、大武山神社(大武祠)&高砂义勇军纪念碑(海拔3028公尺,8K处)
在接近步道的8K处,有一个比较大型的平台区,下方是高砂义勇军纪念碑,昭和19年
(1944年),日本政府为了感念这些由台湾原住民组成的义勇军成员,为日本在太平洋战场
上作战,特别在此处立碑以纪念他们英勇的事蹟,这段历史常常在台湾内部引起两种极端
对立的史观论战。而平台较上方处,则有一个日本人盖的神社,据说神社原日本人是盖在
山顶,但排湾族力拒,后来神社屡遭雷击,才迁下来现址。
6、北大武山顶三角点(海拔3092公尺,9K处)
步道9K处,就是北大武山顶,标高3092公尺。从神社到三角点这1公里的路,虽然海拔仅上
升60公尺,但就像W型的山路,大幅上上下下,要越2-3座假山头,尤其最后一段路,真的
是必须努力往上爬。现在回想起来,我都不知道怎么走上来山顶,只记得在神社时就觉得
自己体力耗尽,原想放弃到山顶,但从山顶下来的山友,几乎每个都说:都走到这里了,
当然要上去。于是我就一步、一步地向前,从神社走到山顶又花了近1个小时的时间。直到
站上山顶,感触万分、五味杂陈。
我这篇文章,对真的要爬山的人可能根本帮不上忙,专业登山人士可能会笑我,怎么从桧
谷山庄走到山顶来回要花超过12个小时,而跟我一样的菜鸟,可能更需要的是专业领队及
队友帮忙。或许这样的爬山,某个角度好像是有自虐倾向的人在干的事,有舒服的床不睡
,有安全的环境不待。但只有接近山,才更能见识到自己的渺小,当赚大钱口号响彻台湾
时,山,足以让我知道自己是谁。顺利登顶,感谢山林凉队友的协助,还有北大武山对我
的爱护。
作者: wowann (那些无所谓的反而很难忘)   2018-12-27 22:44:00
个人觉得两天一夜还比比玉山单攻累
作者: Allenichiro (ㄎ水)   2018-12-27 22:56:00
我也觉得北大武2天1夜超累
作者: oodin (Roc-A-Fella)   2018-12-27 23:02:00
还好你的愿望只是赚大钱 不是娶到周子渝
作者: theW (嘘,I'm W)   2018-12-28 01:36:00
两天一夜很累啊
作者: gmoz ( This can't do that. )   2018-12-28 11:20:00
两天一夜真的很累 一早出发回到桧谷很累了 还要再踢下山单攻真的都很猛
作者: up3vmp (玄月)   2018-12-28 12:11:00
可以第一天先上去再下来睡,比较不累XD
作者: gmoz ( This can't do that. )   2018-12-28 14:37:00
这样也算2/3单攻了吧XD
作者: JudgmentLin (奶油马搜)   2018-12-28 16:38:00
凌晨攻顶 然后要一路下山超累
作者: baiweilo (一生科科)   2018-12-28 21:05:00
关山表示
作者: newpopsong (踏出第一步)   2018-12-29 03:09:00
单攻比两天一夜简单多,不比两天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